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阅读是恒河的水,我沐浴其中,得到神秘的体验。从水中走出,我已不是原来的我,我得到了新的生命。有人说:阅读是一种不必依靠飞机或火车的旅行,不会增长皱纹的成熟,即使时光一去不返,也能让人再次年轻。还有人说:阅读是一趟心灵的旅程,我游走在读书的幸福时光里,悲伤和孤寂的日子,阅读给了我慰藉;寻常日子里,阅读给了我智慧和欢乐。是的,阅读是神奇的,阅读是难忘的,阅读是深刻的。小朋友,你喜欢阅读吗?你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吗?阅读到底是什么呢?我以为阅读是人们热烈向往又无比快乐的,是让人好奇并会点燃人们希望的,是美丽而激动人心的。…  相似文献   

2.
尤梅 《阅读》2012,(12):1-1
阅读,如学习之舟,它能载着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阅读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随便翻翻,也不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般的快速扫描,它需要专心致志地沉浸其中,如鱼儿潜水一般。阅读,如学习之舟,它能激活你的思维,带着你体味文字里的各种滋味。阅读语言文字,我们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再想想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语言文字背后有着多彩的画面,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阅读》2014,(5):4-5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喜欢读书.我成了我们家有名的书呆子。 我读家里那个旧式书柜里花花绿绿的旧报纸,读从同学家借到的古色古香的线装《西游记》《红楼梦》,读一摞又一摞的连环画,读从简陋的教室里拿到的,老师放到书架上的每一张报纸,每一本书刊。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以至于有一次姐姐说出了一句:“你看到书比看到窝窝头还要亲!”  相似文献   

4.
群读类学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它是语文阅读的一种独特形式。其学习形式是在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让学生在群读中学习语文知识,在类学中探寻语文规律,习得语文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不仅要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考虑群文“议题”是否一致,更多的时候是要把一组文章的“表达形式”作为主要议题,从...  相似文献   

5.
木槿  小雨 《阅读》2011,(3):36-37
阅读提示:从前有一只自作聪明的狐狸,一直和一只狼在一起,他觉得光吃狼给的食物总是吃不饱,于是到森林里准备巴结另一只动物……同学们,快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你会怎样评价这只狐狸的所作所为呢?  相似文献   

6.
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句著名的导游语:“慢慢欣赏啊,沿途有无穷的风光。”当同学们开始阅读时,我也想用这句话提醒大家。有人说,阅读是快乐的;有人说,阅读是高尚的。我觉得,阅读就是收获。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同学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必然渐渐地学会了做人。一位作家说得好:“通过阅读,一辈子的人生可以像三辈子那样丰富。”人生的经历是有限的,但是借助千万个作者的眼睛,你的知识会变得丰富多彩。《阅读》是一本促进小朋友语文、英语学习,并十分有趣的杂志。她博古通今,中西合璧,像一位极具魅力的双语导游。让我们跟着…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电视。是呀,电视多好看呢:画面清晰,内容有趣,不仅可以见其形,还可以闻其声。特别是动画片,更是爱看了。那“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那“铜头铁臂”的葫芦娃,那“滑稽可笑”的唐老鸭……给小朋友的童年带来多少快乐呀!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件事比看电视更有意思,那就是阅读。阅读是积极的脑力活动。边读书,边思考,你会进入书中和书中人物一块儿激动,一块儿欢笑,一块儿流泪。你仿佛也变成了书中的主人公。阅读能让你高尚。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交朋友,好书读得越多,你的高尚朋友越多。俗话说“近朱者赤”,那你不也成了高…  相似文献   

8.
热爱读书的同学,当你捧着心爱的读物十分投入地阅读时,是否发现自己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与作者一起畅游、一起交谈?但是,当你轻轻合上书页,长长舒一口气之后,你可能又渐渐走回原来的自己,一切都平静如常了。文字带来的那些震撼稍纵即逝,你很快便忘记了阅读时曾有的感动、兴奋、喜悦与悲哀。那么,能不能将撞击心灵的文字,突如其来的灵感和瞬间想爆发的呼唤保存下来,留一些痕迹呢?能,那就是——制作阅读卡。现在,跟我来做做阅读卡吧:一、挑选制卡文章我们读到的文章并不是篇篇都要制成卡片的。只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才有做卡的价值。你可…  相似文献   

9.
王敏洁 《阅读》2014,(7):41-42
"引一缕温暖的阳光,抚慰你我年少的心灵……"每个周三中午,红领巾广播准时开始,那婉转、圆润的声音在校园里久久回荡。上千人都在聆听我动听的声音。这就是我——王敏洁,正在放飞梦想的声音。 每当此时,我就不禁想起,读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举办红领巾广播小主持人竞选。我跃跃欲试,可又有些忐忑不安。当班主任钱老师点到我的名字时,我顿时惊慌失措,一颗心像欢跳的小鹿在撞击。我不断地对自己说:“加油!王敏洁,千万别打退堂鼓。”为了防止在广播里出洋相,在上千人面前出丑,我晚上就对着镜子,读了又读,练了又练,犹如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东林书院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说的大概是古代学校的实况.今天的学校,且不说“事事关心“与否,原本应有的琅琅读书声却很难有“声声入耳”了.何也?是因为现在的读书都变为“讲书”、“听书”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按其发声与否分为朗读和默读,阅读应该既阅又读.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阅读主要是丰富知识容量、开阔眼界、扩大视野,或是彻底理解、记住各种知识.把它当成一种单纯为“写”服务的手段.这种做法重视了阅,读却没有了位置,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缺陷,甚至是走进了误区,当前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低下即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杨金寿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50+155-150,155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的一大特色就是配有大量历史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本文字内容互相配合,图文并茂,直观确切地表达了地域空间概念、历史情境,收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成为历史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巧妙运用课本插图进行课堂教学,可为学生营造图文互动的立体阅读空间。它对改变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喜欢读历史书籍但不喜欢读历史课本的不良倾向;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12.
正余 《阅读》2011,(11):1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以"阅读,让生活更精彩"为主线,开展经典阅读、美文颂读、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儿童文学作家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沐浴经典的光辉,接受文化的熏陶,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活  相似文献   

13.
袁炳飞 《阅读》2016,(4):58
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即人生。人生原是一种选择与造就。无论你我自觉与否,都是自己造就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版图,人生的版图至少应有五个。一是阅读版图。阅读版图有三个维度,即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商友敬先生曾开出一个语文教师应读的书目单,内容包括学科著作、课例经典、教育论著、中西文化经典、语文教育史、古代文学等九大项,共240多本。叶澜先生曾表示,要"多读书,尽可能地接触不同学  相似文献   

14.
读以致用     
一个成语叫“学以致用”,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我这篇文章的标题,将“学”改为“读”——读以致用,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读书。当然,读书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今天,我是一名有50多本著作的作家、学者。我之所以能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取得一点业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阅读成就了我。我小时候,开始作文总写不好,觉得写作文很难,并由此产生了惧怕心理。后来在外地教书的父亲给我寄来了两本书,一本是《模范作文》,一本是《新尺牍》(书信集)。我认真反复地读了这两本书,将书里的“好词好句”乃至“好的段落”摘抄在小…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陈晋华 《阅读》2014,(33):1-1
<正>江苏省常熟国际学校实验二(4)班顾嘉烜今年暑假我第一次见到《阅读》,我可喜欢她了。跟着可爱的小书虫,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双语知识,还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我也要成为一个会读、会说、会写的小书虫!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五(1)班《阅练奕夏读》如沙漠深处的一汪甘泉,满足了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欲望,敞亮了我"道不明,理还乱"的写作心境。未来的子日里,期待《阅读》成长,似四季更替,五彩纷呈;似大千世界,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色彩     
周建新 《阅读》2013,(3):1-1
书的世界,不喧嚣,但迷人;书海漫步,不纷扰,但神奇。这,就是阅读。阅读是思维的对话,思维承载着阅读的生命;阅读是智慧的旅程,智慧启迪着阅读的灵感;阅读是心灵的体验,心灵积淀着阅读的生长。于是,在眼、手、心的交融中,阅读拥有了独特的色彩,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朱志军 《阅读》2011,(1):28-37
一次远足会今你大开眼界,一场游戏会令你欢乐开怀。然而,让知识与你相约,同游戏结伴而行,你一定会从中感受到另一种睛趣。寒假来临,让我们和棒棒虎、乖乖兔一同登上寒假快乐专列,在游乐园里开启心智,迎接挑战,收获成功。  相似文献   

18.
薛伊帆 《阅读》2007,(6):24-25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尤其是上小学后,每天至少读一小时的书,已成了我的习惯。每当看书看得入神的时候,废寝忘食也就成了常事。读书,可以从中体会到无数种滋味。有些滋味,甚至可以说是"说不清,又道不尽。"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对读书的感受,那就是:我阅读,我快乐!  相似文献   

19.
进入"读屏"时代,以纸质阅读为主的传统大学语文课程,势必需面对着一些新的课题.首先是短阅读带来的冲击.篇幅短、时间短、浮光掠影,是读屏的特点.这种阅读一旦形成习惯,对于大学语文"长阅读"、"深阅读"的阅读要求就会产生冲击.其次是文字阅读的减少.读屏是多媒体式阅读,文字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而大学语文课的宗旨恰恰是训练大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运用和审美.再次,移动互联网也为阅读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如何扬长避短,把大学语文打造成高品质的汉语高等教育课程,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就是说学校的教育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它可以培养人才,也可以扼杀人才。也许有人会问儿童有创造思维的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层次不同而已。创造性思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经过长期思考,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在模仿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