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子贡简论     
子贡,是孔丘的高足。孔门四科,他和宰我同是“言语”科的代表人物。他又是一个大商人,在孔门弟子中最为富有。孔子的名声由于他的游扬而更加显赫。他在春秋后期的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是一位有成就的外交家。一部《论语》,有35处提到他,其中有11处记载了他与孔子的问答。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作一番历史的审视,并且可以拿他作为一个参照系,进一步推动对于孔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冉有是孔门私学中多才多艺、擅长理财的弟子。孔子对冉有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冉有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补偏救弊——孔子对冉有的批评教育艺术;此外,冉有与同门弟子的关系也值得考述。  相似文献   

3.
略论子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在孔子弟子中,他最有经济头脑,通过经商致富;但他从不见利忘义,经商讲究诚信.他是折冲樽俎的政治家.<史记>称赞他:"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还是敏而好学的读书人,一生勤奋读书,从不懈怠.在孔子弟子中,他是影响较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子路是孔门众弟子中待孔子亦师亦友的弟子。孔子对子路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路的个别化教育;二是子路对孔子言行的质疑与规谏——教学相长的典范。此外,子路作为孔门弟子中由坏变好的典型,具有教育意义,子路形象的多面性与丰富性也给人带来亲切感。  相似文献   

5.
孔门弟子中 ,子路犹显特殊 ,他从一介武夫经过孔子的礼义教化 ,成为一名亦文亦武的贤人。其转变过程和成才经历倾注了孔子的大量心血 ,同时也真正反映了孔子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6.
颜回与孔子     
颜回是孔门弟子中性格最不开朗,最木讷内向、恭慎拘谨的一个,也可以说是最卑己自牧,人格最萎顿窝囊的一个。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一丝半缕刚毅威严、特立独行的阳刚之气,而这种气质,我们在孔门弟子身上却并不少见,因为孔门弟子中是不乏扛鼎击剑之徒的。颜回小孔子整三...  相似文献   

7.
宰予是孔门私学中最擅长言辞的弟子。孔子对宰予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宰予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言实乃信"——孔子对宰予言语能力的评价教育艺术;三是"朽木不可雕也"——孔子对宰予的惜时教育和诚信教育艺术。此外,宰予与同门弟子的关系也值得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8.
子夏是孔门私学中"文学"科的杰出弟子。孔子对子夏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夏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孔子对子夏的数度告诫与发展预测;三是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全面培养子夏的文学才能。此外,子夏与同门弟子之间的相互切磋也富有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如密 《江苏教育》2015,(11):33-37
子贡是孔门中最善问乐评的弟子。孔子对子贡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善问和妙答的完美结合;二是劝诫与引导——孔子对子贡进行评价教育的艺术。此外,子贡的形象与其他同门弟子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人多方面的教育启迪。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学习之悦、交友之乐及君子之乐,人称"孔门三乐",是孔子幸福观的具体阐述。"孔门三乐"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把孔子幸福观与现代积极情绪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出二者存在着有形或无形的、直接或间接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孔子的教育艺术对子路成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门弟子中,子路犹显特殊,他从一介武夫经过孔子的礼义教化,成为一名亦亦武的贤人。其转变过程和成才经历倾注了孔子的大量心血,同时也真正反映了孔子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2.
从孔门三弟子就乃师一个断言的对话中,可见孔子亲授弟子如何受业,而弟子好学精神又同孔子授业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子张是孔门私学中将孔子教诲"书诸绅"的弟子。孔子对子张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张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相师之道——孔子对子张的身教艺术。此外,子张与同门"相观而善"的真实关系,也值得重新审视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孔子作为师者的形象问题历代备受世人关注.历史地看,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人们见仁见智,所塑造的孔子形象丰富多样,但也不乏有对孔子形象的随意建构甚至歪曲.为拨乱反正,寻获孔子原初形象,可诉诸文本,立足《论语》语境,探究孔门弟子眼中孔子师者形象的共同记忆,进而勾勒出孔子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乐天安命与义以为上的师者气象,以及学以成仁与学优则仕的师者情怀.凭实而论,回到《论语》原初的直观语境,把握孔门弟子的集体画像,揆诸不同时代人们建构意义到亲炙弟子认知意义上的师者形象,这不失为揭櫫历代孔子形象衍化过程中的一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历代封建统治者均把他尊称为“圣人”。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至今仍有其光辉价值。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  相似文献   

16.
冉有作为“孔门十哲之一”,在《论语》与《孔子家语》中都有不少与之相关的记述,但却被研究者所冷落,远没有颜渊、子路、子贡等孔门弟子研究来得深入,因此很有必要对冉有的性格与心理做进一步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孔门和儒学。该文以《论语》和《孔子家语》为主,结合其他古籍相关记载,对冉有平时生活中表现出的志向与性格以及其从政时对军事政事所做的处理,进行整理与分析,以期进一步走进冉有徘徊于儒家理想政治与社会现实政治之间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其书言简而意赅,对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记述生动,对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的记述更是频频出现。分析颜回的言与行可对当今中学生的学习观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孔子有众多的门人弟子,他们各有各的特点、长处和优势。门人弟子在孔子生前和逝后对孔子多所助益,他们尊师重道,给孔子以精神鼓舞;他们照顾孔子日常起居生活,使孔子安心从事各种活动;他们维护孔子威信、宣传孔子,扩大孔门弟子集团,使孔门团结;他们提升孔子学问道德;他们慷慨资助、并跟随、保护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思想学说;他们辅助孔子设坛教学、为政治国、整理典籍;他们践行孔子为政治国理念、传播孔子学说,发展儒家学派。门人弟子对孔子的助益是多方面的,是相当之大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助益孔子是不可能闻名当时,也难以蜚声后世的。一言以蔽之,孔子的炼成,儒家的形成,儒学的盛行,孔子门人弟子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9.
曾参简论     
曾参,是孔子登堂入室的弟子之一,孔子曾因他传《孝经》。他的学问和人品都很高,历代书传无异辞,宋代大儒程朱辈也都对他十分推崇。孔门四科,有所谓十哲,《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曾子不在其中,为此,程颐替他辩护道:“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由此可见他在孔门弟子中的位置,也可见他在后人心目中的影响。所以,研究孔子,不能不考察曾参,不能不考察孔子和曾参的关系。本文拟就此作一番历史的审视,希望有助于开展儒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记录了一场发生在孔子与其四位弟子就志向而展开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孔子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悉数体现。本文旨在分析孔门弟子教育叙事中对教学场景、教学语言、教育方法三方面的记录,探析孔子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等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孔子的治国理念,探究孔门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