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系列报道是新闻采写中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系列报道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比较适合做相对宏观、紧扣时代现实脉搏的作品,但若不得要领,报道容易做得繁而长、大而空,抓不到人和事,读者不爱看,从而失去报道的本意和作用.本文试图从三个获奖系列报道的解析中,探求一些系列报道的成功密码.  相似文献   

2.
芮玲玲 《新闻世界》2013,(10):20-22
系列报道是新闻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特别是在经济类新闻中,系列报道因具有形式多样、气势恢宏、内容厚重等鲜明特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全方位的全景发布新闻事实,所以常常被采用。因为在采访环节、撰写环节、编辑环节做足文章,灵活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宣城日报社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一改以往经济新闻在人们脑海中即是计划报表的固定模式,不仅鲜活,生动;也可读,耐看。  相似文献   

3.
“系列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在新闻报道中都常常使用这一手段。中央电视台对外新闻报道从初创起,就开始采用这一形式。在近年来一些重大的新闻宣传报道战役中,连续性的系列报道更是被广泛地使用。电视系列报道有哪些特点和传播优势?如何做电视系列报道?怎样更好地发挥电视系列报道的传播优势,克服其在电视新闻播出中的局限性?这些都是加强和改进电视对外报道必须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电视系列报道"四化",即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四化"的表达形式,让新闻更深入、更生动、更贴近群众。近年来,鹰潭广播电视台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了大量的系列报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题事件化。系列报道在进行主题报道时要精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为载体,勾勒、突出和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5.
陈东兴  卢秀梅 《今传媒》2011,(4):122-123
系列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可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等来龙去脉,但区县级基层电视台在做深度报道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从确定选题、前期策划、转变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系列报道,使系列报道真正达到"形"、"质"结合,有"系"、又有"列"。  相似文献   

6.
对于党报新闻记者来说,既要做好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也要做党和人民的桥梁,将党的建设成绩和人民的经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另外,做好大型系列报道宣传工作,直接反映了报纸媒体的办报质量和办报水平。因此,新闻记者在做大型系列报道时,一定要严格把握宣传主题的切入点,提高新闻稿件撰写质量,做好跟踪报道,及时在反馈中调整宣传方向,给党和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系列报道近年来深受广大受众喜爱,但地方电视台所做的一些系列报道,或规模不小,深度不够;或数量不少,质量不高;或形式热闹,内容上难以产生感染力、说服力,引发受众共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内涵、价值取向、遵循原则、思维方式和采写要求等方面做好系列报道地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8.
申凡 《新闻前哨》2008,(7):61-61
系列报道是报纸的重头戏.可以做重大题材,可以把一个问题做得很深,能充分体现新闻策划的作用。社会影响大。从2007年度湖北新闻奖选送的稿件来看,各家报纸都很重视系列报道,许多稿件投入的精力都很大。做得很有分量。  相似文献   

9.
邓潇婉 《视听界》2009,(5):98-98
在民生新闻大战中,各电视频道采取了种种竞争策略,例如栏目风格、内容的差异化,调整播出时段,做系列报道,SNG现场互动报道等等。其中,栏目的整合营销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提高策划水平 搞好系列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策划水平搞好系列报道保定日报副总编辑齐凯英办报也和做其它工作一样要抓重点,系列报道就是应下大力量抓好的重点之一。如果我们把“短、快、新、活、强”新闻称之为轻武器的话,那么,系统、深刻的系列报道就是重武器,它更具权威性,也更有指导性。轻、重武器结合...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中国黄金海岸巡礼》系列报道的计划中列了这个选题。但具体写什么,却是个难题。难题一:烟台日报正大做乡镇企业的系列报道,有深度,有新意,如乡镇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进军,乡镇企业向规模经营转化,等等。我们不能抄袭人家的成果,还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中国黄金海岸巡礼》系列报道的计划中列了这个选题。但具体写什么,却是个难题。难题一:烟台日报正大做乡镇企业的系列报道,有深度,有新意,如乡镇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进军,乡镇企业向规模经营转化,等等。我们不能抄袭人家的成果,还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3.
丁新吾  梁军 《视听界》2013,(1):87-88
电视新闻传播的故事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往往表现在人物报道和事件报道方面,而在主题新闻尤其是大型系列报道方面还比较欠缺。泰州电视台做了有益的尝试,5集系列报道《村里来了群众工作队》,以人物为切入点,以故事为支撑,把新闻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细节化。  相似文献   

14.
系列报道应有科学规范彭朝丞在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广播、电视和报纸、通讯社组都增设了“系列报道”(包括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奖项。我作为系列报道组的一名评委,捧读着那一件件参评作品,深深感到“系列报道”奖项的增设,确实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浙江卫视的系列报道《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获得了一等奖。这组系列报道是浙江卫视历经半年,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走过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8个省的60多个市县创作完成的。系列报道展现长征历史,见证时代变迁,关注在  相似文献   

16.
王晓青 《传媒》2021,(1):53-55
《河南日报》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以红色遗址为线索,追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的峥嵘岁月,展现新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时代风采.此系列报道以精准策划做足纸媒影响力,以深度报道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新时代众生相,以新媒体技术点亮红色印记,为融媒时代党报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刘大玮 《青年记者》2012,(33):49-50
问题性系列报道是系列报道中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一般用于对社会热点、难点或重大题材的报道,通过对发展过程中事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解决的方式方法及建议进行连续关注,达到解疑释惑、指引方向的目的。问题性系列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其魅力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央电视台不断加大了宣传报道力度,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中陆续推出了大型生态保护类系列报道,例如1993年的10集系列报道《为了大自然的生灵》;1994年的9集系列报道《走入大自然———西藏行》;1995年的9集系列报道《走入大自然———新疆行》;1996年的8集系列报道《为了南极的明天》等等。这些报道以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报道的规模化形成了强烈的可视性和冲击力,从而赢得了大量海内外观众,同时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保护现状的认…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1995,(1)
’95.1.4《新闻出版报》讯:在新闻栏目中计划搞十大系列报道,包括反映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三峡工程、中国西南部地区改革新貌等;社教专题中策划了爱国主义六大系列报道,如“中华百年风云录”、“香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系列报道程式化、模式化、概念化现象严重,给观众的感觉是枯燥和呆板。本文认为,在新的传播格局中,电视系列报道也要不断创新。除了在题材挖掘上注重地域元素、在内容选择时突出新闻特性外,还要在传播形态中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声画优势,以进一步提高电视系列报道的可看性,增强其指导性,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