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依据路由生成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先验式路由协议、反应式路由协议和混合式路由协议。对无线Mesh网络的有关路由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对先验式路由算法和反应式路由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在区域内采用先验式路由,在区域间采用反应式路由。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会网络的路由算法基本上是考虑完全合作情况下进行设计的.本文对节点的合作性进行了分析,在机会网络环境ONE平台上,通过不同的转发概率对传染路由算法Epidemic的合作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节点之间的合作性对路由算法的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于传统网络的特点,将现有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为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聚类协议两类,并对其中典型的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该领域当前研究现状,指出了路由协议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PMTU路由协议在新型网络中得到了持续应用与开发,IPv6就是一个例子.在对路由协议中的算法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利用原有的技术向其他方面拓展,其中可以利用原有的MTU值,因其数据在原有的路由中有路由信息的储存,则可以减少其在网络的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步骤,只需向最初的路由进行探测即可.对其实际工作能力进行仿真测试,从结果中可以观察到,与传统机制相比,在传输速度上有了很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层次路由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织成簇,通过数据融合,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传输量,减少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路由技术。该文对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层次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选择路由方法时应考虑应用自身独特的需要和所受限制的结论,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树状路由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IEEE802.15.4和ZigBee标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给出了ZigBee网络的地址分配方法,然后描述了用于ZigBee网络的路由协议:树状路由和网状路由,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树状路由协议,包括网络层帧格式、路由算法.最后建立了一个簇树网对树状路由协议进行测试,证明树状路由的可靠传输,为基于ZigBee簇树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开发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的不断发展,路由协议作为IPv6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因此研究IPv6路由协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IPv6网络中两个典型域内路由协议RIPng和OSPFv3进行了分析对比,然后就报文格式和路由更新规则等方面重点阐述了OSPFv3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最后通过模拟器仿真运行OSPFv3路由协议并进行连通性测试并针对路由信息给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网络中的各种应用都有其特点,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路由协议满足各种应用非常必要.本文采用NS-2对单路径路由协议和多路径路由协议的传输延时、吞吐量和丢包率等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前Ad Hoc网络有三种典型的路由协议,即先发性(Proactive)路由协议、反应性(Reactive)路由协议和混合性(Hybrid)路由协议。本文分析了上述协议,并给出几个典型的路由协议NS2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节能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针对TTDD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K-means聚类来构建层次路由的算法,并减少因sink移动的路由重建而造成的能量浪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TTDD更能节省能耗。  相似文献   

11.
宽带网络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多媒体应用的出现,要求计算机网络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本文首先概述了多媒体应用对路由选择的需求.在分析相关工作之后,提出了基于Hopfield 神经网络的QoS单点投递路由选择机制以有效地解决受QoS限制的路由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基于Hopfield 神经网络的单点投递QoS路由选择算法进行了描述和仿真.最后提出了基于Hopfield 神经网络的多点投递路由选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胡永良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6):13-16,27
移动自组网多路径路由具有有效使用带宽、均衡负载和增加传输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路由发现是路由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设计多路径路由协议的路由发现部分的关键问题及不同策略,对近几年国内外提出的多路径路由协议在路由发现部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多路径路由发现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量子通信过程中,通信质量主要受到量子噪声、通信节点数、纠缠粒子数等因素影响,为得到更适合实际应用的通信路由,对相位阻尼信道进行研究。在以最小等效阻尼系数为度量的最佳中继路由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给出一种综合性路由度量的最佳路由选择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对通信路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子,并采用路径先验方案以避免路径失效后网络进行通信请求。理论分析与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使路径节点中的最小纠缠粒子对数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网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对多配送中心车辆路径问题进行描述,并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求解多配送中心车辆路径问题的两阶段算法。第一阶段把多配送中心车辆路径问题转化成单配送中心车辆路径问题,提出基于边界客户分配法的转化策略;第二阶段对单配送中心车辆路径问题进行求解,采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表明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无线Ad-hoc网现有的几种主要路由算法类型,它们包括proactive类、reactive类。着重分析地理路由算法。对于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地理路由算法的类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以路径为优化目标、以服务质量为优化目标和以最小能量为优化目标等几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概率路由算法的概念和一个新的算法。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在该领域内是较好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道路网连通可靠度计算的复杂度,提出了基于递推分解法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阐述了递推分解算法的基础理论,然后对道路网不同于常规网络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适合于道路网络连通可靠度计算的改进的递推分解算法,同时给出了方便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具体求解步骤,并对相应的上下限近似算法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改进的递推分解算法打破了传统的先搜索最小路然后进行不交化的连通可靠度求解步骤,直接生成计算中涉及到的不交最小路,并充分考虑了道路网的实际特性,大大简化了计算,避免了可靠度计算中的NP难题.最后通过一简例,说明该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明显的性能优势和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无线传感器体系结构中,网络层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网络的核心问题。文章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路由协议的要求,并对重要的路由协议工作原理进行了技术分析,从协议性能的角度比较了各个路由协议的特点,最后在文中对WSN路由协议的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未来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多跳无线网络中,路由协议多采用路由跳数作为路由选择的依据.这种基于跳数的度量倾向于选择较长距离的链路,但链路质量却很差,这势必会影响到平均网络吞吐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链路质量知晓的多跳无线网络路由度量.这种新的路由度量兼顾了路由跳数和链路质量.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我们提出的路由度量比采用跳数度量平均网络吞吐量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19.
Traditionally measured skills with arithmetic are not related to later algebra success at levels that would be expected given the close conceptual relation between arithmetic and algebra. However, adaptivity with arithmetic may be one aspect of arithmetic competences that can account for additional variation in algebra attainment. With this in mind,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present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and relevance of a newly acknowledged component of adaptivity with arithmetic, namely, adaptive number knowledge. In particular, we aim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are substanti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daptive number knowledge and to what extent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lated to arithmetic and pre-algebra skills and knowledge. Adaptive number knowledge is defined as the well-connected knowledge of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 A large sample of 1065 Finnish lat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mpleted measures of adaptive number knowledge, arithmetic conceptual knowledge, and arithmetic fluency. Three months later they completed a measure of pre-algebra skills. Substanti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daptive number knowledge were identified using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The identified profiles were related to concurrent arithmetic skills and knowledge. As well, adaptive number knowledge was found to predict later pre-algebra skills, even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arithmetic conceptual knowledge and arithmetic fluenc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daptive number knowledge is a relevant component of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 and may help account for disparities in algebra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Ad Hoc网络中的按需路由协议的性能,基于NS2仿真平台,研究分析了移动速度对两种典型按需路由协议AODV和DSR的性能影响,并对DSR协议进行了改进.性能参数包括分组投递率、端到端的平均时延、路由发起率、归一化路由开销等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SR协议在移动环境下的性能较好,并且改进后的DSR协议在分组投递率、端到端时延方面均优于原DSR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