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视媒体的庸俗化已经成为一个各方面注视的焦点。庸俗化不仅对电视媒体环境本身造成了污染,也对社会人文环境、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影响。这种污染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是值得认真分析的,同样也需要我们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时下的新闻有两个向度上的歧路:一是不再以反映客观真实为己任,内容“向内转”而形式“向外展”,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实利主义、消费主义蜂拥而入,粗鄙化、媚俗化大行其道。庸俗化和不真实的新闻不但伤害着媒体的公信力,而且也影响着新闻的健康发展。由此,分析庸俗化的根源、表现,研讨变革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孔华 《新闻世界》2008,(8):72-72
我国反腐败的力度一直不断加强,反腐败题材一直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大要案不断见诸报端,但不少反腐败报道不仅没有突出打击反腐败的主旋律,反倒在“情”、“色”上大做文章,导致反腐新闻庸俗化、桃色化,甚至有不负责任的媒体公然虚假报道贪官“情事“,既损害了媒体自身形象,有伤媒体风化,也混淆视听、愚弄大众。  相似文献   

4.
浅谈目前我国社会新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渴望在闲暇时间能够放松身心,于是社会新闻因其新鲜、通俗、有趣,在家庭、人生祸福、人伦关系的层面直接牵动人们的神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软”新闻增强了媒介与受众的接近性,拉近了与广大受众的距离。然而,有些媒体在追求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混淆了通俗和庸俗的界限,导致社会新闻日益庸俗化、狭隘化、雷同化、虚假化,陷入了低级趣味和媚俗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安慧 《新闻爱好者》2012,(23):59-60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媚俗化、人文关怀缺失是媒体不成熟的现象,媒体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说明了媒体的文明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了图书馆与生产力的关系,认为“图书馆是生产力”的命题是不能成立的。图书馆是社会的文化事业,属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把图书馆直接等同于生产力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只能导致生产力概念的泛化和庸俗化。  相似文献   

7.
梁衡 《新闻窗》2006,(3):17-17
军队是国家的盾牌。拥军是国策。是报纸等媒体上离不开的话题,也是小说等文艺作品常用的创作题材。由于军队基本是男性社会,出于这个特殊点,许多稿件总喜欢在男女方面作文章。这里面有情、有理,也有政治。拥军是国事、大事,不能庸俗化,爱情是真情、至情。不要扭曲它。尤其是大报、严肃的机关报,更不能玩小技,追异趣。要于细微处见政篆。在整体上守住品格。  相似文献   

8.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9.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它对受众并不是毫无原则地迎合,而是客观地表明立场,正确引导舆论,更多地考虑怎样满足受众健康、积极的需求.但是,如今不少的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低俗化、庸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娱乐新闻作为报纸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报道灵活、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读者们的关注。但当今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一味迎合市场,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一些虚假、庸俗化以及不负责任的报道堂而皇之地登上娱乐版面,不仅大大降低了娱乐新闻以及媒体的信用度,而且造成了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在采写娱乐新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何客观、全面、真实地进行新闻报道,进而利用娱乐新闻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大众文化时代赋予其的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要件。离开媒体,也就失去了联结中国社会各个部位的“脚手架”,失去让中国社会系统循环起来的传通管道。但是。在中国媒体繁荣的大背景下。却存在一些隐忧,其中之一即是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19):20-23
公共关系理论的严正性及其实践的谨严性,并没有摆脱其在人们日常认知中庸俗化的印象。中国式公关的庸俗化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传统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转型中相应匹配不足等。  相似文献   

13.
殷力 《新闻窗》2010,(2):85-86
广播电视最大的社会功能为新闻功能和娱乐功能,而媒体娱乐经济商业化的市场运作为其带来了比传统新闻更大的利润,于是中国的电视界纷纷将娱乐作为其最大的生存发展支柱。眼下,娱乐在电视媒体大行其道,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中,其中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乃是电视新闻泛娱乐化的潮流。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应如何发展,如何避免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走向庸俗化?是摆在电视新闻人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该如何对道德层面奉献精神进行褒奖?那些基于经济活动原则的补偿行为,是否能反映出他们所作所为的真正价值?这是正好相反,成为对他们的壮举的庸俗化交换?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声屏世界》2004,(1):20-21
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少数媒体在片面追逐经济利益中走上了歧途,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抢夺市场份额,不惜降低格调,以“性、星、腥”等庸俗化内容迎合少数受众的低级趣味,大搞煽情主义。以致近年来,在灾难新闻、法制新闻和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过分展示血腥场面、渲染血腥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6.
赵怡 《新闻窗》2006,(5):101-102
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作为把持大量信息资源的媒体具有其他社会平台不可比拟的强大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拥有同时也要求着媒体必然具备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公益广告的发布是媒体对这种责任感的一种物化表现。它既表达了社会主流所倡导的某种道德倾向,重要的是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媒体本身在社会中的公信力,也就是媒体所表现出的公众形象,从某种角度理解,这种公众形象就是媒体在商业环境中的竞争力。当然,利用公益广告(活动)来树立和提升具有亲和力的形象是所有企业都殊途同归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17.
薛婧  蒙辉 《新闻传播》2007,(7):27-27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媒体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不择手段地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大量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内容。长此以往,媒体将逐渐走向庸俗化、煽情化,媒体的公信力由此将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因此媒体要想树立威信,关键在传播中注入人文关怀,既要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更要注意引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以此提高媒体的文化品位,树立媒体负责任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树立开展社会监督的责任意识在新闻行业开展社会监督工作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任务,伴随于新闻改革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必要性.首先,社会监督是净化媒体生态的迫切需要.在各种媒体绝招频现、媒介竞争白热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浙江省新闻行业顺势而为,总体上舆论到位不越位,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面亮点纷呈.但随着新闻改革步入深水区,些深层次问题也正在暴露出来,广告过滥、娱乐至上的问题较为突出;市井新闻鱼龙混杂、小题大做;一些媒体片面追求可读性、收视率,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受众对此微词颇多.净化媒体生态迫在眉睫,开展新闻行业社会监督,有助于新闻媒体清除危害肌体的污垢病菌,况且这种监督是和谐式的,对新闻媒体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媒体如果没有新闻,就好像一个软体动物。这句话形象的表达出了新闻对一个媒体的重要性。尤其是目前,随着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媒体为了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新闻采编力量,这在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新闻的庸俗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巴全东 《传媒》2012,(10):44-45
正公民社会的兴起,传媒本质的回归,民本思想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贯彻,让电视民生新闻成为近年来中国电视业的一支生力军。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大干快上",民生新闻进入了疲惫期:报道题材过于狭窄、重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庸俗化、低俗化倾向,学者"新、奇、特、星、腥、性"的指责消解着媒体倡导真善美的社会责任。理性地审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我们会发现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多多,势必面临品质提升的巨大压力。向主流新闻靠拢,关注社会问题,在权威性和公信力上寻求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