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理解比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比;熟记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地求比值;理解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转化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二、教学设想为了较好地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我在这节课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是今后顺利教学"通分"、"约分"的关键.由于有"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作为教学基础,学生理解这部分教材并不感到困?.但是,应用这一性质解题时,学生却往往顾此失彼,经常出错.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需要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难易适当的课堂练习题组,让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如何写作文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老师如何才快速的给出作文一个合理的分数,这都是困扰师生的大问题.本文就作文课堂教学中的快速评分这方面内容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相似文献   

5.
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理解,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秦琴 《教学与管理》2012,(20):52-53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端。通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  相似文献   

7.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是学习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关键是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对分数进行变形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个别问题概括出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分数知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亦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教好这一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谈点肤浅的认识,以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整体感知: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  相似文献   

10.
一、整体感知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 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 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数九义教材7册75页)这一小节教材时,应如何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动因,促使学生充分感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笔者建议如下。一、教学的起点要低,让学生感到“我能学”引入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教材分两个阶段来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用图形和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对简单的分数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小数和系统学习分数打好基础。“教学的起点要低”,就是说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要尽量便于学生学习。学生…  相似文献   

12.
陈华忠 《辽宁教育》2007,(2):115-1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分数的产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2.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与其含义.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其中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落实教学重难点,笔者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如下——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机会.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相比,在运算顺序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数的表现形式不同.这样的知识适宜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对…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析“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数乘以整数.第二部分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第三部分是带分数乘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个知识点: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4.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5.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6.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和文字题.7.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8.带分数乘法和连乘.9.倒数的意义.10.求倒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教材的教学,是在第六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八册“数的整除”的基础上编写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是整个分数教学的重声。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主要内容的教学 本单元及每一节内容都有各自的重点,教师应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上来。  相似文献   

17.
下面谈谈对新编人教版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想.一、高疑激趣,忆旧引新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借助操作和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首先应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有位老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这样引人:小明告诉我一件事,那天他爷爷过生日,全家人分吃蛋糕,爷爷吃了蛋糕的一半,小明吃了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出示分后的蛋糕图)你们觉得小明说得怎样?(太哆嗦)你能不能用所学知识说一说一家人各吃了多少蛋糕?要求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这样把教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接着教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人教版第十册"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分蛋糕、分饼两道例题,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从而揭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初次看这节课的内容,感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并不困难,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非常理想. 初次教学:课堂陷入僵局 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我首先教学例1,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把三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每人得到几个蛋糕.然后减少蛋糕的数量,让学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这时每人得到几个蛋糕,从分整数个物体开始过渡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和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得出每人分得三分之一个蛋糕.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分数意义教学的多次讨论与争论,对“分数初步认识”的探讨却显得不够.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学生感受了情境却可能没有体会引入分数的必要性;顺利地进行了操作活动却可能没有涉及分数的本质.鉴于表征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从多元表征的视角分析这一内容,发现众多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都存在过于偏向符号表征、忽视表征的发展层次、忽略表征间的转换与转译等倾向,这些倾向将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埋下潜在障碍.为此,提出应该关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多元表征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分数乘分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由于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基本方法已经掌握,所以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及意义。为此,很多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常常会偏离教材的编排意图,只注重计算方法的讲解,而忽略算理的教学,导致学生虽然能学会计算两个分数相乘,却不知道其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