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万军红 《成才之路》2010,(15):I0009-I0009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方式。这里的关键是“新的前所未有的”,这是创造性思维与记忆性思维的本质区别。记忆性思维是信息输入大脑的记忆。储存包括以后的显现,在记忆性思维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的思维成果出现,而创造思维是会出现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人人都有”就是指创造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在其所著的《怎样进行创造思维》一书中强调:“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源泉。”只有发现问题,有了一个思维指向点,创造者才能运用所有的知识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发现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1,(10):23-24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里的需要实质上是一种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研究表明,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得以形成的核心。为此,在阅读教学中,须充分运用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加强创造思维的培养,促进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的最佳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着力于单项思维的训练创造思维内涵丰富,它包含“迁移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变通思维”等多种形式,每一种思维形式都在创…  相似文献   

4.
训练发散思维发展创造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训练发散思维发展创造能力高政一,魏宗仁,张春凤在探索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内外的学者都把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联系起来,并对发散思维在创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很高评价,诸如“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以及“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5.
求异思维强调“多解”和“求异”,具有思路广阔、运用灵活、变通性大的特点,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但求同思维在创造思维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求异思维是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科技、社会等因素制约的。求异思维实质上也是一种多维度的求同。“求异”与“求同”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求同”与“变异”的关系,在“异”中察“同”和“同”中见“异”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 ,富有创新的特点。创造思维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独立性。在思维中有不同寻常的独特见解 ,独树一帜 ,其核心是“异”。二是灵活性。思维能随机应变 ,灵活旷达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其核心是“活”。三是流畅性。思维表现流畅、开阔 ,思维向不同方向扩散 ,其核心是“多”。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1 培养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辩证统一的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 ,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 ;聚合思维是通过所提供的各种信…  相似文献   

8.
回答中国人的思维是什么思维以及中国人如何思维这两个问题。都必须“究天人之际”。帝舜的“神人以和”与儒、道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处,也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核心。这一哲学思想是中国人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思维结构情景下创造的有别于西方思维方式的另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是体悟、隐喻思维,也称为一元化的思维。这是一个将超越与内在、价值与事实(方法)构筑起来的相对稳定、融突、和合的体系,也是舜文化基础论理研究的重大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大绩 《中国考试》2000,(11):19-21
在上一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一文中,我们谈到,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文教学,应以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为重点。那么,靠什么才能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呢?我们认为,形成有价值的,逐渐清晰、豁朗,最终实现构想合理化的作文创造性思维,离不开“细察深思、联想想象”。这也是生活中一切创造的必由之路。这一次,我们先谈谈“细察深思”。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育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尹少淳在《美术及其教育》一书中认为:创造是南不合逻辑开始的,再经由逻辑的润色和整合,最终达到超越逻辑。人的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思维的核心。由于美术教育本身所运用的媒体主要为具体形象的实物(这种“实体”也将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因而,它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优于其他学科。美术创造上的表现应为多项发散性的,比如.《城市》这个题目,没有受到良好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可能大部分会画成构图完整的全景(这是学生喜欢画的),很少会有“近景”式,“特写”式网景。  相似文献   

11.
创意思维是抽象的概念,强调的是联想与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奇感。创意思维在服装图案设计上体现出新颖、独特的创意之美,而图案设计能够通过灵感源、构成方式、色彩搭配及表现技法折射出创意思维。通过重新组合,创造出的图案,增强了服装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涵,其审美价值和人文积淀,传达出艺术的形式美,更传达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幼儿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依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在他所著的《怎样进行创造思维》一书中强调:“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创造思维的力量源泉。”只有发现问题,有了一个思维指向点,创造者才能运用所有的知识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发现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突破常规,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探究解决问题可能方案的思维方式,这不仅是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为此,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求异思维的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问题或创造教育问题是今日世界各国共同面临、不能回避的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问题。要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必须开展创新教育 ,而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目前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一、创造性思维的意义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 ,“创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有的认为 ,“创造性思维就是直觉、灵感和发散” ;也有的认为 ,“创造性思维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推动未来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培养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必要途径。一、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创造力(cre鄄ativity)一词源于拉丁语(creare),意思是创造、创建、生产、造就。在英语中,创造力可以解释为“创造的能力,才艺智力的开发”。在心理学上,对于“创造力”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空间。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充分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因此创造性素质是人类最主要的素质。唯有抓好这个问题 ,素质教育才抓住了根本。在小学自然课堂实验教学中 ,怎样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呢 ?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1 启迪诱导 ,激发创造思维兴趣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一种高级思维过程 ,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兴趣所在。在自然课堂实验教学中 ,首先必须让学生从疲软的思维状态中解放出来 ,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1 1 渗透科学史 ,破除创造思维的神秘感“科学”、“创造”一类的字眼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水中月 ,雾中花 ,虽近在咫尺 ,却远隔天涯…  相似文献   

18.
史淑红 《考试周刊》2012,(68):103-103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特征”,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科学训练,拓展思维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曾经听到这样一件事情:幼儿园里,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班上的小朋友:“这是什么?”结果,小朋友们的答案花样百出.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气球”,有的说是“泡泡”,还有的答是“葡萄”……同样的符号,在大学校园里,高学历的学子们均回答:“这不过是个零.”这种单一的、毫无争议的答案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的回答相比,似乎缺少了灵性,缺少了想象力,也缺少了一点思维的个性.作为一名基础教育者,我陷入了思考:人之初,本来是充满个性与想象力的,为什么经过系统的教育之后,人的思维却变得这样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了呢?也许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缺少的并不是学生的个性思维,而是缺乏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思维的条件和机会.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我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具有个性思维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咏物诗的发生及其原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古人类的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其文化是一种“表象文化”,这是咏物诗发生的原动力。远古的人们在繁复沉重的劳动中,为消除惫累,怡悦身心,并传接劳动所攒积的经验与知识,创造了咏物诗。因此,游戏愉悦和致知益智,乃是咏物的“原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