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矿物质档案     
《今日科苑》2006,(11):42-47
钙钙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大部分存于骨骼和牙齿之中。钙和磷相互作用,制造健康的骨骼和牙齿,还和镁相互作用,维持健康的心脏和血管。成人骨骼中的钙每年都有20%被再吸收和更换。  相似文献   

2.
钙是生命之源。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除了预防骨质疏松症以外,钙对人体全身的神经传导,细胞讯息传递,智力发展,内分泌平衡……都有密切的关系。钙营养不足是当今全球性健康问题。在我国,国人的膳食结构以素食为主,含钙少,吸收差,加之大米、白面等谷类含有的植酸又减少钙的吸收。因此,多次全国调查,国人膳食中钙均不足。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警示消费者要科学补钙,方能永葆健康。  相似文献   

3.
醋酸钙的保健及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钙是人体生命之本 钙是人体生命之本,每个器官的细胞都含一定量的钙,且细胞壁内外钙离子浓度差必须保持一比一万的比例时,细胞和器官的功能才能正常,否则细胞和器官功能不正常就会生病。钙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约占体重的1.5~2%,其中99%在骨骼和牙齿中,1%呈现离子态在血液和软组织中,并通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与骨钙维持动态平衡。离子态钙虽少,却在人体各项生理作用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的微波快速烧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羟基磷灰石与脊椎动物的牙齿和骨骼组织的组成极为相似,研究表明它与这些生理组织具有良好的亲合性.羟基磷灰石作为牙齿和骨骼移植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自行研制的微波烧结系统对羟基磷灰石进行烧结研究.经过1000~1050℃保温2分钟的微波烧结可以获得超微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300纳米),密度大于98%TD(理论密度)的羟基磷灰石.同时还对微波烧结过程中的加热特征及热失控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它在成人体内总量约1200~1300克,占体重的15%~2%,其中99%集中于骨骼。其余1%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是维持细胞的重要物质。如心脏的正常搏动、肌肉神经正常兴奋性的传导和适应感应性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钙离子的存在。如果血清钙下降,兴奋性增高,便会引起抽搐。此外,钙还与维持毛血管通透性、体内酸碱平衡、血凝、抑制毒物吸收和多种酶的激活等都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缺钙有关。人到老年,常感到腰酸背痛,四肢不灵活,  相似文献   

6.
冯大诚 《百科知识》2023,(23):21-23
<正>按化学元素在人体内所占质量的大小来排名,钙元素排第五位,占人体总质量的1.5%~2%(前四位分别是氧65%、碳18%、氢10%、氮3%)。氧、碳、氢、氮是蛋白质的最主要元素,人体的肌肉、皮肤、内脏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所以这四个元素排在前四位很好理解。钙元素主要存在于人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也是人体组织中最坚硬的部分。为什么含钙的骨骼和牙齿会如此坚硬呢?  相似文献   

7.
MT生物蛋白钙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的方法,采用特种原料钙、金属硫蛋白(M T)等原料精制而成的新型钙源。它的成功不仅仅是先进的成熟的技术和方法的完美表现,而是科技理论及科研责任感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产生的奇迹。一、科学质疑是完成该项研究的重要前提1、钙的作用钙是构成人体除C、H、O、N外的第五种基本元素。成人体内钙含量是1~1.25公斤。钙有99%存在于骨骼中,其余的存在于体液中。钙对生命作用至关重要,一是能够提高骨骼强度和刚性,二是它是体内所有细胞的必需品。它既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老年性骨质疏松征已成为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严重的骨折又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补钙也就成为中老年人营养保健的热门。但单纯补钙并不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全部,必须适当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才能真正有效。 钙在人体内的分布及其功能 正常成年人体内钙的总量大约在1000克到1300克之间。我们全身的骨骼中含有体内99%的钙,而这些钙是以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6(OH)_2]结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们是保持骨骼坚硬的基本  相似文献   

9.
杨影 《科学生活》2009,(3):42-43
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是人体生命之源。钙在体内主要以骨骼、牙齿的形式存在。补钙是当今的一种保健时尚,但是很多人往往受商业宣传的影响,不讲科学,盲目补钙,结果或事倍功半,或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女王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人体内一种细胞酶对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之后组织损坏的影响。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疗法,帮助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后恢复,同时可减少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神经变性疾病的影响。在细胞生长和运动所需的重塑蛋白中.人体细胞使用钙蛋白酶(Calpain)来帮助其与其他蛋白质分离。钙离子浓度的异常增高可激活钙蛋白酶。而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时.细胞的血液供应中断.当再度供血时.大量涌入的血液使得细胞内钙离子达到危险的浓度.使钙蛋白酶活性增强.结果给组织造成了很大伤害。  相似文献   

11.
黄楠 《今日科苑》2004,(5):49-49
人们都知道钙对人体很重要。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是人体的生命之源。钙在人体内可构成骨盐,成为身体的支架;可参与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钙与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细胞内部。以蛋白质与钙的亲和力不同来感受或调控钙离子浓度,从而参与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  相似文献   

12.
铁元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的铁元毒含量甚微,总量只有3.0~4.5克。人体需要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每天饮食中含铁量约10~15毫克,其中1-2毫克的铁被肠道吸收,以维持体内铁平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杭州市郊208头奶牛的检测,得出血氟含量工业区为0.1789±0.0040ppm,非工业区为0.15495±0.0031ppm,差异显著(P<0.01),其值分别相当于临安山区奶牛的2.01倍和1.74倍。发现骨骼病牛与临床健康牛之间血氟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奶牛血氟含量与月龄呈高度显著正相关(t_r=3.09,P<0.01)。对137头奶牛血清钙、磷、镁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杭州市郊奶牛普遍地处于低血钙、高血磷、钙磷比呈负平衡状态。采用奶牛矿添剂ZNA-1进行了三期降解血氟试验,得出其净降率分别为5.96%,5.40%,6.90%。此外,试验还证实了ZNA-1具有一定程度的升钙、降磷、调高钙磷比的效应,对氟污染区钙磷比呈负平衡状态的奶牛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三余 《科技新时代》2004,(11):106-106
毫无疑问,霸王龙是一种强大的动物。它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成年霸王龙的体重可达6吨左右,直立起来高约4.5米,身长约12米。它的血盆大口宽约1.2米,参差不齐地布满了匕首一样的牙齿,能咬穿猎物的骨骼,一口就能吞下225千克的食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盐中钙镁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瓦钙含量在0.O~20.0μg/ml,镁含量在O.0~2.4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方法的精密度(RSD)为2.0%-2.2%。与容量法做对比,方法的相对误差2.3%~4.4%。  相似文献   

16.
高原缺氧对人体内的物质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对3485例林芝城镇男性血液中尿酸(SUA)、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血糖(GLU)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31%的人群中血尿酸,25.42%的人群中谷丙转氨酶、29.61%的人群中甘油三酯、6.80%的人群中总胆固醇和19.35%的人群中血糖含量偏高,说明高海拔、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影响人体的主要血液指标含量。  相似文献   

17.
牦牛骨中钙、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地区牦牛骨骼、牦牛骨骼不同部位、牦牛骨组织与其它动物骨组织中钙、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以及不同加工方法对这些元素的影响,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所能能保存较长的时间。由于化石中的大量矿物质是极为细致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机质,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火灾报警墙纸,它是由羟磷灰石制成,这种无机材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具有耐火性。不过,墙纸真正的智能要归功于石墨烯氧化物。石墨烯氧化物是一种热敏材料,在常温下它是一种绝缘体,但在加热时会导电。这意味着它可在感受到热量的情况下触发警报。与易燃的商业  相似文献   

20.
磷能帮助动物身体里的钙构成骨骼和牙齿,避免动物得佝偻病,并使动物多吃快长。但是,畜禽和水生动物的消化系统由于缺乏植酸酶,很难将饲料中的植酸磷转化为可利用的磷。为此,畜牧养殖者不得不用较高的价格买来磷酸氢钙给动物补磷。与此同时,饲料原料中未被动物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