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经特定关系组成,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只有从系统与各要素的相互结合的维度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系统。从中国梦系统的主要要素审视其特质,求主体之真、求青年之强、求民生之实、求党性之纯、求国家之美、求思想之和应是其主要内蕴。  相似文献   

2.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求解放、求真理、求发展、求繁荣,奋斗不息。90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相似文献   

3.
求平均数应用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纳起来说,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求平均数应用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一类是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一、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就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量及其相对应的总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如:育才小学五年一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植树,每个小组植树分别是84棵、76棵、82棵、78棵、80棵,求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 象这样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较为常见,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也非常广泛,并且对刚刚  相似文献   

4.
动能定理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应用动能定理巧解难题,笔者从求物体速度、求位移和速度、求物体受力、求复杂相互作用系统力做功等角度通过例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应该求“真”,而外在逻辑则决定了它应该求“用”。这就规定了教育理论研究既应该是求“真”的又应该是求“用”的。本文分别从求“真”和求“用”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6.
“求实”是《孙子兵法》的特征。由于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战争有利也有害,因而要“求实”。“求实”包括求实情,求实权,求实利,求实绩。“求实”是《孙子兵法》的思维方法,它是思维的起点、目的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微积分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和核心.中学数学的许多问题如求切线方程、求极值、判断函数的增减性、证明不等式、解方程、求弧长、求面积、求体积等,使用积分的方法可使解法简化,并能使问题得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刘士琴 《考试周刊》2011,(42):79-79
取整函数是一个常用的函数,它的形式简单,但性质独特,且在求极限、求导、求级数、求定积分、解方程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应该是求"真",外在逻辑决定了它应该是求"用",这就规定了教育理论研究既应该是求"真"的又应该是求"用"。本文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论证了教育理论研究实现求"真"与求"用"目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平均互信息是信息论与编码技术中用来计算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和信道剩余度的重要物理量。通过一道典型例题来讲解求平均互信息的不同方法:根据平均互信息的定义求、根据损失熵求、根据噪声熵求、根据信息熵的强可加性求,最后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验证,实验表明四种方法求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是一所以"营造绿色教育生态,传递教育幸福"为办学理念的素质教育优质学校。近年来,万泉小学从提升中层干部的规划能力、计划能力和策划能力入手,积极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美好、多元的教育生态系统,使教师人人有追求、人人有责任、人人得以发展、人人感受到愉悦,为学生带来自信快乐和成长,为学校带来全面、和谐、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at happiness leads to lack of harm and suffering, representing both a good and a means to good, is promoted, for example, by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such as Nel Noddings. But happiness should not be seen as an unproblematic goal, for education or otherwise. In this article, we critically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happiness in the educational context. More specifically, we emphasize the necessity of problematizing happiness as an emotional practice in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ntextualize our analysis, we enumerate two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hat endorse happiness in education. These are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Noddings and the paradigm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fter exploring how happiness is promoted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we elaborate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happiness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 We use the work of Sara Ahmed, among others, to illustrate some ways in which happiness can function to serve unjust relations in education. We thus explore happiness as an intersubjective affect, as opposed to considering it as an intrasubjective feeling. We argue that educators who want to foster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need to consider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encouraging happiness in education. Fostering happiness can be progressive and empowering, but it can also be regressive and unjust.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旅游业近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从业人员幸福指数低、行业组织不健全、产品单一等“亚健康”状态。其原因在于产品同质化、产品文化内涵不足、营销观念偏颇、市场秩序混乱,解决“亚健康”状态的根本途径在于从纯观光、向观光、休闲、修学、会展等多元化转化;加强行业组织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文化内涵,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打造多元的武夷山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阶段职高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学好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兴趣,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让教师在快乐中教授英语。  相似文献   

1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天才地发现了人同时是能动和受动的存在,这意味着人必须依靠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追求、创造符合其内在尺度的对象或环境,这种符合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符合,人由此领悟自己的幸福.人的内在尺度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同一性,即内在尺度是有力量的尺度,本质力量是有尺度的力量.人的内在尺度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本体性、多样性、历史性、社会性、可遮蔽性.马克思的这种看法为人类指明了通向幸福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张金花 《天津教育》2021,(7):114-115,118
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在不断的成长中被各种颜色渲染。农村寄宿学生远离家人的陪伴,独自开启陌生的人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需要备受关注,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需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倾心帮助这些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愁,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寄宿这一特殊的时期能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的未来美好光明。  相似文献   

17.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人们必须永远不把道德当作幸福学说,所以幸福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康德并不关心或者是被康德的道德哲学排除在外的问题。因此在康德的研究者看来,幸福问题远远不及道德与自由等问题来得重要。但事实上康德不仅认为幸福是至善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且承认幸福是人的天赋目的。所以,有必要对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哲学中幸福概念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幸福知识、幸福技能的传授是必要的;幸福品质、幸福人格的养成是必须的;幸福教育的实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至善”观作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在古希腊伦理思想中被划为两个不同的派别分开讨论。能动主义经历了从“至善即理念”到“至善即幸福”的演变历程;快乐主义经历了从“至善是肉体的快乐”到“至善是精神的快乐”的演变历程。前者的历程比后者的历程要长一些,要复杂一些。但就其总体来看,“至善”观的发展和进步是主流,不仅对古希腊的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我国现阶段的德治有有益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利己本身看 ,利己无利无害他人及社会 ,无所谓善恶 ,无所谓好坏 ;从利己实现的手段和给他人及社会带来的影响看 ,利己可善可恶 ,可好可坏。利己和利他是使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利己不是一种病害 ,对自我的追求不应成为一种禁忌 ,为自己谋幸福不应受到轻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