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他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讲话》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读书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摘要将《讲话》刊登如下,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复习历史,一定要做到“系统、全面、扎实、准确”。夯实基础,成功有望;基础不牢,取胜谈何容易。那么,怎样在历史复习中打好基础呢?一、用新的眼光和追求熟读课本尽可能做到“明义、消化、整理、联系”,把笔记做在课本上,把结论当问题读,把句号当问号读,钻探式读书,反刍式读书,比较式读书。这样读,就能读出新意,读出新的思考。比如读到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专政,你就会想,对其是否会有两种不同的评价,自己会赞成哪一种评价?道理是什么?可否会有第三种评价:既肯定,又否定?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怎样说明道理?这种读法,大有益处。孔子有言:…  相似文献   

3.
<正>"读、想、议"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教与学有效结合的手段,是学会学习与教会知识的策略融合。读。读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第一步,一切学习都是从读开始的。人们通常把读书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读书即学习。在教学中,应注重"读"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好"读"的策略是确保  相似文献   

4.
“以读为本”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给阅读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语文课堂已经不再一味地偏重机械训练,使被迫接受学习的学生变回了学习的小主人;也不再刻意强化人文熏陶,让迷失的学生逐渐找回了语文学习的方向。但是,如今的课堂却过于追求书声琅琅,过于追求读的形式,过于追求解读的多元,过于追求读的情境创设,“以读为本”操作的误区令人担忧。笔者以为,真正的“以读为本”应把默读思辩的权利还给学生,教者选择最富有实效的读书方式,着重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感悟的有效指导。一、过于追求书声琅琅并非是真正的“以读为本”,应把默读思辩的…  相似文献   

5.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些怕写作文,写作差的同学,往往不爱读书。可也有一些同学书读了不少,写作水平却老是提不高,难道读书对他的写作没有帮助吗?从与这些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读书不得法,读和写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师,怎样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呢? 一、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书中学习语言 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吸收语言的过程。优秀作品往往具有用词规范,描写生动的特点。为了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就不能仅仅只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由于写作能力是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看一篇佳作、读一本好书时就要让学生想  相似文献   

6.
创建学习型校长、学习型学校,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离不开读书与学习。读书,在古今中外都被推崇为圣贤之道。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读书,读书成为社会风尚,读书成为校长工作的必修课,成为生活的状态,成为事业成功的追求。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翻开书面便升堂入室,向编著者学习;林语堂先生的观点是,读书使人充  相似文献   

7.
不少同学认为学习语文要读书,学习数学读不读书无所谓。其实学习数学更应该注重“读”,因为“读”正是你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数学课本“怎么读”?“读什么”?  相似文献   

8.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如何读书颇有学问。大凡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大多勤于读书并善于读书。面对浩瀚无涯的知识海洋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 ,汲取我们需要的知识呢 ?怎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益呢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古代学者倡导的“六义读书法”。一、读书要正义。所谓“正义”就是要弄清书中的理论概念。一般人读书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寻章摘句式 ,读得很细心 ,钻研每一段 ,以至每一句 ,这样读书态度令人敬佩 ,但其缺点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把所读书的主要观点、思想忽略了…  相似文献   

9.
感受读书     
读书,使你恰情,使你增长新知,使你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一 读书,开始时是杂乱无章的,虽然你有意一本本地读,一类类地翻,可当你读完翻完那些书后,它们就决不再是一本本、一类类的了。你不知把它们都读到哪里去了,你惶惑地问自己:我都读了什么?它们都在哪里?你恨自己不会读书,你怪自己把书都读糟蹋了。然而,你还  相似文献   

10.
淄博电业局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从1996年开始,把开展职工读书学习活动作为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总抓手,坚持科学策划、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引导职工“读书、求知、奉献、进步“,全局上下形成了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读书学习决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行为,而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党风好转、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从基本功的角度来要求,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怎样读书是一个涉及到学习方法的具体问题,暂且不谈,仅围绕前两个问题谈点心得体会,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好读书,就是对读书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好者,喜欢、酷爱之意也。所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道出了兴趣在…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鉴赏”提出八点 要求’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学生课外阅 读的状况令人担忧。其原因一是学生未能把读书纳入学习生 活中的一部分,造成不想读、不爱读、不会读的现状;二是教师 只是一味地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未能把读书纳入教学计 划’造成不指导、懒指导、指导不得法的局面。本文以语文课外 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 体系,开发学生课外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促进语 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幕起:从"站着读书"说起师:站着读书,大家是怎么理解的?生:只有站着读书,才能把书读出感情来。师:就是说,站起来拿着书读,这个理解完全对。这是一想。二想呢?生:我觉得,应该是全神贯注地读书。师:全神贯注地读书。站着读书,还是一种姿态。站着读书,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读书,用  相似文献   

14.
怎样指导学生读书呢?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我初步探索出了这样一个课堂教学结构——三步读书法。即课堂上通过师生三次读、议、练、步步深入、把教师应讲的内容融于读、议、练之中,从而达到大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步读书法教学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了解性读书。这一步读书,主要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每学习一篇课文,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自读之前,教师可先作扼要的提示(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指出文章学习的重点,向学生提出自读要求。难度较大的课文,可以给学生作一些有关结构线索的提示。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Z1)
美妙的精神之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大家一定还可以说出许多伟人谈读书的名言,那么,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的伟人都谆谆教诲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呢?读书对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对我  相似文献   

16.
人生离不开阅读,但贵在把阅读变成"悦读",让阅读的习惯成为"悦读"的嗜好. 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要读书"固然重要;悦读,作为一种嗜好,"会读书"更加重要.读什么好,或者说读什么更有益?我以为,当然是美文,而且是"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十三四岁便开始读《诗经》,读《论语》,也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晚年时,虽然体衰多病,视力减退,但读书学习的兴致丝毫不减,追求知识的愿望不见低落,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天天读书,他生命的最后历程也是鲁迅的著作伴随他走完的。纵观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三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一、手中无笔不读书。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修身课”教材是《伦理学原理》,毛泽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栋梁之才,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每一位长辈的殷切希望,也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让孩子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如何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快乐过程,成了每一个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读为本”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语文课堂已经不再一味地偏重机械训练,也不再刻意强化人文熏陶,使被迫接受学习的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小主人,让迷失的学生逐渐找回了语文学习的方向。但是,如今的课堂却过于追求书声琅琅,过于追求读的形式,过于追求解读的多元,过于追求读的情境创设。对“以读为本”操作的误区令人担忧,令人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我们以为真正的“以读为本”,应把默读思辨的权利还给学生,选择最富有实效的读书方式,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感悟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开卷有益” ,“书到用时方恨少”……许多人都是念着这样的句子长大的。从古至今 ,书就是人们的好朋友。读书的好处用不着多说 ,爱读书的人都能体会得到。但是 ,近些年来 ,一些同志对书的感情开始淡漠。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 ,真正静下心来读些书思考些问题的也不是特别多。我们这次刊发新邵县教委蒋宏平同志的文章《徜徉书海乐无穷》。蒋宏平同志多年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知识经济已崭露端倪的新千年 ,在终身化学习已成为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的新时代 ,我们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