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探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工程项目发展与合作商机”研讨会在香港举办,研讨会由香港工程界社促会和广西科协共同主办。这是广西科协搭建中国东盟科技社团交流合作平台,深化在工程项目领域合作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1个月前,广西科协与香港工程界社促会在广西南宁携手举办了“中国东盟工程项目合作与发展论坛”,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东盟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转移为研究视角,探讨当前中国-东盟农业产业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知识产权管理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为促进中国-东盟农业产业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新能源发展的现状特点,提出中国-东盟新能源的重点合作方向,对中国-东盟新能源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周志中 《学会》2004,(5):27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香港公开大学举办的"首届两岸四地环境论坛--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与对策"于2004年1月7-10日在香港公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参加了会议.期间部分代表还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进行了技术考察.  相似文献   

5.
李婷 《大众科技》2014,(2):127-131
文章以促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服务为研究视角,分析当前中国-东盟技术转移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积极开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中国-东盟增强区域整体创新实力和实现高质量合作发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东盟国家合著论文,结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相关经济地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网络格局演化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各国创新联系日益密切,但创新协同规模较不平衡、创新协同质量差距较大,其中中国和新加坡为核心节点;创新网络格局由"双核+多节点"向多核演变,日趋完善;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水平和语言差异与创新合作的可能性和规模水平呈显著反向关系,且技术临近性表现为节点国家间"强弱结合"状态,而地理距离并未成为阻碍国家间创新联系的显著因素.根据研究结论,为推动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网络持续完善,提出健全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扩展跨境区域创新合作渠道、完善跨境区域创新配套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为背景的,是中国和东盟双方基于自身发展和共同发展的考虑而提出并促成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存在许多有利因素,但不可避免地也面临来自区域内外的一系列困难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开创中国与东盟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东盟十国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中国对东盟畜产品出口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其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出口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东盟各国的经济规模、中国畜牧业生产总值、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空间距离和APEC这些因素对中国对东盟畜产品出口的影响显著。同时,本文根据该引力模型的模拟值,模拟了2008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畜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潜力指数显示我国出口到东盟的畜产品总体呈现出"贸易不足"的现象,中国对东盟畜产品出口的整体出口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 《大众科技》2009,(5):196-19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文章通过探讨与分析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能继续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农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农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当充分发挥广西农业的比较优势,包括地缘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广西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继续扩大产业和技术合作,加速物流业的发展和充分发挥涉农产业优势,主动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市场发展需要,有效推动广西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琳 《大众科技》2008,(1):185-187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日益推进,南宁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北部湾经济圈核心城市,具有发展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良好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环境条件。文章围绕构建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为主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对南宁市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就如何进行市场定位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并对其运营模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最能动的因素,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东盟对接,泛珠三角科技合作渗入了国际科技合作因素,区域科技产品的市场扩展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泛珠"的经济科技合作重点也将随之出现一些变化。泛珠三角科技合作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一形势,宜采取产业互动演化科技合作模式和产品创新联合攻关模式,泛珠三角科技合作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将使中国—东盟合作互补性增强,区内贸易增加,增加贸易创造效应,增强区域凝聚力。广东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提高技术密集产业比重,将改变目前中国与东盟均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以出口原料、农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的出口产品同构问题,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泛珠三角是世界信息产品生产中心,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经济、科技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强与东盟的信息合作,将大大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抗御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能力。同时,"泛珠三角"科技合作要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平台作用,正确选择合作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刘庆 《大众科技》2010,(11):225-22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与东盟开展旅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文章分析广西与东盟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区域合作发展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点,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与东盟来往和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从2004年开始,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这给南宁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南宁市许多方面的建设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和欧盟为标尺,分析中国和东盟在1990—2012年间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情景,并利用ARIMA模型预测2040年中国与东盟的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的建议。考虑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现实国情,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应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走注重实体经济的低碳发展道路;并以"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契机,加强该区域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市场型的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平台为背景,研究了与中国-东盟相关的宏观信息以及特征,分析了由于宏观信息的不完备带来的信息风险;建立并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中小型企业对宏观信息服务的需求模型,提出了宏观信息服务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设计了服务系统的总体结构,最后分析了实现条件、制约因素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天时、历史、地缘、职业教育的优势等因素促成"中国-东盟"职教共荣崛起,东盟"职教共荣"促进了东盟"经济共荣"。文章分析东盟职业教育共荣成因、共荣之领域以及共荣之渠道。各省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利、特长优势促成地方区域性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促进我国及周边国家的经济社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以及大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我国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是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南宁被选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地址,国家从战略高度把广西推上了对外开放最前沿,使广西面临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它必然促成广西经济和社会更加快速地发展.这其中,它对广西城市化的推动、促进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广西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广西高校图书馆应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加大对东盟相关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深加工,形成独具特色的信息产品的信息服务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软科学》2005,(5):159-159
为增进中国、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领域的对话和经验交流,促进新世纪中欧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丰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5月12-13日,“中欧科技政策和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欧盟委员会科研总司、卢森堡大公国政府(欧盟主席国)联合举办,中国科技交流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欧盟驻华代表团承办,并得到中欧科技界的大力支持。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科技发展与中欧科技合作”。来自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和我国的科技官员、知名学者和企业家约400多人出席了论坛。国务委员陈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