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当今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缺少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映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个性化的综合体现。传统的经典教学体系的束缚,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取向,教师习惯工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了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应采取如下措施走出缺乏教育智慧的困境: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师的实践,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淡化教育改革及科研的功利性,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智慧的四重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安春 《教育科学》2005,21(2):22-25
道德智慧是一种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道德智慧分为宇宙道德智慧、生活道德智慧、生命道德智慧、人生道德智慧等四种不同的形态,其间的价值运作原理是道一德一得相通。道德智慧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本文对此进行了扼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教育智慧是教育主体站在一定高度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审视及教育发展方向的预测,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智慧的统一,及师生教与学智慧的统一。本文在探讨师生教育智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教育智慧的特性及其生成策略,可以唤醒师生追寻智慧的意识,以此提升师生生活质量与教育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道德智慧教育: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智慧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是道德和智慧的融合,即它融合了道德理性和道德非理性,是一种和谐、适度、圆融的精神境界,它建立在广泛的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上,人只有通过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才能获得。我国传统道德智慧的精神实质是“中德”智慧。本文分析了道德智慧的内涵、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智慧教育,力图找到中小学知识传授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5,(12):12-18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端于1995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接入互联网。20年来中国教育信息化剧变的不同表现,说明我国教育正处于信息化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上。文章指出,新型的信息化环境建构必然会导致教育形态变革,走向智慧教育;而智慧教育是高度信息化支持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正由智慧教育1.0向2.0快速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智慧生存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表征,教育则是人类走向智慧的特殊实践活动.但现代教育的知识至上取向、教师中心取向和训练本位取向,导致了智慧的一种缺失,它堵塞了人的智慧生成之路,亟待回归本真,走向智慧.在实践中,教学智慧的表现方式主要有十种,分别为沟通的智慧、点火的智慧、等待的智慧、指路的智慧、解围的智慧、曲说的智慧、传球的智慧、抛锚的智慧、放弃的智慧和转向的智慧.这些教学智慧的灵活运用,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工教育》2014,(16):117-118
本文介绍了智慧图书馆,指出了智慧图书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人物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构成。描述了智慧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即智慧图书馆=云图书馆+智能管理+智慧服务,介绍了智慧服务及其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了如何构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作为智慧型教师,它所隐含的理念和内在根据是,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必须靠智慧去统率和处理知识信息,要用教师智慧去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智慧不但被赋予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职责,而且担负着创新与应用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智慧实验教学中心是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下的实验中心建设发展方向,是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形态。提出并分析了智慧实验教学中心的"EME"模型,该模型包括智慧实验、智慧管理、智慧环境3个维度,同时提出了智慧实验是核心、智慧管理是手段、智慧环境是支撑的观点。最后对智慧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顶层设计、标准建设、可行性论证、实用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超学科教学智慧超越了单一学科教学智慧层次.通过多学科之间的“智慧共振”形成高度有序和创造性的教学智慧系统。以现代科学为依据构建“超学科教学智慧共振波函数”理论模型及操作模式,对教学智慧实践具有重要启迪和指导意义。通过即时性智慧共振,是超学科教学智慧情境生成过程中最具动态性和创造性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