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各自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与传统的教育学不同,教育科学是试图要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和另一种解释。两大范式异同的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争。  相似文献   

2.
“翼教”派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翼教”派的评论多持贬议,认为“翼教”派士绅顽固守旧,反对变革,与维新派之争完全是权利、利益之争。实际上,“翼教”派与维新派之争主要是学风、学理之争。“翼教”派士绅是不反对变革的,问题在于如何变,变到何种程度。对此,他们只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坚决反对学习西政、西教,不愿推进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建,仍继续着洋务派的旧梦,这可以说是“翼教”派变革思想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3.
世界比较教育二百年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17年朱利安的著作问世以来,比较教育已经走过了200年的发展历程.参照库恩的范式理论,比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未形成研究范式的"前科学"阶段、形成相对稳定研究范式的"常规科学"阶段,现在正经历着研究范式动摇的"科学革命"阶段,同时孕育着走向新的研究范式的"新常规科学".站在新百年起点上的比较教育将持续关注"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研究,促进多元化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平衡,推动符合时代特征的范式选择,服务国家及区域宏观发展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4.
反思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其关注焦点从“成人”走向了“教育”。进而,在“成人”与“教育”之间,生成了当代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厄,同时也孕育着学科发展的潜力与未来。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是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关键所在是重廓学科的研究边界,而回归成人的生活世界是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方法论选择。  相似文献   

5.
付宁 《现代语文》2007,(4):88-88,115
当今社会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以电脑、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走向课堂,走进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必然要引发一场现代教育技术的革命,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决定着各国教育的发展水平。”“如果说,计算机及其网络运用真得会引发教育革命,那么这场革命的核心一定就是教学过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绘画形式的不断变换,深印着时代的痕迹;非直观是“现代派”绘画的重要特征;其反传统的“革命性”意味推动着新生的艺术渗透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绘画观念得益于古典绘画的精髓,同时又扬弃其形式法则,在发展中消亡又复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7.
“学媒之争”是当代教育技术学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论战双方围绕媒介与学习的关系展开辩驳,澄清了一些重要事实与概念,但未能在媒介与学习关系上达成共识。一方认为,媒介与学习存在内在的关联,媒介革新能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是教学媒介;另一方认为,媒介与学习没有内在的关联,媒介革新只能降低教学成本,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是教学方法。然而,深入研究表明,媒介革新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习范式的转型,学习因此变得更加自由,教育更加人性化。当前,新兴的信息技术将逐步取代电子技术的主导地位,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揭示信息技术开启的新型学习范式。  相似文献   

8.
“唐宋派”与“后七子”(秦汉派)是由明代中叶复古思潮向晚明性灵思潮过渡阶段的两个文学流派,两派在人文精神上存在着相通之处:尊情反理;在文学主张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人文精神的一致性,促成两派走向互容,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从"学媒之争"的现实中来,又不能局限于"学媒之争"的困惑,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跨越"学媒之争",来优化和提升多媒体教学效果。学媒之争"学媒之争"是20世纪80年代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多媒体作用与效果的争论。其中,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构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的外部作用力、学科自身逻辑发展的内部作用力以及学科中介组织有机构成这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建构、问题关注和范式转换又以其各自不同的特性与功能,推动和实现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安涛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9-34,56
学科边界是学科的重要属性,教育技术学需要守正自身边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抽象,认识教育技术学的边界要先从认识教育技术边界开始。教育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其边界的划定可以从教育技术本体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和进步推动着教育技术边界的不断拓展。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边界取决于其核心问题的理论关联度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同时,学科跨界成为教育技术学超越自我的发展动力,这是由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科性质决定的。教育技术学应从学科封闭走向学科间性,这既要树立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要加强独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既是学科跨界的起点,也是学科跨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的外部作用力、学科自身逻辑发展的内部作用力以及学科中介组织有机构成这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建构、问题关注和范式转换又以其各自不同的特性与功能,推动和实现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论”与“领域论”之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合法性危机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历史中言之未明的关键问题。破解该问题的认知迷雾,需要我们从“范式”和“规训”概念的视角反思“学科论”与“领域论”的本质,领悟高等教育研究的演变逻辑,从中找到真正使我国高等教育学走向学科化的传统基因与历史依据,并从强化基本理论研究、平衡学术与行政权力两个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化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高航 《历史教学问题》2023,(5):18-26+201
刘大年作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一,极为重视辛亥革命史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近代史叙述多以“革命史”尤其是“阶级革命”范式为主,刘大年在接受“阶级革命”范式的同时也尝试利用“民族革命”范式来论述辛亥革命。改革开放后他回应海外学者,深刻阐释了辛亥革命的性质。晚年刘大年力主将“近代化”与“民族独立”共同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两个基本问题”。此外他还通过组织及参与学术会议,推动了学界关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研究的进展。刘大年的学术与事功构成了辛亥革命研究学术史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推进了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承担着新的使命与任务,须以增强学科的融合性、时代性、实践性、国际性为指向,促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通过与自然科学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实现技术融合与学科融合;通过研究范式与学科理论的知识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引领方式培育时代新人;通过知识交流与育人合作的协同共享促进学科的国际互动,培养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从而推动学科走向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对帝制的复辟和社会的腐败黑暗,新文化派开出的药方是全盘学习西方的新文化,并进行了一番轰轰烈烈地推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后,另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对新文化派追求新文化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形成了学衡派。两派的思想路径有着很大的区别,对抗不断。但是思想的来源都深深地植根于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判断,而且都有着追求新文化的旨趣和努力,两派的对抗与对话有着清晰的时代背景和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7.
为振兴四川区域教育。营造高质量的区域教育生态,打造一批能“冲出四川、走向全国”的名校、名师、名校长,本刊特辟“打造‘川派教育”’栏目,为“川派教育”鼓与呼。履行好“媒体之责”和“教育担当”。  相似文献   

18.
自19世纪初开始,西方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呈现出徘徊于科学主义和解释主义之间的“钟摆轨迹”。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的解读,可以发现:在朱利安与萨德勒时期,民族国家政府的强制性权力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产生及其解释主义转向;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学科规训的制度性权力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科学主义转向;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左与右的争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权力又推动了解释主义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而从20世纪末至今,随着生产性权力的扩散,比较教育研究则呈现出一种范式的多元主义取向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取向。研究范式演进的“钟摆轨迹”启示比较教育研究者不仅要突破个人局限性,认识到研究范式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知识-权力关系,而且还要锚定自身的范式立场,形成学术共同体内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从“信息呈现”范式走向“信息处理”范式,实现“精准培养”的功能旨趣,构建以“组织技术”为中心的基础结构并凝结教师“教学生学”的价值共识。“信息呈现”范式的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形成摆脱教师个体依赖和时空限制的语言技术体系,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技术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序进行的组织技术体系,监控教学过程和描述学习轨迹的教学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的范式转换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理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于学科建设的元理论高度来探索和考察外语教学学科和教育技术学科的学科交叉和发展问题。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发展,使外语教学形成了新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范式。按照库恩的范式学说,新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意味着一门新学科的形成。实践证明,以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外语教育新范式,构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成立的前提和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