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甚至认为学习语文需要天赋.天赋固然重要,但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面向社会,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充实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感染熏陶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就是提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生活言语实践、社区活动、社会实践中“动”起来,从中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发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向45分钟要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语文是喜欢还是讨厌,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学语文,不可能立竿见影,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学习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更有吸引力呢?我觉得,语文教学要力求四个"度".  相似文献   

7.
王群 《考试周刊》2008,(21):30-31
<新课程语文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依据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习基础上.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中都出现了一定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运用等形式.旨在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常言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意思是说一切知识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反复的练习,学习语文也不例外.语文教师不仅要讲好课,还要使学生练得好.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考试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文言文学习、复习"二三四"可引导学生端正认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学习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着力倡导的一种方式。它不满足以掌握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本文系统论证了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特点及对人的发展价值,并试图为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找寻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创新的原则,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握这一工具,提高语文素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一工具的能力并不高,特别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远远未能达到我们所期盼的境界.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经过反复的思考和不断的摸索,语文学习的一项正本清源的措施终于定格在"课外积累"这一焦点之上.  相似文献   

12.
蒋雁鸣 《初中生》2006,(8):25-27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非常关键的一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才会行之有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阶梯阅读"五步法",兴许,它可以帮帮你.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既能有效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习要使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这一特点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广泛应用和实践.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求和可能,在自己喜欢的方面有所发展.同时,还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通过广泛的实践来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涛 《湖北教育》2005,(11):11-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何琼 《小学教学研究》2009,(12):12-12,22
一、寻找典型句段,借鉴模仿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曾经谈到:“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看来训练是语文的根本。我发现在苏教版的课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句段非常适合进行句式训练。句式训练是学生习作表达的基础。课文当中有很多利于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句子.我就从此处着手让学生学习借鉴。让学生掌握句段规律。由半独立性向独立性、创造性过渡。通过这样大量的经常的句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律。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学习有其独特性.语文的双基,语青的感悟.情感的培养,都是渐进式的,足潜移默化的.是整体的,是螺旋式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理科双基的掌握是线性的,是阶梯式的,有顿悟,有"豁然开朗",有"恍然大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教师都能做到以学生的情感、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及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师.他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总结为"二为"、"三求"、"四步"、"五自",这几个方面恰恰体现着他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的内部规律的看重,同时也深刻蕴含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等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的内部规律为依据,要以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为导向,要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目标,这正是及先生语文教学艺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但要重"知",更要重"情意行",要"双翼"齐飞.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的诀窍是——“诱惑”,即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吸引全体学生参与:用教学生活这片“诱人”的美景,去吸引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说善做;去吸引学生的大脑,使他们能想善辩。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诱惑”之一:故意犯傻对于难以掌握或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