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提出了以学生科技竞赛促创新能力的举措。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利用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指导教师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建立学生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以竞赛促教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浙江省生命科学竞赛对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更新实践教学体系,发展学生创新技能;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技能竞赛为载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措施,保障高职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使众多的学子能步入生命科学的殿堂,我们除在教学中狠下功夫外,还开展了趣味生物知识竞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大学物理教学如何突破单纯“知识教育”的模式切入,就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个环节作了探讨。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内容的“新鲜度”“广泛度”“灵活度”和“精炼度”,在课外则应采取讨论、小论文写作与竞赛等有效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高职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设计竞赛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实践中能够提高高职生创新能力的不二方式。电子设计竞赛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学模式的更新换代,以一种全新的竞赛的模式来实现培养高职学生主动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发现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学为导学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即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听话守纪律。此话虽然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感到刺耳,但却值得深思。我们在教育学生“听话”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压抑,甚至消失。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彻底改变居高临下主宰课…  相似文献   

8.
从"挑战杯"竞赛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参与“挑战杯”竞赛。高职院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实践,以实践为基本平台的创新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而组织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是创新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基于这样的理念,通过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并在进行科技竞赛的多年实践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抓手,探索出了一条以“专业教育、竞赛实践、科研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就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的若干相关问题进行了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浙江工业大学72名不同专业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研究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现象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因子个数,方法更具有科学性。通过对载荷阵进行因子旋转,建立因子模型,得到四个动机影响因素公因子:综合性动机因子、工作及环境动机因子、监督管理因子、成绩因子。参考弗洛伊德理论得出动机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内在动机不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科教兴国"是为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政府无不重视。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当让步于优先发展经济这个使命时,地方高等教育事业也有发展滞后的时候。研究聚焦于我国部分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剖析与其经济地位并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提出走向"科教强省"的策略建议。研究从政府支持、师资管理和学生服务的三大层面及其九个角度,深入思考科教实力短板的原因,并给出解决策略。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其高等教育现状,并向全国释放经济和科教的双重动能。  相似文献   

13.
《高等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抽象、深奥,再加上留学研究生基础较薄弱,进一步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本文针对我校化工硕士点留学生的特点,在合理选择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高校仍以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学习为主要模式组织教学,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类专业《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为例,提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较好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地域精神与高校校园精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新浙江的进程中,浙江精神是培育浙江高校校园精神的总前提;培育浙江高校校园精神是传承和弘扬浙江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浙江精神与培育大学精神以及两者的统一对浙江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区域内有浜溇214条。嘉善浜溇形成和功能体现了嘉善人民以人文本、人水和谐的人文精神,在嘉善历史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星罗密布的浜溇为嘉善人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裕的生产环境"的同时,也展现着嘉善历史变迁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天然产物化学的学科特点,在研究生课堂中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法、研讨互动式教学、Seminar教学等研究。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挖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该模式在课堂中取得初步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科学,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是环境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由于开设历史短、主要参考国外教材等情况,教学过程重课本、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面向地方发展、增加案例分析、引入学科前沿、开展自主设计、培养绿色意识以及结合工程认证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具体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课程教学范式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过度的不平衡倾向是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由此,我们必须在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层面进行切实有效的调整、转变,以避免传统课程教学范式的缺陷,并实现教学范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体现新时代浙江人内在精神的浙江精神或浙江人精神,与深远悠久的浙东学术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是浙东学术文化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浙江精神中,“讲求实效”是价值的直接目标;“勇于创新”是价值的实现手段;“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价值的精神实质,是实现价值的动力源。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性意识形态的比较,分析了浙东学术文化价值取向,并论证了浙东学术文化与浙江精神的契合点,指出:“先行者继续先行”应以浙江精神为动力,浙江精神须以浙东学术来涵养。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新的精神动力,推进浙江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