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语言是师生交流的工具.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语言的个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语言个性,即充满个人特点的语言表达。语言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语文素养高低的一种反映,初中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出现用语的程式化、概念化倾向。这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的语言运用,培养和保护其语言个性,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按照教师所用的语言形式来学习领会知识和思想的。教师的语言不仅反映了他的能力和水平,也影响或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师是语言教师,又是文学教师,他们的语言应具有规范性、灵活性和情趣性等特色,应使自己的语言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积极运用语言要素,使其语言特色得到完美体现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从以下三方面作概括阐述:  相似文献   

4.
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没有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又往往体现于他的教学个性,这也是教师本人创造性能力的体现。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语文教学个性的教师是如何让其学生去体验语文魅力,进而对语文产生执着兴趣的!而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  相似文献   

5.
强化语汇积累、创设交互情境、注重实践训练,从不同维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语言个性表达学习历练机会,这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直面的问题。小学生语言个性正处于快速形成时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语言成长的环境,并给出具体的引导,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语言个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语文这一概念,人们的理解向来是不很一致的.即便是语文教师,他们也会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所处的阶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将语文理解为语音和文字,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生们读准字音写对字形;初中语文教师将语文理解为说话(口头语言)和文章(书面语言),要求学生听别人说话或看别人的文章时能准确而迅速地捕捉住他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自己说话或写文章时能顺畅而准确地传递出自己需要表达的信息;高中语文教师将语文理解为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和文采,要求学生不但能够准确地捕捉信息和输出信息,而且要能够赏析别人的语言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自己的语言既顺畅确切又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个性就是要求学生在进行表达时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初中生的语言个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创造过程就蕴含于个性的展现过程之中。从某种角度说,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学生如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就说明这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个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增强。  相似文献   

9.
作文训练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初中学生个性应该在作文训练中得到充分展现。要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就需要教师进行个性指导,引导学生用笔描写自己观察到的一种生活、一种发现、一种现象,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感悟、一种情怀。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在读中找准训练点,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富有文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体现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学生虽然是主体,但能科学地联结这种活动的关键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真正实行个性化教学,教师必须敢于破除陈规,敢于张扬个性,以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感化、熏陶学生.同时,面对新课程,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任,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展示个性特色搭建平台,创造氛围,鼓励其个性特色的发展.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也有自己的审美取向,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不应该用自己的观点去束缚学生,下面,笔者从教与学两方面对个性化教学谈谈一点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个性化,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师的素质,同时也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张扬教材的个性是个性教学的起点 凡是教材都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个性的理解。例如,对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表达方式的运用;对生活的思考方式、语言感情的表达习惯;其审美趣味、写作特色,都有个性的特点。因此,语文个性教学应该尽力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考与创造。作文是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学生习作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习作能力是他们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生命具有个性,作文教学应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语言感悟与语言分析的联系与区别语言感悟与语言分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语言教学形式,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言问题;都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手段;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都为自主的理解留有空间;都是培养学生个性素质的手段;也都与生活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们又有明显的差异,从程度上看,感悟语言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4.
苏艳 《考试周刊》2011,(51):30-32
只有回归学生主体,才能为高中古诗词鉴赏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点;而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在古诗词教学中使学生入得宝山而不空手归。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处理好如下几点:平等自由,唤醒人情体验,教师回归有血有肉的人存在,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师生在平等对话中进入文本深层;扬长避短,追求教学个性,在教学中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走出各种物欲之障,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教学生活,激起学生受人敬重和赞叹的可贵个性;诗意语言,寻求新的表达,拆散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庸俗化、惯常化联系,在语词的密林里,找寻到诗意的表达,让学生在教师的诗意引领下心中满溢诗情的芬芳。  相似文献   

15.
倡导和实施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是解决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矛盾的主要方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个人独特的教学个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个人魅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创语文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流利畅达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打铁先须自身硬,对语文教师来说,有意识地磨励自己的语言,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品格,逐步掌握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做一个“会说话”的教师,以求对学生有良好的示范性。如果语文教师以娴熟自如、优美动听的语言讲课,那么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增。语文教师锤炼语言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对学生学会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技能,培养有个性化的、具备读写能力的学生,把语文课堂变成展示学生个性才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对学生学会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技能,培养有个性化的、具备读写能力的学生,把语文课堂变成展示学生个性才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本着重从教师个性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影响和对教学水平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增强个性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个性素质在钻研教材、教学风格、教学语言、教学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做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杜秀焕 《辅导员》2009,(5):42-42
在多年的高段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大胆尝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涌动生命灵性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感动,有自己的诠释,有自己的情怀,有自己的梦想……课堂中,我学会尊重学生的表达,让他们真情流露、思维活跃、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