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野 《华章》2012,(28)
青主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以其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艺术歌曲创作,被称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美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是我国艺术歌曲专业化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他曾发表了大量关于音乐美学的音乐文论以及两部代表他音乐美学观点的理论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这些著作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较多而又集中探讨音乐美学问题的一批著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国内音乐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其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中,在其创作的著名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中,在其音乐表演和研究音乐社会功能的成就中都体现出极具表现主义思想的音乐美学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青主将音乐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灵魂的艺术,不仅在当时是不可多闻的声音,直到今天仍有它积极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主是我国三十年代初对当时乐坛有着较深刻影响、积极宣传"为艺术而艺术"的代表人物。青主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他以为动人的音乐往往是一首首音诗,音乐家也首先是音乐的诗人,其美学思想、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的音乐教育。此外,青主将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还体现在《大江东去》等艺术歌曲创作中,尤其《大江东去》堪称为我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这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尝试、探索与创新,拓展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语言,而且首开和创造了中国音乐新语境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国内音乐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其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中,在其创作的著名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中,在其音乐表演和研究音乐社会功能的成就中都体现出极具表现主义思想的音乐美学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青主将音乐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灵魂的艺术,不仅在当时是不可多闻的声音,直到今天仍有它积极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主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有影响的音乐家、作曲家,也是现代中国第一位音乐美学家。他撰写的《乐话》、《音乐通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音乐美学专。他系统地论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音乐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6.
青主是我国近现代音乐美学的奠基人,代表著作《乐话》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在此仅就作品最为著名的命题——“音乐是上界的语言”之“上界”一语略谈读后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我国20世纪30年代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青主和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  相似文献   

8.
《乐话》是青主的音乐美学代表著作,其中“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的命题饱受争议,文章通过对这句话的分析。点出青主是用诗化的语言阐述音乐的本质:音乐,表述人的内心世界——即上界,故而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青主是一位重要的音乐学家、作曲家,也是一位美学家。他为数不多的音乐创作至今为人们所称道,他的美学思想在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本文主要对青主各个时期的音乐美学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并且深入本源调查各时期出现对青主研究及其产生这种研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创作了《离骚》《九章》《九歌》等经典的集文学和美学于一体的作品,开创了将诗歌从集体吟唱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渗透在他著名的诗歌作品里,这其中包含着个人的伟大理想、政治上的失意和不幸遭遇、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热爱、对个体生命的炽热激情以及鲜明的个性光辉。屈原用自己对音乐美的独到理解和品味,继承融合了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开辟了新的音乐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是法国艺术歌曲的初创之作,文章以它的其中一首歌曲《无名岛》为主题,对诗、曲作家的历史地位和创作风格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并对法文诗歌的篇章结构和韵脚形式,以及音乐与诗歌对应融合的创作手法进行了文体和谱例分析,以便从中探讨法国艺术歌曲规范、典雅、精致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历经五千年沧桑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伟大而辉煌的篇章。中国文艺史上,文学与音乐最早结缘。诗歌同音乐舞蹈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诗歌的音乐美,是诗歌突出的美学特征;音乐舞蹈不仅要求形象美,而且要创造出诗的意境,要有诗味。把音乐舞蹈作为描写对象的诗出现很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吟咏乐舞的篇章。魏晋以来,随着音乐、舞蹈的发展,乐舞诗创作蔚然成风。下面,我们分别从《诗经·陈风·宛丘》和曹丕的《善哉行》两首诗的分析中,看其乐舞的美学特性及乐舞的发展、变迁。一选自《诗经·陈风·宛丘…  相似文献   

13.
青主原名廖尚果,由他作曲的《我住长江头》是我国最早的艺术歌曲之一。歌曲自身潜藏了许多内在的艺术品质,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音乐会上常选的曲目。把握这首歌曲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演唱能力和提升我们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4.
青主原名廖尚果,由他作曲的《我住长江头》是我国最早的艺术歌曲之一。歌曲自身潜藏了许多内在的艺术品质,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音乐会上常选的曲目。把握这首歌曲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演唱能力和提升我们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巨匠"的舒伯特,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艺术歌曲具有非常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他的艺术歌曲朴实自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用歌曲来抒发对生活与自然的无限情感,因此他的艺术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他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许多钢琴曲和交响曲等。因此我想用我的理解浅谈一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6.
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从1885年奎多·阿德勒的《音乐学的领域、方法及目标》出版才基本成形。音乐美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舒巴尔特死后出版的《论音乐美学思想》一书。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了真正的音乐美学著作。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它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美学与音乐相加的结果,它的本质特点是音乐的特点和美学思考的相互渗透。本文便从美学的角度,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相似文献   

17.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是青主的一部代表作品,是20世纪上半叶极具鲜明时代特征的一曲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青主个人创作的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迈出了辉煌的一步.文章从创作技巧、歌词题材、演唱风格三方面对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探究20世纪早期艺术歌曲的时代性总体特征在该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提起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歌曲之王”的美誉。的确,艺术歌曲在舒伯特丰厚的音乐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除歌曲领域,他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领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曾有一段时期,舒伯特以自由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自居,他的钢琴音乐生涯同样具有辉煌的经历。从1815年创作钢琴音乐作品开始至他生命终结,舒伯特从未间断过钢琴作品的创作。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了一种新颖的风格——将艺术歌曲移植到钢琴领域,使钢琴“唱”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抒情舒伯特的风格,创作了一批精美绝伦的钢琴诗歌。  相似文献   

19.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神话,他是当之无愧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以鲜明的音乐个性、革新性的创作特色影响了欧洲音乐的发展。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印象主义美的作品,这也是他钢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独特性。通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美学思想进行梳理解读,不同阶段的具体思想体现与创作分析,从音乐本体、内容、形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来诠释其美学思想,在历史脉络的分析基础之上,来说明德彪西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并不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此彰显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美的传奇与神话。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仅是"狭义的音乐理论"如"普通乐理、和声学、对位法、自由"(肖友梅语)的传播,也不仅仅只是音乐技能如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交响乐、美声唱法的传播,还包括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这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关于音乐的定义、关于音乐美学的概念以及相关各历史时期的音乐美学的传播,由此产生的文化价值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