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联邦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悠久思想渊源的政治一体化理论,最早产生于欧洲,是欧洲一体化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主张通过建立类似美国式的联邦制"欧洲合众国"来实现欧洲统一.联邦主义的思想主张在战后欧洲一体化实践中进行了许多尝试,虽然其实质性进展并不突出,但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时期,欧洲联邦主义在法国有较大的影响,他们主张超国家一体化,最后实现“欧洲联邦”。让.莫内设计了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得到实施。但他设计的欧洲防务共同体,却遭到否决。戴高乐重新上台后,强烈坚持国家主权,主张“祖国的欧洲”和“国家间有组织的合作”,力图在欧洲共同体建设问题上贯彻其主张,并与其他国家发生争论。这种争论阻滞了欧洲联合向超国家方向进一步发展,并表明在欧洲一体化中,国家主权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战后欧洲联合进程中一直存在超国家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两种倾向.联邦派主张的超国家原则始终受到政府间主义原则的抵制.欧洲共同体主要国家中,法国和英国是坚持政府间原则最坚决的国家.超国家主义原则与政府间原则的斗争,反映了欧洲一体化与国家主权的矛盾.在两种倾向的斗争中,欧洲共同体在坚持一体化的同时保持了主权国家的主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新功能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功能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一体化理论,是研究欧洲一体化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在欧洲一体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领域发挥了不同作用。新功能主义认为在条件合适时,有一种能动的、扩展性的一体化逻辑,并最终导致取代可能过时的民族国家。其方法不是通过联邦而是通过超国家共同体的新型机构来实现。外溢和超国家机制是新功能主义的核心要素。虽然新功能主义是描述欧洲一体化的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其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受到了评判。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评述了阿尔蒂诺·斯皮内利的欧洲联邦主义思想 ,并简介了他在 2 0世纪 40- 5 0年代为争取按“立宪”方式实现欧洲联邦式的联合而进行的努力 ,指出了他的主张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影响 ,以及它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二战前夕,一个以避免战争和实现欧洲持久和平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联邦协会在英国快速兴起,虽然联邦协会在战争全面爆发后迅速衰落,但它对推动英国的联邦主义,实现从帝国联邦向国际联邦的转型和从大西洋联邦向欧洲联邦的转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欧洲大陆联邦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德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整个人类思想诸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他对欧洲问题的思考却较少被人提及。本文就阐述康德的“欧洲观念”来挖掘他对于联邦主义思想的贡献,以追溯“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理查德·库登霍夫-卡勒吉"泛欧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欧洲联邦主义.它对一战后欧洲联合运动的发展和二战后欧洲联盟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同一时期其他欧洲一体化思想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9.
康德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整个人类思想诸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他对欧洲问题的思考却较少被人提及.本文就阐述康德的“欧洲观念“来挖掘他对于联邦主义思想的贡献,以追溯“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是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焦点,李大钊对此问题的思索就是一个缩影.在袁世凯统治时期,他抨击省界之见,赞成中央集权,其政治主张接近旧立宪党人;在段祺瑞当政时期,他反对专制主义,转向地方分权,其政治主张与国民系一致,具有联邦主义倾向;在联省自治前后,他弘扬民主自由,揭橥联邦主义,其政治思想也进一步升华.可以说,民国成立以来,他的思想经历了从主张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到主张单一制下的地方分权,再到主张联邦主义的变化.其思想演变折射出民国政争的波谲云诡,并与民初以来地方政治思潮上升的趋势相吻合.不同的是,在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不仅与资产阶级联邦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其国家结构思想极具特色.他的立论基础先是联治主义,后是平民主义,在当时都与众不同;他对联邦制国家结构的偏爱甚于其他主张联邦制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批判资产阶级联省自治派,但不反对联邦制度,他对联邦制的设计与中共“二大”的构想有所不同;他对世界联邦主义的设想也独树一帜.这些都体现出李大钊国家结构观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组织的快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欧洲联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对世界有重大的影响,具有代表性。它是我们研究全球政治一体化的样板。  相似文献   

12.
The European Union’s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social and cultural matters has been expressed through the notions of European citizenship and identity which are to be developed among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hether, and if so, how, children perceive a European identity to coexist with national identities is a challenging and relatively under‐studied ques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part of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conducted in December 2000 which explored the ways in which 140 10‐year‐old Greek‐Cypriot pupils constructed their national and European identit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spit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Europe, pupils attributed little significance to the European identity, whereas national identities were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discourse developed revealed essentialist and a‐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an instrumentalist approach to Europe. Social psychological insights from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are employed to explore whether the two identities were construed as in the same or different typical levels of abstraction.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broader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Cypru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3.
秉承多元一体的理念,欧盟国家的教育通过合作项目和建立高等教育区逐渐走向一体化。欧洲的比较教育开创了世界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很早就产生了一批比较教育著名学者,对世界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洲比较教育学会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的创建学会之一。当然,欧盟国家的比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欧盟目前这样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比较教育对于理解不同文化以及逐渐消除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浅析欧洲文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启动以来,文化因素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同一性与多样性统一的特点,构建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广阔的人文背景和广泛的适应性,给予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活力和动力。与此同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也对欧洲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创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以来,欧盟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其政治领域的一体化远远落后于经济领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作为欧盟政治一体化的关键性政策领域有着其重要的作用。从欧共体外交政策行动到欧洲政治合作,再到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正式确立,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和法理基础呈现出现鲜明的渐进性特征。新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分析框架和解释,而对于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而言,政府间主义更为贴切、合理。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利益和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下,欧盟主要国家的意见难以一致,欧洲政治一体化在短期内很难达到经济一体化水平,但是,欧盟政治运行机制在功能和规则制度上趋于统一,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相似文献   

17.
《舒曼计划》、欧洲煤钢条约组织与早期西欧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时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为应变提出了著名的《舒曼计划》,并随后建立了欧洲煤钢条约组织,以此为契机,法国和德国以经济领域中的基础工业为突破口,走上了政治和解、经济一体化之路。《舒曼计划》、欧洲煤钢条约组织是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发掘,从这个计划与组织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看出早期西欧一体化进程的主要特点:1.早期西欧的一体化是西西关系与东西关系发展、演变的产物,它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2.法、德和解、合作是早期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基石;3.基础工业的一体化是早期西欧一体化进程的突破口,然后逐步纵深发展,滚动式前进。  相似文献   

18.
国家民族主义是以国家为载体,代表或体现、维护国家利益为至高原则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国家民族主义与民主、自由相连,以实利为基础,以国家为载体,具有外倾性和排外性,体现并维护族群利益与扩大利益而表现出扩张与侵略的矛盾特征。欧洲各国强烈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及其实践正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后对欧洲彻底衰落的反思,导致了欧洲区域政治上对国家民族主义的超越,即超国家治理。首先,超国家治理是建立在具有普世性的自由和民主之上的,以生命个体之自存与延续得到普遍尊重为基本内涵,族群的血缘、地域、文化同质性认同理念被扬弃;其次民族国家的固守族群个体实利模式被打破,创建起具有普适性的利益协调机构来实现生命个体的实利追求。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实践说明,人类社会在政治上超越民族国家之藩篱是可能的,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和机构设置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为世界一大国,始终关注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根据时事的发展,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从关注欧洲联合到积极介入支持,后滋生不满情绪,又从有条件的支持转向双方关系出现裂痕,美欧关系日趋复杂,若即若离。综观欧洲一体化的整个历史进程,美国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