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虽然在封建社会忠孝曾一度被当作统治思想存在,但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忠孝观念并没有被人们所抛弃.相反开始发挥新的作用,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我国著名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夏学銮,听他讲述了我国"忠孝观"的历史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时期的"忠孝观".  相似文献   

2.
"编校合一"模式及其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的优势 关于"编校合一"的问题,编辑出版界内部讨论得比较多,探讨的侧重点多是"编校合一"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是编辑加工稿件不认真、校对技能不熟练、不按校对规律去校对等问题.对于这一工作模式对编校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但又不能过分关注于此.究竟是编校合一好,还是编校分离好,这不是由哪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否有利于提高编校出版质量才是某种工作模式优劣的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根据多年来的编辑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电脑广泛运用的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对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校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曾子以"孝"著称,历史上的曾子往往被看作是"愚孝"的典型和"移孝作忠"的始作俑者,这是对曾子的极大误解,曾子重亲亲、疏尊尊,不仅与臣下无条件效忠君王的"愚忠"之辈有根本区别,而且与《孝经》"移孝作忠"也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农民张正祥竟然入选了国家形象片!我不知道这事儿是谁"拍板决定"的,这简直是对"国家形象"的最大侮辱!如若不信,请看我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截取的一些片段: 执拗的张正祥无怨无悔,发誓要与破坏滇池的人斗个你死我活.很多人认为他是"环保疯子",孤独而穷困潦倒的日子他坚持了30年.  相似文献   

5.
今天栏目在,你还有活干;明天栏目撤了,你立马下岗!电视栏目的普遍"短寿"更使这一切雪上加霜--"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现在的电视人普遍感觉很累.经过"你想、我想、大家想",终于有一个著名的学者研究发现:原因出在他们的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宣传品"、"作品"和"产品"--这是一个"三品合一"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传受合一"传播模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梅锋  刘欣 《新闻界》2007,(4):14-16
本文结合《超级女声》个案实证研究"传受合一"传播模式.试图构建一个既能清楚客观地揭示"传受合一"的内在机制,又具普遍指导意义的"传受合一"传播模式的现实框架.  相似文献   

7.
孙昊璟 《传媒》2021,(4):90-93
在"品销合一"理念下,品牌可以有多种营销路径,这其中包括直播营销、短视频营销以及AI技术和5G相结合的营销方式.网络信息技术能够给予品牌较为创新化的营销模式,通过这一营销模式,品牌的一体化营销体系得以构建.同时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品牌主理机构也需要注意产品和销售过程的融合,以此达成"品销合一"的理念.基于上述论述,本文将对"品销合一"理念下的品牌营销路径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看到<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吴长安先生的论文<关于"的""地""得"合一的建议>,我深感悲哀.我认为,"的""地""得"切不可合一,现将理由切实而简短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位于嘉祥县南部春秋时期古南武城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圣公庙,又称曾庙、曾子庙,是国家和世代曾氏宗亲祭祀曾子的专庙。在庙内的涌泉井旁,树立着一块"涌泉井"碑。此碑,是宗圣曾子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毓墫,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纪念曾子"事亲至孝"、"父亡而泪如涌泉"之所立。时隔二十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电视剧制播模式变革制作和播出是电视剧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大多数国家,"制播合一"和"制播分离"是两种基本的电视剧制播模式。所谓"制播合一",是指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国外资本的涌入,中国影视业应该如何应对是一个新问题,同时这也给中国影视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作者认为在产业化条件下,政府对中国影视市场的管理应以"弱控制"为取向,主张"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切实提高国家"软实力";对此,作者还提出了若干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曾国之谜"即青铜器铭文中的曾国对应于传世文献中哪一个国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过去因为曾侯乙墓的发现,出现传世文献中的随国之地不见随国而只出土曾国青铜器的现象,多数学者认为曾国就是随国。近年来随大司马戈等随国青铜器的问世,特别是曾侯與编钟铭文等新材料的出现,主流观点认为这印证了"曾随合一"的认识。但实际上,新的考古发现意味着传世文献记载的随地已经出现了随国青铜器,"曾随合一"已改变了当初假设的前提,持此说法还意味着应该重新去论证青铜器中的曾国就是青铜器中的随国。本文认为在青铜器铭文中,曾国和随国是两个不同的名称,不仅这两个国家自己区分明确,楚国也对其明确区分,曾国和随国不是一个国家是很确定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于我国指导新闻媒体运作的"双效统一"原则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了在传媒实践中,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概念界定是粗疏的,认为尽管这些概念在改革开放中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存在可以澄清和发展之处.文章提出用"多效合一论"来替代"双效统一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富"黄光裕终于因涉嫌经济犯罪而受调查.我由此想起以前曾经特意留下过一张报纸,费了周折总算找到.这是2005年3月的一个版面,黄"首富"光临一家媒体,该报遂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他.  相似文献   

15.
刘红霞 《兰台世界》2014,(4):123-124
曾子以“孝”著称,历史上的曾子往往被看作是“愚孝”的典型和“移孝作忠”的始作俑者,这是对曾子的极大误解,曾子重亲亲、疏尊尊,不仅与臣下无条件效忠君王的“愚忠”之辈有根本区别,而且与《孝经》“移孝作忠”也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第2期的<编辑学刊>刊登了邬红伟的文章<也谈"著编合一">.该文从两种编辑谈起,否定了"著编合一"的可能性和存在性,又根据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的观点,经过一番引经据典,得出:"从编辑职业的形成过程看,在出版活动中,‘编'与‘著'是分离的","只要出版还存在,即使到了知识经济社会,进入网络出版时代,编辑这门职业仍将存在,'著'与'编'作为两项不同的工作,两者不可能合一".  相似文献   

17.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一个初二班级连听五节课.他听完一节地理课后,认为课本中的"陕西、甘肃不应该划在华北地区".之后,有关出版社发表声明,声称将陕甘划入"华北地区"没错.说其地理教科书采用的是自然划分,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含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而将陕西、甘肃划入"西北地区",是原行政区划划分或经济划分.声明中,还摆出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C·伯纳姆写了一本书,叫做《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他在对美国200多年的科普史进行梳理后,得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在大众层面上,科学实际上已经被迷信打败了。"同样让人吃惊的是,他认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科学记者。  相似文献   

19.
李零先生以《丧家狗》来命名他解读《论语》的新作,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也就是褪去了圣人色彩的孔子,他认为这个真实的孔子是个唐吉诃德,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相似文献   

20.
张帆 《档案管理》2012,(1):27-28
1993年,我国开始实行"局馆合一"的档案机构设置,对外称之为"档案局馆".对这种机构设置,有学者认为:档案局馆"必须统筹兼顾两种职能,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的档案机构,既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局,因为,它还担负档案保管、利用的职能;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馆,因为,它还担负对档案事业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1]"局馆合一"的档案机构,果真是一种新型的档案机构吗?不尽然.这种"局馆合一"的档案机构,在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是一种新型机构,在市县两级则是一种既有的档案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