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这两个特征在处理有关线段或角的问题时运用十分广泛。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线段和差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用“截长补短法”来解决。如果巧妙运用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关系,将能使证明过程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3.
“截长补短”是几何证明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通常用来证明线段和差相等,它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中的转化思想,即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陌生转化为熟知: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的和差关系转化为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的和差关系.  相似文献   

4.
等腰三角形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利用它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及两直线垂直,且证明过程简洁、明快.因此,它是各类数学竞赛命题的热点.下面举例说明数学竞赛中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解法,借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中间比”的意义与作用证明线段成比例既是“相似形”一章的难点 ,又是重点。由于线段成比例是线段间比的相等关系 ,因而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方法 ,由两条线段相等的证明方法得到成比例线段证明的思路。在证明线段相等时 ,我们常去证明它们分别与第三个量相等 ,通过“等量代换”得到所需要的结论。在证明成比例 (两个比相等 )时 ,虽然涉及的量多了 ,但只要把每个比看成一个“整体”,分别证明它们与“第三个比”相等 ,通过这个比来过渡 ,便可得到成比例关系。这里的“第三比”便是“中间比”,俗称“公比”。用成比例关系表示为 :若 ab=mn,c…  相似文献   

6.
《时代数学学习》2005,(3):37-42
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这是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又一重要方法.中考试题中有关等腰三角形的角的度数的计算,屡见不鲜,要注意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陈瑶 《青海教育》2006,(5):42-42
(一)数学课堂教学应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新思路。为此,教师的教学思路必须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由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新的教学思路,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传授。如“角的平分线”一课的导入,可先设问:“我们已经学过的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哪些?”由学生总结、补充、归纳出下面三种方法:1.如果这两条线段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可先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继而证明相对应的两条线段相等。2.如果这两条线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可以用等角对等边去证明之。3.还可以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去证明。…  相似文献   

8.
理解易错源于表述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下简称此为“现表述”)。这是1985年下学期至今,我国绝大多数各届初中二年级学生使用的人教社各版《几何》教科书,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一贯表述。多年来,一些师生总是反映:“现表述”虽然字数不多,并且由“原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任何一条与平行线相交的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相似文献   

9.
比例线段在平面几何计算和证明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对于已学的两条线段相等关系而言,四条线段成比例关系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解题的能力要求更高.在学生学完“相似三角形”一章后,我们及时组织了两节复习课,第一节课着重复习比例线段的基本知识及  相似文献   

10.
在证角相等或线段相等时,总习惯利用全等三角形,但对于含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题目,直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来证,比利用三角形全等要简单得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 在等边△ABC中,∠B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O,BO、O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E和F.求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浙教版2013年7月第2版66页例1:说出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笔者觉得这道题有可能产生歧义.而且类似的题目还真不少.这类题目究竟在哪里有问题呢?这得  相似文献   

12.
两条线段的比、比例的一些性质、线段的黄金分割、相似三角形(多边形)、位似形等都是“相似形”的基本内容,在学习“相似形”时,同学们要掌握有关重要的内容,如: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成比例、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位似图形L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等.本讲主要是应用相似三角形、多边形、位似形的判定和性质来解决与比例线段或角的大小判定等有关计算、证明作图等问题.同学们要学会用观察、分析、类比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能有效地寻找和借助“中间比”这个桥梁,力求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合情推理”.  相似文献   

13.
先折再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这样引入的:在纸上画出线段AB及它的中点0,再过0点画出与AB垂直的直线CD,沿直线CD将纸对折,看看线段OA与OB是否重合。其实,教师不妨改变一下教法,学生会学得更有趣味。  相似文献   

14.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两种最重要的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常用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任何三角形都可以通过作高线而看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和”或“差”,这样,  相似文献   

15.
(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4)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6)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认知结构的核心,而方程思想是最重要的中学教学思想方法之一.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常常在较复杂的知识背景中考查学生运用方程思想综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构建方程的关键是寻找问题的相等关系.而寻找相等关系在中考“压轴题”中也是有规可循的.现以近两年中考“压轴题”为例剖析如何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角形和梯形中位线定理不仅反映了图形间线段的位置关系,而且还揭示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用它不但可以解决线段的和差、倍分、相等问题,还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在证明线段之间的某些不等关系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对涉及线段中点的问题利用中位线解题更有效.结合例题,浅析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可以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我们称它为“线段公理”.它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定义两点的距离的理论依据,存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1 “最后一节”现象 北师大版《数学》七至九年级的很多章的最一节内容在编写上显得很有特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中共设计了7节内容,第1节至第6节分别是“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的比较”“平行”“垂直”,而第7节是“有趣的七巧板”.应该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为例,阐述同学们如何利用“五步递进法”学习新知识,具体的过程为:一、预习反馈,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分别是什么?”请你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证明,然后解答下面这道应用题: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某区政府计划在A,B,C三个小区中间建筑一个大型购物广场,请问建在何处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