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篇教育专著,作者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总结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实践的经验,反映了早期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第一,《学记》明确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对当代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记》是我国古代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篇专著,在教育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记》中大量有关教书育人的重要思想,对当代思想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具体分析《学记》一文中有关思想教育的重要论述,无疑是不无裨益的.一、《学记》一文揭示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学记》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写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讠叟)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段论述深刻地道明了,教育在教化人民,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统治阶级要使人民认同它的阶级意识,顺从它的阶级统治,就必须首先要教化人民;统治者要把国家  相似文献   

3.
《学记》是我国 ,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本教育学专著。它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思想。虽然全文篇幅短小 ,但它却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际 ,从教育作用到教育目的 ,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 ,从教学原则到教学方法 ,从教师到学生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记述。《学记》中的许多思想 ,见解精辟 ,符合教育规律 ,其中许多教育观点 ,即便时隔两千多年 ,仍对当今教育有其独特的启示和参考价值。一、《学记》中的成功教学之“法”《学记》认为 :教学是有“法”可依的 ,教学的成功抑或失败 ,完全取决于教学是否依“法”行事。这…  相似文献   

4.
《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出教学是兴国的根本,"化民成俗"是治理国家、移风易俗的有效途径;教育具有"祭川务本"的作用;教师是治教根本;"琢玉成器"是学生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国家、教育、教师、学生四个方面讲述《学记》的重要性。《学记》是一个璀璨的文化宝库,其中的思想观点很值得当今教育界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有一部《学记》,它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在《学记》中,论述了教育的内容和程序、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等等,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通过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育专著,我认为在教学方法方面,它提出的“善喻”法,很有借鉴意义,下面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读《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著作。有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读读这篇文章。《学记》首先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国家来讲,兴国安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个体来讲,成德成才,“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相似文献   

7.
封建教育从兴盛到没落《学记》在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它提出教育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二是改变和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这两点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为政治服务,因而历来非常重视教育的阶级斗争职能。而忽视或轻视教育的经济建设职能。作为我国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学记》,就曾明确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所强调的依然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和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的这一方面的性质和作用被强化到绝对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史研究》2009,(6):94-94
雷传平在《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5期中撰文指出,《学记》是先秦儒家学派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学记》全文中,共有六处提到“志”的问题,有不同的语境和语意,如“志向”“志愿”“意志”等意思,其中,“辨志”、“继志”、“有志于学”是《学记》关于“志”的教学思想的精华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一、《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的特殊地位《学记》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末期的作品,它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而又最为完备的一篇。它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视导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其中很多东西,不仅是教育史上的首创,而且经过2000多年教育实践的检验,即使放在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中,也仍然闪烁着很有生命力的火花。许多学者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往往不自觉地坚持“欧洲中心论”的思想,似乎教育科学的研究只源于…  相似文献   

12.
《学记》是儒家重要典籍《礼记》中的一篇。据专家们考证,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至汉初之间。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的的著述,郭沫若同志认为象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是我国甚至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著。它在不到二千字的短文中,从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方法到教学原则和教师问题等等方面,都作了系统的论述,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记》是儒家典籍《礼记》四十九篇中的重要一篇。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论教育的著作,也是体系相当严整的教育文献。《学记》分为20小节,每一小节基本上论述一个问题。它对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师生关系等都有阐述,内容是很全面的。它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按照  相似文献   

14.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关于教育学著作,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学记》中“务本”这一思想的启发,本文以课程论和教学论为视角,分别从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方面的关系这几方面入手,探寻这些思想对当今幼儿音乐教学的启示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15.
《学记》以一种独立思想形态来表现战国后期正处于萌芽期的教育理论,其教学辩证法思想比较丰富、比较深刻,尤其是其论学颇具特色。《学记》有多处专门论及学习,有不少地方还论及学生、学业、学问、学校等。《学记》主张教学相长、藏修息游,并用“喻”的原则即启发性原则统帅其它诸原则。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照,这些论述更容易显露出其社会价值。《学记》给我们的启迪正在于,在现代教育科研中“学”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需要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历史上看,“视学”一词由来已久。尽管其含义同近代的教育督导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仍是可以延续起来进行考察的。 首先从古代的视学来看。我国古代的统治阶级搞政教合一,把教育看作重要的统治工具,封建帝王往往是直接过问干预的。早在《学记》这部汉代以前教育经验的著述中,就已有“天子视学”、“王亲视学”的记载。汉代的历代帝王都很注意去太学“幸学”,“考察  相似文献   

17.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中又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这些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国外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引导、诱发,例如古希腊苏格拉底在教学上运用的“产婆术”等.  相似文献   

18.
《学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学论著。其中的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其教育教学思想的中心。《学记》据此提出了“善问善学”的问答法,“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的讲解法以及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在珠算教学中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研究运用《学记》中的某些教学方法,对于优化珠算课堂教学。会得到诸多有益的启  相似文献   

19.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体系相当严整的教育著作,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概括,对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许多内容仍对我们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记》也是一篇包含丰富教育心理思想的文献。其中教学心理、品德心理、教师心理等内容均论述得十分精辟。本文仅对教育教学原则的心理依据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方家。教育教学原则是《学记》中…  相似文献   

20.
《学记》是我国战国末年著名的教育专著。全篇仅一千二百多字,对教育作用、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同题都有很精辟的论述。《学记》中的教学论,运用浅显丽生动的比喻,论述了一些深刻的原理。《学记》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学而知之”哲学观点之上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思孟学派把人看成是可以雕琢的玉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之成为精美的玉器。虽有天赋,不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