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虹  项昭 《教学与管理》2022,(33):19-23
“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基于“国培十年”进行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性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全省各地乡村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情况,发现过去10年培训面临培训模式难以解决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培训体系难以满足教师实际需求,培训形式与教师工作之间矛盾突出,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严重失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乡村教师培训的发展取向: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搭建培训体系;借助信息手段,积极探寻解决工学矛盾和培训队伍差异性的有效途径;关注培训项目后效,突出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的培训者不应是“书生教育家”,纯粹搞理论,不懂实际。要改变教师培训中实践研究的苍白无力,以十足的勇气打破培训的僵局。寻找解决问题办法——采用泛实践战略的“实践中心”取向,使教师培训“回到原点”,是有效并良性发展教师培训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教师培训是一项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活动,它们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教师培训中,应重视任务情境的设计,强化与实际教学问题的联系;为学习者提供情感交流的环境;提供与合法的边缘参与理论相吻合培训方式———“参与式”教师培训方式;提供丰富的知识工具并充分利用;为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施世杰 《福建教育》2023,(11):12-13
<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割裂始终是教师培训中最明显的问题,“培训者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一线教师渴望实操方法”的现实矛盾影响着培训口碑的提升。常有人调侃教师培训是“听着感动,想着激动,回去一动也不动”,这虽有点绝对,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状。面对各种诟病,作为培训管理者,我们一直试图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打通”,努力去找寻教师培训提质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教师培训是一项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活动,它们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教师培训中,应重视任务情境的设计,强化与实际教学问题的联系;为学习者提供情感交流的环境;提供与合法的边缘参与理论相吻合的培训方式——“参与式”教师培训方式;提供丰富的知识工具并充分利用;为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培训中尝试了"五环节"培训法,即专家引领,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观摩优秀课侧,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研讨,同伴互助;实践考察.培养能力;确立课题,将培训延伸到教育教学实际.从而让培训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活"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浦东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文件汇编》中关于“学科专项培训项目”的文件指出:“培训者要探索教师培训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培训方式,做到以需求为导向,以评价促培训;培训内容应以学科前沿理论、教材分析、教学技能等为主;培训形式由系列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讨、实践带教、教育教学反思与研究四个板块组成,注重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强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并重。据此,我对中学物理教师培训项目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幼儿英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关于幼儿英语教师培训的研究同样比较薄弱,把园本培训应用于英语教师培训的实践也才刚刚起步。笔者认为.如果将理论分析与幼儿园实际情况相联系,选取部分幼儿园的英语教师园本培训进行深入地调查、剖析.从实践中探讨、总结出实施幼儿英语教师园本培训必备的条件。这或可对“园本培训”应用于幼儿英语教师培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正在全国展开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培训理念 ,变革培训的模式与方法。新课程的教师培训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更新观念 :着眼深层建构——以课程“理解”促进观念更新 ,用通识教育统领具体操作 ,让信息输入推动“经验”改组 ;坚持面向实践——确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向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创设直面真实任务的情境 ;注重专业发展——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性 ,分析教师专业需求的多样性 ,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渐进性 ;强调参与互动——拓宽教师自主与合作的空间 ,鼓励教师审视并提升自己的经验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的过程 ;依托基层学校——学校是教师发展的立足之地 ,学校是教师研修的最佳场所 ,学校是教师培训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教师培训工作中,主要问题表现有5个“多”和3个“瓶颈”:5个“多”为多限于新大纲、新教材的知识培训,少观念、理论、技能方面的培训;多限于学历达标、持证上岗的培训,少实际能力的培训实践,以一“考”代替全面质量评估;多限于学科应试的总结研讨,往往以会代训;多限于校长持证上岗的正规培训,广大学历达标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难有培训机会;多限于学院式封闭培训,轻实验基地的建设和培训主体的自主性。3个“瓶颈”为校内教学与外出培训的矛盾;培训经费主渠道的投入少与培训主体支出多的矛盾;学校的培训投入与难收受…  相似文献   

11.
邱辉 《教育导刊》2011,(8):69-70
广州市番禺区作为一个农村学校占相当大比重的区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却存在着培训低效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理论学习与教师的实践脱节,教师提不起兴趣,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22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2011年全国教师培训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政策、理论与实践”。四个分论坛的主要议题分别为“教师培训的政策与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师培训的课程建发与质量评价”、“教师培训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幼师国培”在具体实施中需厘清的四种关系包括培训目标泛化与细化的关系、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的关系、“幼师国培”与园本研修的关系、实践取向与理论提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要想有所创新,需要寻找新的理论视角,“共生”理论对校本教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在“绿色教育”实验中,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择定“共生”为理论基点,探索出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之道与实践路径,表现在:以多元为基础,探索创新“三格层次”;以合作为重点,积极落实协同教学;以独立为保障,广泛开展自主培训。  相似文献   

15.
学习圈理论旨在揭示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基于学习圈理论所构建的“六维三重循环”教师培训模式,着重发挥教师“个体学习圈”、教师群体的“交互式学习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循环圈”三重循环作用,有效激发教师学习动力,使教师培训工作能够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6.
对话与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培训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三对关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参与式培训”与“研讨沙龙”两种实践形式的介绍,提出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育中建立新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在培训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建立“交互主体性”的交往对话关系。教师教育过程即是双方谋求视界融合,相互寻求意义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存东  宋现军 《继续教育》2006,20(11):32-33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工作必须体现“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根本。笔者认为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和方式,变灌入式培训为开放式培训;变理论指导实践性说教为由实践分析看理论支持的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职务培训方案》和《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师职务培训方案》(均含“课程配置”,以下简称“语文教师培训方案”)已经发表,并经过试点以后开展实施。方案包括“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专业知识与技  相似文献   

19.
自我实践提高、同伴学习交流、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教师共同体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的学科教师群,其以完成既定任期目标任务为主要手段持续挖掘整合学科教师群的“智慧和力量”。结合实践思考和相关理论,阐述教师共同体的七项主要特征:五“有”、两“突出”;提出教师共同体实现策略,规范组织设置标准和实践操作流程,着力构建质量管理工作闭环;明晰教师培训是教师共同体的质量引线,三方面改进培训工作,精准赋能提高培训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推动教师培训突破经验的藩篱,从经验走向理论,是提升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培训经历了以教师知识能力补充和学历补偿为主的“生存”阶段、以教师知识能力更新和学历提高为主的“福利”阶段、以教师常态化专业培训为主的“义务”阶段和以教师选择性与个性化学习为主的“自主”阶段。从哲学视角省思之,教师培训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在教师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可建构以教师发展理论、教师培训理论与教师培训实践研究为核心的生命增值理论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教师培训形态得以升级为以众筹为时代特征、以生成为内在特征、以自主为动力特征的“涵养”形态,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师培训变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