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中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与学习,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和途径。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中的一大优势就是他们在汉语学习中存在语境。如何有效运用语境,是决定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本文以留学生沉浸式教学研究为背景,探讨了文化语境的作用,意在为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听力的情况,在教学中,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抓好汉语听力基本功训练,指导他们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以此来促进留学生的汉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汉语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他们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期待与教学对象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课程内容的适当选择就很重要,授课语言也应简单明了。同时,适当开展自主体验式学习,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化理解和汉语学习于一体,都是使留学生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7,(4):15-1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来华留学生生活在某地,那么该地就是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积极地导入当地地域文化,可以大大提升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析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探讨导入邢台地域文化传播的内容,总结出邢台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提出以来,中亚地区与我国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文化的传播、政治的交流、经济的合作都必须由共同的语言来承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亚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这说明了他们在心理上对汉语的认同。本文从汉语的习得认同、汉语的价值认同、汉语的传播模式认同三个方面分析了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认同情况,并且从官方的角度、学校的角度、教师教学的角度三个方面提出提高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认同的策略,旨在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不同的角度提高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认同。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习得也是文化汲取的过程.对于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而言,汉语是一种异质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能引导留学生认识文化的区别,对文化的不同抱着宽容接受的态度,同时也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正确理解,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语感的本质是语言能力.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语感,其实就是提高他们的汉语能力.要实现提高留学生汉语能力的目标,最终还是得回归到汉语知识的教授上来.留学生汉语知识的教学应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莎 《语文知识》2012,(3):52-53
为提高医学专业汉语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课文内容教学、语言练习、教学管理、随堂交流等环节适当穿插介入中国文化,将汉语语言教学、医学专业教学和文化教学协调衔接,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而且在调整教学秩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等方面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宁宁 《现代语文》2013,(6):100-10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习得汉语,就必然要深刻地理解汉语特有的文化,具备汉语文化意识。而背诵正是提高语言学习者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先分析了背诵在培养汉语文化意识方面具备的独特价值,进而着重探讨了通过背诵来培养留学生汉语文化意识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研究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论,这一假说具有重大意义,已引起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也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通过对语言和思维关系与语言和文化关系对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影响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李扬  靳松 《教育教学论坛》2015,(11):215-216
对于汉语零起点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是其掌握语言技能、适应留学生活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与情感教学四个方面论述汉语综合课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思考,使汉语零起点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并为他们更高层次的汉语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为以中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模式,通过对现有文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对中亚留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对中亚留学生文化教学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教学能促进和深化语言能力,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为文化提供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文章以2012年第五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比赛试题为例,透过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答题情况,探讨、总结、分析文化因素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讲解语言知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应加强有关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中韩化有着历史的渊源。在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化因素的导入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采用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让留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中文、运用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和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跨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汉语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高级汉语口语教学应着眼于留学生汉语思辨能力、语段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应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的民俗与文化生活。高级汉语口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应体现时代性与社会性,在教学环节上应有铺垫有重点有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开掘出更有效的教学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谐音是汉语里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研究汉语谐音现象,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以及谐音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揭示一些常见谐音现象成因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析谐音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使留学生在深入中国社会生活时,多一些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意识,少一些文化碰撞带来的误区和误会。  相似文献   

18.
课堂语言环境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环境,是学习汉语的主渠道,学校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是巩固和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有利场所,社会环境是验证留学生汉语水平、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平台。留学生要学习好汉语要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长时间地浸染在汉语语言环境中,汉语水平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习不能脱离语言学习环境,语言学习环境由课堂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构成,二者对留学生汉语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新疆地区因得天独厚的汉语学习环境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这一些制约因素,会对他们的汉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来新疆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课堂语言环境中的口语环境、阅读环境和视听环境,以及新疆的社会环境方面浅析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何玉 《文教资料》2012,(7):72-73
针对零起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巧妙地跨越语言障碍,还要注重基础内容的教学,并通过教学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