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的文学巨人以他们的文化精神促进了俄罗斯民族的社会进步 ,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能够产生巨大影响 ,与作家自身的人格因素是分不开的。文章认为 :19世纪俄罗斯作家人格魅力主要有三种因素 :一是公民气质 ,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并存 ,对社会政治的关心 ,对现实的积极干预 ,形成一种奇特的现象 ,俄国作家既是文学上的巨人 ,也是政治上的难民 ;二是平民意识 ,俄罗斯大多数作家是贵族 ,但他们的许多作品创作是以一种“陌生化”的视角 ,平民的视角去透视生活 ,特别是关注俄国小人物的生活 ,形成表现小人物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是“意图谬误”所造成的二重人格。许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违背原始的创作意图 ,或者是超越了自己的创作意图 ,现实主义作家的良心和与宗教立场、阶级立场相互矛盾 ,在二重人格中见出作家的人格。文章还就俄罗斯作家人格因素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网络、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关系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性,能促进人格的发展.现实人格制约网络人格,网络人格能完善现实人格,两者是统一的.并提出: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精诚合作,为健全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需要一种新型的健康人格。因为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在网络世界里,虚构的东西、虚幻的设想等,往往与现实产生较大的距离。大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健康的人格有其直接的影响,必须关心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和健康人格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网络与现代青少年的生活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网络人格的形成,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世界与现实世界。青少年的网络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反映,并且丰富和发展了个人的现实人格,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作为信息窗口的网络也给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青少年网络人格异化的表现青少年的网络人格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人际交往淡漠青少年在现实社会的挫折和冲突下,为了排谴自己的自卑和无助的感觉,而选择可以不用知道对方背景的人机对话。迷失在五光十色的数字化迷宫、动感刺激的娱乐…  相似文献   

5.
关汉卿的创新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作家主体人格着眼,探讨关汉卿把自己的毕生精力与才华倾注于中国戏曲的开创事业,并取得杰出成就的根本原因.从而得出关汉卿的人格是一种建立在与封建社会底层人同呼吸共命运基础上,以强烈的艺术追求为核心,以坚韧不拔的“不伏老“精神为动力的勇于反叛、勇于开拓的创新人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人格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现实人格,阻碍着现实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化。本文主要从人格的独立性上,通过对照分析传统的依附型人格对现实人格的影响,查找现实人格在独立性上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对培养独立人格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的的历史时期,人格有着相异的立法政策,但却有着相同的历史由出,即都和罗马法中的人格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试对罗马法中人与人格的分离、人格等级化的原因、人格理论的思想渊源、人格制度的警示与启示,做一种历史的解读,以资历史的“明智之光”照进现实的世界,为我们现时法律的人格制度指明未来。  相似文献   

8.
沈从自我发展的人格世界中始终纠缠着两种人格现象,即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沈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包括其对男性的审美定位,男性群像对两种人格现象拥有的表述权,早年的行伍生活与后来的城市生活是他人格世界形成的基源。  相似文献   

9.
审美人格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审美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性,达到了美的境界,这种人格具有和谐、个性、自由、超越与创造等特征。审美人格在更高的层次上包容和整合了理性人格和道德人格,是理性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升华。同时审美人格介于健康人格与理想人格之间,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人格或具有理想性质的现实人格。审美人格的发展具有渐进性和终身性。审美人格的评价主要有两条原则,即共同性与差异性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观念出发来考察中国古代作家艺术人格的主要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温柔敦厚型,作为一种艺术人格的模式,它居于主导地位,这类作家进入创作时普遍具有一种对社会人生作褒贬的欲求,进入创作时普遍重视对文本社会意义的构想。一种是不平则鸣型,这类作家敢于坚持"发愤著书"和"不平则鸣"的精神,有着相对稳定的创作意向,在造境、构象时追求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种是适己任性型,这类作家注重的是个人的自由,他们不求奉献,极少考虑到文学的社会功能,其心理状态基本上是追求心与性一、心与物一和心与手一。  相似文献   

11.
散文作为直接抒写主体感受的艺术,其感人魅力在于作者独立人格形象的显现.主体人格形象既是散文的审美核心,也是散文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新时期新疆散文的兴盛,正得益于作家对主体人格形象多维性与立体性的自觉艺术追求.本文从散文发展的角度,以新疆作家独特的"现代移民"身份背景与矛盾复杂的创作心态为视角,论述了人文环境、地缘环境和作家精神气质对建构新时期新疆散文主体人格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艺术风格?怎样理解艺术风格的内涵?它与作家的气质、个性、人品、人格有何关系?笔者试图从对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艺术的本质的分析这一角度入手,探讨它与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人品人格关系,从而揭示艺术风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艺术风格?怎样理解艺术风格的内涵?它与作家的气质、个性、人品、人格有何关系?笔者试图从对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艺术的本质的分析这一角度入手,探讨它与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人品人格关系,从而揭示艺术风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但彼此间既不涵盖,也不可相互替代。艺术使人们以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世界,艺术教育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调节与涵养人的心态。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要在根本意义上体现出其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有效性,则必须强调应在一种和谐有机的实践中进行。  相似文献   

15.
政治领袖人格是指作为政治领袖的个体在生理遗传和现实社会环境的交织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在一系列政治实践中沉淀起来的相对持久和独特的内在心理动力系统和外在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只有需要和动机单元、认知单元、监控单元、特质单元、遗传和环境单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有可能形成健全的政治领袖人格心理结构。我国当前领导干部的选拔培养应以识解传统与现代政治领袖人格的特征分野为基点,以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领袖人格为旨归,以构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为抓手。  相似文献   

16.
理想人格,是关于人格特质及其构成状态的最佳想象与期待。通过对大学生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的词汇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对现实自我的服饰和外貌做出积极评价,对思维做出极端评价,对情绪做出更多的美感评价;大学生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某些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学历差异;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理想人格教育是人们进行自我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和前提,因而理想人格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儿童音乐》2011,(11):52-53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中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更确切地讲,音乐作为人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其价值和魅力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和取代的,它是培养健康和谐人格的现实需求。所谓人格就是个体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和谐人格培养是现实针对性很强的基  相似文献   

18.
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健全人格的反应,阐述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与塑造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纳兰性德的矛盾人格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兰性德受儒家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巨大的悖论,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矛盾分裂人格,这种矛盾分裂人格形成的原因:一是现实的桎梏和重压,二是理性的选择和扭曲.  相似文献   

20.
论屈原的艺术气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创作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体现出了雄伟的艺术气魄。文章首先指明屈原诗作 ,特别是《离骚》、《天问》中透露出的雄伟艺术气魄 ,然后揭示出屈原艺术气魄与屈原崇高的人格的关系 ,最后昭示出作家、艺术家要具有独立、崇高的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 ,才能创作出具有雄伟艺术气魄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