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分布特点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先行者山东省为省域案例,系统梳理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4个发展阶段,阐释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特征,并基于DEA模型从总体运行水平、规模报酬趋势等方面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园区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效率总体较好,但个别园区由于投入结构与投入规模不合理致使园区DEA无效。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问题,结合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践及经验,提出注重科技资源投入效率、完善园区管理体系、促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建议,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科技园区功能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在扩宽研究视野,优化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把握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动态变化趋势,加强不同维度下的园区比较研究,科学评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绩效,探究园区内外互动集聚效应的产生动机和机制,实证分析园区不同发展阶段下的集聚效应,提出农业科技园区及其与周边农业农村互动发展的政策体系与管理模式等。这既是推进园区运行机制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增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与新时代国家战略契合度提供科学决策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是江西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园区提质增效必须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文章首先对知识产权在江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然后分析了江西农业科技园区知识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江西农业科技园区知识产权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法,以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企业间合作网络以及创新生态的视角来阐释科技园区使能型创新生态的建构基础以及运行机制,指出信息时代科技园区内组织间关系发生重要变革。传统的契约关系正逐渐向使能、共生关系演进,并由此提出一套科技园区使能型创新生态的基本理论。通过质化研究以及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了嵌入式联盟网络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协同演化的使能型创新生态模型。通过对宏观产业层面,中观园区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多层次分析,揭示科技园区构建使能型创新生态的战略意义,为科技园区在非线性、复杂的协同创新过程中进行有效协调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5.
科技园区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体制创新的走向直接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以南京科技园区的体制创新为例.从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园区和行政区的融合,创新地方科技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的互补机制集成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优势.创新产业结构的规划和生长机制转变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园区的体制创新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姚学 《华夏星火》2004,(1):7-10
自2001年津南农业科技园区被国家科技部等七部委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来,园区建设得到长足进步,大批企业纷纷落户园区,大批科研人员纷纷涌向园区,园区发展形势十分喜人。那么如何发挥园区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构建园区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对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核心竞争力是决定科技园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但以往的相关研究只是简单借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归纳总结国内外园区的办园经验,对我国科技园区的发展缺乏有益的理论指导.为此,文章明确界定了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和构成等基本问题,以期对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和分析框架,通过对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与内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两类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作用机制.本文认为创新网络的本地化过程以及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是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调整园区发展定位;提出科技园区的管理需要站在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角度规划和布局科技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重视民生因素等措施建议,从而为其他科技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介绍中国张江、日本筑波和韩国大德三大高科技园区入手,基于文化机制、产学研机制、创新机制、风险投资机制、政策机制、人才机制等角度对这三个高科技园区进行比较研究,促进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供各高科技园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智慧园区是整合了数字园区、知识园区、生态园区、创新园区等理念的新型园区,是科技园区发展的新形态,它包含全面智能的基础设施、充足优质的人力资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智慧高效的园区管理、体系完善的政策环境、高新技术的产业聚集6种基本要素。其战略目标是实现自身"经济-人才-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领域目标是对战略目标的规划和细分,包括产业目标、科技目标、教育目标、文化目标、管理目标、生态目标6个方面。最后,借鉴工业生态系统的理念,设计了智慧园区的生态链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红艳  熊立  储雪林 《预测》2004,23(3):62-65
中国的高科技园区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全面深入理解高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园区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园区的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因区文化有三重架构,即社区文化、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并认为我国园区应抓紧深层文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杨连俊 《科学与管理》2011,(3):45-46,49
科技园区21世纪是融合科技与经济,实现科技成果到市场价值转变极其重要的工具。但随着中国科技园区首轮创业期的完成,园区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作者认为导致抑制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园区管理的参与主体单一,职能定位不明确。因此,作者运用三元参与理论,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个案,明确了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和第三部门的主题地位以及应该担负的责任,为科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诊断园区发展问题、增强其与国家战略契合度、助推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园区综合绩效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园区差异较大,在区域上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特点;绝大部分园区绩效主要体现在推动农业升级方面,对农村和农民的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尚未充分显现。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战略、高新技术引领战略、园区融合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提升园区在加速农业转型、推动农村发展和促进农民进步方面的绩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系统研究科技园区的综合发展要素及其对园区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意义.本文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在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组织网络、体制制度、风险投资、区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实证比较研究,并针对性指出了加速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努力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新发展格局下云南省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工业园重点科技产业园区四类科技园作了概括分析,提出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重点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等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015年2月16日,科技部下发文件认定内江农业科技园区为"四川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标志着内江在农业科技领域摘获了第一块沉甸甸的"国"字号金字招牌,实现了零的突破;更展示了继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后,内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显示出内江农业科技发展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目前,园区在整合资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市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东兴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威远县镇西食品工业园区"一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过程和战略定位,提出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依据华东地区六省市4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数据,利用AHP-TOPSIS模型对华东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及其一级分项指标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在K均值聚类分析基础上,将42个园区划分为创新引领区、创新示范区和创新稳健区3个类别。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类别园区的关键制约因素,给出三类园区创新能力改善的针对性建议,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青海海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园区管理机制创新、科技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创新驱动对产业发展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际标准化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硅谷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各国评价科技园区的三大标准和美国评价高技术园区发展状况和效果的8项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自我创新机制的建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分析和评价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对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西部地区的情况,指出了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注意的五种关系和原则,从科技园区组织形式、园区规模、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机制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测度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