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有名的一篇社论。虽然距今已有98年,但是,在美国,每当圣诞节来临,“各地的报纸、杂志,总要重新刊登一次。” 它也是世界新闻史——新闻“博物馆”里的珍品。在日本,专门将它翻译出来,出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小书,1977年问世,1985年第41次印刷,1986年改装后又印了37次。大人小孩都在读。 这篇《纽约太阳报》的社论,出自记者弗郎斯·比·恰奇之手。《纽约太阳报》是美国最成功的一张大众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16口,渭南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社论:《务虚会的主题》。 《社论》全文,仅193字(不含标点)。 在文山会海泛滥成灾的今天,这篇193字的社论,像一阵清新的晨风,一股清纯的溪水,令人耳目一新,鼓掌叫好! 这篇精炼的《社论》,首先点明“加快渭南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以4月1日头版头条评论员文章《肃清“左”的流毒和纠正软弱涣散状态》打头,到4月底,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二十二篇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平均每篇八百多字,除几篇千字以上外,一般只有五六百、六七百字。4月1日那篇就是七百来字。人民日报头版评论这么明显地一短,使人们看到了报纸评论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三、主题的倾向性。 新闻评论的倾向性,这是新闻评论最突出的一种特性,是一条客观规律。只不过有的公开声明自己的倾向性,如我们的党报和社会主义新闻媒介;西方半官方和经常反映官方意图的新闻媒介,则羞羞答答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有些声称自己是“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把自己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倾向包藏起来,而实际上欲盖弥彰,包是包不住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所谓“轻松社论”也是有倾向性的。西方国家很多报纸设有“社论版”,每天刊登三四篇社论,其中有一篇是篇幅较短、写法轻松的社论。有些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者说“轻松社论”只有“娱乐性”,没有倾向性。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台湾出版的钱震著《新闻论》一书中,译载了美国报纸几篇所谓“轻松社论”,让我们看看它是不是只具有“娱乐性”。 1940年2月14日《德模登录报》登的一篇,全文  相似文献   

5.
不朽的园丁     
《不朽的园丁》在美国上映时,美国影评界即好评如潮。斯坦利·考夫曼是美国最权威的影评家之一,在《新共和》杂志上写了几十年影评,他认为这部新片近乎完美。美国知识界最有影响的《纽约书评》专门刊登长文,深入探讨这部电影。能拍出如此轰动影片的,是何方神圣?看创作人员名单才发现,导演和原著作者均非泛泛之辈。  相似文献   

6.
打开《市场》报,从今年年初起,一篇篇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短社论扑面而来。这些语言朴实、生动活泼,既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的短社论,引人阅读,给人启迪。这些社论,长则七八百字,短则三四百字,都是配合一条或几条新闻而发的。它们一改过去新闻评论中常见的八股腔,突破了社论写作的老框框,活跃了报纸的版面,改变了报纸的面貌。综观《市场》报的这些社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发  相似文献   

7.
美国1983年7月2日出版的《编辑与出版人》周刊刊登了施坦的文章,指责美国报纸的社论版被政府的题材搞得太沉闷了。他说:“政府的材料充斥了许多报纸的社论版,这可能基于这样一种错误的设想:读者会像报纸编辑那样充当政府材料的贩子。”“政府材料的贩子”这个词是美国《得梅因纪事报》的退休专栏编辑吉尔·克兰伯尔格提出来的。1983年6月21日至6月24日,美国全国社论主笔会议召开了第三十七届年会,对美国报纸社论版的现状进行了讨论。以克兰伯尔格为首,对政府材料充斥报纸社论版面的现象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克兰伯尔格指出:现在,美国报纸的社论版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与政府有关,版面几乎都被政府材料塞满了。社论版已成为“政府材料的贩子”。其原因,是与社论版主编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今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如同新闻园地里一朵迎春的奇葩,清新悦目,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篇元旦社论不仅内容好,而且篇幅短,全文只有一千来字,是前所罕见的.很显然,这是《人民日报》同志为实行报纸改革,改进社论写作所作的努力,也是他们在新年岁首向读者所表示的一种态度,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带了一个好头.下面,让我们试就学习这篇社论的文风,简要的语言,探究一下它何以写得这样短,这样精粹.  相似文献   

9.
美国《底特律新闻》的社论作家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指出:“写文章的人应该遵守的格言是明晰、干跪和朴实。”杰克·海敦运用了“明晰”、“干脆”、“朴实”六个字,却可以使许多记者(通讯员)为难一辈子。大量的新闻写作实践证明,在新闻中运用“对话”,让新闻人物站在新闻中直接说话,是使  相似文献   

10.
《宋稗类钞》中有一则欧阳修写文章的故事。钱惟演镇守洛阳时,因为缺少驿舍,下令修建一座“临轩馆”。竣工的时候,他命谢希深、尹师鲁和欧阳修三个文人,分别为“临轩馆”写一篇“记”。三个人分头去写,很快就写好了。谢希深的文章五百字,欧阳修的文章五百多字,尹师鲁的文字最短,只有三百八十个字,  相似文献   

11.
“社论是报纸的心脏与灵魂”社论不是个人“发言”,而是反映编辑部基本立场的言论。它是“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报纸缺少社论,就象一天里“没有阳光”一样。美国现代资产阶级报纸的创始人普利策说,我的《纽约世界报》虽然有巨大的篇幅,许多的栏目,但是我所最关心的是社论版。我要用种种栏目吸引读者来读社论。担任《曼彻斯特卫报》主编达五十七年之久,并使该报逐渐由地方报纸发展为世界闻名的报纸的G·P.斯科特说:社论是表达报纸立场的基本手段,它是“报纸存在的基本理由”。鉴于社论对读者的影响,资产阶级政治家们也颇重视资产阶级大报的社论。例如,在美国辩论越南战争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尽在不言中     
尽在不言中□袁1997年4月25日人民日报体育版刊登的韩国《东亚日报》记者尹得宪写的《中韩足球对抗赛观感》是一篇体育报道中的佳作。文章虽短(我数了数只有700多字),但正如文前的“编者按”所说的:“值得品味”。文章的作者先写了自己的赛场印象。他以记...  相似文献   

13.
二月二十二日的解放军报,在第一版登了一篇社论,题为《怎样突出政治》。看其题,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让一些喜爱长风的同志写,洋洋洒洒、滔滔不绝,沒有三千、四千、甚至五千八千字是写不下来的。可是,解放军报这篇社论,全文总共只有六百五十六个字,可谓短矣! 在这样短的篇幅里,阐述这样大一个问题,是不是说理不透呢?否。请看全文的內容:既说明了为什么要突出政治,又说明了怎样突出政治,其中还包括部队突出政治的內容和方法。再看看仅有一百五十九个字的第二段,其中有毛主席对突出政治的论述,林彪同志对突出政治的论述,有政治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关系,还有我军突出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而且说得简要明确,一看就懂,容易领会。既短小,又精粹。  相似文献   

14.
读了《新疆日报》1986年10月31日头版头条消息《新疆籍大学生军人缪勤献身疆场》(以下简称《疆场》),耳目为之一新。短、活,是《疆场》的最大特色,构思、炼意和表现形式都有所突破,脱俗、别致、深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全稿共有12个自然段,最长的连标点136字,最短的只有18个字。全篇“又讯”除外不到1100字。这样一件重要新闻,记者如把它敷衍成一篇更长点的文字也未尝不可,但记者蒋一峰惜墨如金,粗线条地勾勒出英雄的轮廓,简洁明快,以少胜多。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向将会是怎样呢?研究并明确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各个新闻单位顺应我国新闻改革的趋势,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增强新闻评论的效能,以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一是小型化近几年来,新闻评论开始呈现一个明显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小型化的趋向. 从去年六月在哈尔滨举行的一九八三年全国好新闻好评论评选活动来看,全国各地推荐参加评选的好评论总计69篇。据不完全统计,800字以下的约43篇,占百分之六十二;800字以上的约26篇,占百分之三十八.其中最短的一篇社论是《福建日报》的《好人“怕”坏人的原因何在?》,只有290字。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的名牌专栏《人民论坛》,8月3日刊登了作蔡朝阳写的思想杂谈《戒“吹”》,是一篇紧密联系当前工作实际的短。全5个自然段,总共不过1100字,主题鲜明,针对性很强,条分缕析地对“吹”字的特征作了无情的剖析,不愧是一篇上乘之作。它在写作上具有哪些特色呢?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4,(10):13-13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1931年,沃尔特·李普曼在结束了《世界报》社论版主编的职务后,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聘请,撰写“今日和明日”的专栏,每周两次,后又在《新闻周刊》开此专栏,前后持续30多年之久(1931-1967),他于1967年3月25日写完《新闻周刊》最后一期专栏文章时,是78岁。“今日和明日”专栏成为20世纪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专栏,并通过“专栏辛迪加”在美国及世界各国200多家报刊上刊登。拥有读者近5000万人,“整整三代人都靠沃尔特·李普曼指点政治事务的迷津”。他与《纽约邮报》的戴维·劳伦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马克·沙利文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弗兰克·R·肯特成为了20世纪严肃型政治专栏的四大代表性人物。詹姆斯·赖斯顿:《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此人被认为是时报的一大功臣。他逝世之日,时报在头版撰文,称之为“一位举世无双的报人”和“美国新闻界的巨人”。他开创了时报的社论版对页。在1971年9月26日开始推出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当年颐园的评读会上,胡乔木经常谈到报纸评论的重要性。他反复强调“社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主要声音。”他说“报纸上除了社论以外,还要有其它形式的评论文章,它们的共同任务是评论社会的各个方面,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要有的放矢,不讲空话”。记得1955年5月,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重视商业工作》的社论。社论的前半部分,讲了商业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论的后半部分讲的是  相似文献   

19.
5月8日的人民日报在《文化新闻》(11版)刊登了一条新闻,题为《人民日报社论列入中华经典诵读篇目》。这条新闻让我眼前一亮:好家伙,人民日报社论都成了中华经典了,真的好厉害!我对社论有着特别的敏感,这是因为我在地方报纸写了十几年社论、评论员文章,可以说对社论这种新闻体裁比较熟悉,当然对人民日报发表的一些社论也就读得比较多。人民日报的社论能成为"中华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报1980年12月20日三版《文化消息》栏的《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那则报道,除去“本报讯”三个字,只有三句话。短是够短了,但并不精炼。有好几个地方似可斟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