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蝴蝶纹作为湘西苗族童帽中的纹饰常与苗族创世神话中的女性始祖"蝴蝶妈妈"联系在一起,包含了丰富的女性文化色彩。但从苗族文化历史有关的资料中推测,蝴蝶纹中的女性色彩或许只是其文化内涵中的一个层面,它更有可能随着历史的后延逐步被父系氏族时期的苗族蚩尤文化所覆盖,演变成一种对祖先蚩尤崇拜的符号,因而其男性意味会逐渐显现,而"蝴蝶妈妈"随着蝴蝶纹的流传或许已成为一种称呼上的沿用,就此观点以湘西苗族文化为基础对童帽上的蝴蝶纹展开性别归属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一直备受关注,但是道德教育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却少有人研究。在男权为主导的社会里,传统道德教育习惯于以"强男弱女"的道德教育模式去开展道德教育,压制了女性道德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道德教育中性别和谐的构建,本文提出了道德教育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原因及其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象形字"女"字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表达了先民对于女性的朴素审美,是对女性形体的客观描摹。语言的创造和使用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思维和文化情况。在对"女"字构形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考察时发现,在造字之初并没有歧视女性的观念存在。认为"女"字反映了造字之初对女性的歧视是后人的主观臆断,缺乏考古凭证,更是父权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思维之语言中的女性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羽 《文教资料》2010,(29):46-47
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切入,讨论了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并通过分析女性歧视思想和女性歧视语言的关系.指出消灭社会和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从而根除人们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5.
传媒语言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闻语言"轻女重男"、广告语言"唯女独尊"、网络语言"宠爱女性"、户外传媒语言"歧视女性"的大量事实的分析,揭示造成传媒语言性别歧视的成因,提出消除传媒语言性别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何瑜 《文教资料》2010,(16):229-231
女性就业歧视是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一个突出方面。由于传统认识上的偏见和法律保障体制上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女性就业方面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状令人担忧。要摒除这种偏见和歧视,除了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和造成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进行深刻认识外,积极探索和创造女性和谐就业环境的基本对策,成为我们能够最终促进平等、推进人类事业的公平正义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国际劳工公约为女性劳动者提供了两大类特殊保障:公平就业权和女性不负担过重劳动的权利。对照我国设定的相关标准,在对女性的公平就业权方面,与《1951年同酬公约》(第100号)所倡导的"同等价值、同等报酬"原则仍存在一定差距,只达到最初级的保护层次;而在女性的特殊劳动保护方面,既有保护不周之处,也有优于国际劳工标准的规定之处。未来立法时,我国应制定和进一步完善反歧视立法,对"歧视"、"报酬"等概念做细化规定,以全面保障女性劳动者的平等地位。还应建立"平等劳动权保护"失衡的矫正机制,使女性在劳动领域受到性别歧视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济。此外,还要更多地考虑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与劳动安全权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民族习俗是规约个体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折射出特定民族、特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社会性别期待。苗族传统习俗中的女性角色主要表现为生产生活习俗中的主内者、宗教礼仪习俗中的局外人以及恋爱婚姻习俗中的等待者。苗族习俗中的女性角色受制于传统习俗的规约,但同时,时代的进步以及苗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轻一代的眼界开阔了、自我意识增强了,表现出与年长者的种种差异,而生活于当下的苗族女性无一不遭遇着自我期待与社会期待落差的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师》2011,(19):9
<正>编者按:广东省曾在2011年3月份提出,将在省内进行试点,对中小学女生实施女性教育。自此之后,一股围绕"女性教育"是否该提倡的争论之风便席卷而来,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为"女性"叫屈平反。于是,女性教育成为各界人士主要讨论的焦点。女性教育到底是歧视女性、对女性群体有偏见的阴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经历了长期发展的人类社会,现在仍为性别歧视所困扰。性别歧视(sexism)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从字面来看,它既表示男性也表示女性因所属性别而受到的歧视,但是,实际上现在提到的性别歧视常指对女性的歧视。如《朗曼英语词典》给sexism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其他词典的释义有“男性主义”、“歧视女性”等。为此,在本文中所说的“性别歧视”专指对女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11.
儿童身体观是社会大众对儿童身体的总体认知。儿童身体观直接影响儿童身体地位,作用于儿童身体锻炼方法与过程。通过解构儿童身体观,分析儿童身体与儿童、教育、社会三者的关系,批判目前儿童身心二元论的身体观,并且以现象学为切入点,重新建构儿童独立身体观。儿童身体是儿童存在于世界上的基本形式,应树立以下三方面独立儿童观:一是儿童身体是“流动的身体”,身体锻炼需全面化;二是儿童身体是“发展的身体”,儿童身体研究需科学化;三是儿童身体是“在场的身体”,儿童游戏活动情境设计需自然化。  相似文献   

12.
虚拟消去后向关联包括Celia、Clements、Diezenbacher & vanderlinden、Miller & Lahr产业关联。以中国1987、1990、1992、1995、1997、2000、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并比较了四种后向关联。就数值而言,大小次序为:D&V、M&L法、Clements、Cella法。四种后向关联中,Clements后向关联要明显大于Cella后向关联,Clements、M&L、D&V三种后向关联差别不大。利用最终需求消除了规模因素的四种相对后向关联与Rasmussen后向关联的相关系数较高,尤其是Cella后向关联。随着部门分类细化,Clements、M&L、D&V三种后向关联之间的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对比,儿童绘画教育应遵循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地下管线变形控制条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下管线的材质、输送介质、接头形式、管线走向、管道内径、管线埋深、管线与隧道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了管道变形大小的控制条件,对国内外相关地下管线的研究做了一些统计调查,并从刚性和柔性两个方面对管道的变形进行了安全性能评价。管线的控制标准可以从地层移动、管线接头转角与脱开以及管线应变等方面考虑制定。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迷散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对儿童价值观的构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隐性课程。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制码解码理论,日常大众文化生成与对儿童作用的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是:"编码"、"话语形成"和"解码"。大众文化解码对儿童成长带来直接影响,大众文化解码的适恰性由大众文化编码的正当性、儿童的先行经验,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教育主体需要有干预儿童日常大众文化"意义生产"的意识和能力,要消除视大众文化为"洪水猛兽"的错误理念,主动在正规教学中引入大众文化,并且改善儿童的先行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花鼓灯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录像解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花鼓灯的特质入手,在阐述影响花鼓灯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对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思考,期望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落实层面存在困境,以至于出现幼儿不知劳、不会劳、不爱劳的现象。从幼儿劳动教育特点出发,提出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儿童劳动社。回应幼儿心理,确定儿童劳动社内涵;尊重幼儿差异,丰富儿童劳动社形式;信任幼儿能力,形成儿童劳动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史的育人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史是一部"活教材","智慧库"。新形势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高校校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彰显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有着反思历史、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育人价值。高校校史育人功能的途径多种多样,师生参与,部门联动,校内外互动,多种媒体运用,无形与有形结合,形成"网状式"、"立体式"和"交互式"育人结构,从而达到对大学生最优化"人格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Chine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lready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covering the four degree levels: associate’s, bachelor’s, master’s, and doctoral. The associate’s level mainly cultivates people with high-tech capabilities for enterprises. The bachelor’s level is mainly divided into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bachelor’s, whereby an application bachelor’s education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egment, and the teaching bachelor’s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dual-teaching” abilities. The master’s level includes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s, master’s degree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who are studying while working, and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s in full-tim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all of which should make clear their own training objectives, apply flexible educational teaching models, and enlarge practical teaching segments. The doctoral level includes professional doctoral degrees and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t is aimed at major practical issues in the field, strives to increase the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of degree applicants to the field, and inspires innovative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促进人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人才培养是由"教师教学""学生主动求学""领导者的科学引领""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教辅人员的辅助"和"后勤人员的服务"相结合多位一体构成的培养系统。大学人才培养应当明确发展理念,定位发展方向;坚持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分析人的需要,提高人的满意度,这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