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中考作文失误的类型:1.文体"四不像"。不少中考作文都是要求文体自选,给考生以广泛的选择空间,但不少考生不了解各种文体的特征,结果写下来的文章文体不清,造成"四不像"的现象。常见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也就是说你的文章到底属于哪一种,阅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越来越倾向于让考生"自选文体",这一要求对于考生来说,赋予了其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写作起来更能得心应手才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文体不清、问题混乱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学生在平时写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文体不明的现象。特别是考试时,考生一见到题目,就会争分夺秒地写起来,根本不考虑写作的要求,当意识到时,时间已不允许从头再来,悔之晚矣。这里对文体的忽视占到很大的比重。即使注意到"要求",也有在写作中偏离文体的现象,以至  相似文献   

3.
一、怎样理解话题作文的"文体自选" 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特点--"文体自选",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时不需要文体的规范,而是给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便于考生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发挥。然而,一旦选定某种文体,作文就得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不能任意而为,不伦不类。从具体的操作过程来看,"文体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高考作文中频频出现议论性散文,不少考生热衷于写这种文体,写出了高分甚至满分的优秀作文。那么,这种文体有何特点?如何才能写好这种文体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无题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陕西省这名考生的满分作文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考场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考生语文素质的一次全面的大检阅。考生要在一个多小时里写出立意高、材料新、构思巧、语言美的作文,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某些得分亮点,找到提高作文分数的突破口,就能得到高分甚至满分。下面,介绍一些设置亮点的方法:一、文体——万紫千红总是春高考作文“文体自选”,思维活跃、创意新奇的考生要尽显自己的文体优势,只要是表达内容的最有效载体,只要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都能赢来欢乐的春天。例如,2004年高考中,河南考生写的小说《爹和亲家公的生意》、河北考生写的诗歌《舟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文题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主旨,自选文体;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  相似文献   

8.
文题导引如今的中考作文一般都是文体自选,这给广大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广阔空间。面对同一个主题或题目,新颖别致的文章表现形式,也是有助于文章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重要因素。这里介绍几种较易把握、易得高分或满分的作文模式,希望给你们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要求的"文体自选"给考生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写作个性的展示。考场作文文体虽有很多选择,但从近两年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作文历来为全社会关注之焦点。考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高考作文整体质量主要取决于考生的作文能力、临场发挥和语文素养,但高考作文的命题水平,命题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对高考作文整体质量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孔子云:教学相长;而命题与写作的关系也是互为辨证,相辅相成的。自1999年起,高考语文试题首次考及"话题作文",其相应的"三自政策",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题自拟",便成为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命题形式和要求,相对于原来单一甚至呆滞的命题和材料作文来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作文积极性,诞生出一大批高考优秀作文和满分作文。因此,话题  相似文献   

11.
王俊 《新高考》2010,(10):7-7
高考作文题中的"文体自选",不等于不限文体,考生选用了某种文体,就要符合该文体的基本特征。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有考生的作文是用"元杂剧"的形式写成的,阅卷时就要按照元杂剧的要求来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高考结束不久 ,又有一批“满分作文”成为考生、家长、老师关注的焦点。全国各地媒体也不甘示弱 ,陕西、江西、江苏、河南、湖北、北京等地则全方位报道出现了一批满分作文。面对这么多的“满分” ,不能不令人欣喜 ,但同时 ,也不免让人产生或多或少的疑虑 ,因为各媒体所报道的满分作文中 ,不是文言文、诗歌 ,就是寓言、童话、日记、戏剧等非常规的“另类”文体 ,且在评语中大多以“创新”誉之。许多考生、家长、老师甚至是语文教育专家在想 ,在考试中用常规文体写作的考生 ,是不是也能得满分 ?在以后的高考中 ,老师是不是应该注重非…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的“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要求,表明了高考作文具有全方位开放的特点,即从作文的内容到形式,尽可能减少种种限制条件,给考生留下施展才华、特长、个性的广阔空间。文体自选(文体不限),是高考作文在形式上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考生在考场上可以自由选用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文体,从而拥有了选择文体的主动权。但它也使不少学生淡化了文体意识,造成作文文体不明,从而丢分严重的后果。文章旨在通过对文体写作的尴尬现状的反思,提出一些浅近切实的建议和做法,为写作寻找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4.
钟宣积 《山东教育》2012,(26):54-55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我们从中可以找出值得借鉴的规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稳中求胜。就要在"规范"上做文章,求稳妥。一是审题立意要稳,在扣题的基础上再求新颖。近几年来的作文形式一直是话题作文,给考生提供的写作角度与写作空间是很广阔的,但很多考生仍然出现离题、偏题、另起炉灶现象,这是盲目求新造成的。因此要求学生在开篇必须紧扣话题点明主旨,行文中适当勾连话题,结尾处呼应开头再次点题,这样可以让阅卷老师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二是要规范文体。近三年来,文体自选,对考生的束缚少了,但文体自选不等于不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试题回放:"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意思。冰雪化作春水是"融",人际关系和谐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沟通是"融"……请以"融"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角度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批阅试卷时我们发现,考场作文泛泛之作居多,全然不像预计的那样乐观。考生多由试题材料中的"人际关系和谐"入手,进而推想到社会和谐问题,或  相似文献   

16.
<正>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湖州中考作文题,去年为"挥挥手,出发",今年为"欣赏"。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湖州中考作文命题,旨在唤醒考生心灵,鼓励抒写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体验,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表述的【韩老师说文题】  相似文献   

17.
无题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诗《无题》,竟以209字获得满分。据了解,这篇作文一被发现,阅卷老师就感到不俗,传阅后,几乎都说该文写得好,经过阅卷小组评议后被判为满分。但是,由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考生自选文体,不对文体作限制性要求。因此,有的考生便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不限文体,就是不要文体。其实,文体不限只是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并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动笔写作之前,必须选定一种文体,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所写文字就必须符合该种文体的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文题设计】以"迟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思路点拨】"迟到",一个学生非常熟悉但又难以写好的作文试题。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文题。何谓"迟到",《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本)解释说:到的比规定的时间晚。尽管在我们的习惯认识中,"迟到"是  相似文献   

20.
《学子》2004,(5)
[满分作文] [文题] “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70分) [文题点评] “杂”有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度,也有精感上的褒贬之分。更有科学立意的高下之分。考生所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