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孙世恺 《新闻界》2001,(1):10-12
江泽民同志谈到新闻工作时曾指出:“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怎么实现江泽民同志这些要求呢 ?一句话回答:那就是新闻报道要创新。本文只就新闻文体写作的创新,略论一得之见。   新闻文体写作要创新,也是时代的呼唤。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前进的形势日新月异,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新时代,有些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往往同一些复…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谈到新闻工作时曾指出:“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怎么实现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要求呢?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新闻报道要创新。本文只就新闻文体写作的创新,略论一得之见。  新闻文体写作要创新,这是时代的呼唤。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前进的形势日新月异,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新时代,有些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往往同一些复…  相似文献   

3.
阮群 《新闻知识》2003,(8):88-89
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总有着广阔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4.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新闻工作的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本质特性,新闻的内在含意,决定新闻必须具备新鲜性。新,是新闻价值存在的前提,也是新闻生命力之所在。失去新,便不成其为新闻,更谈不到上品、精品了。从这个意义讲,求新、创新是新闻工作的灵魂,也是新闻精品的写作之母。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对于我们的新闻采写,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仁义 《传媒》2003,(5):1-1
中央政治局3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中央政治局专门研究改进新闻报道工作,这是不多见的,说明中央领导对新闻宣传的高度重视。 李长春同志近日对改进新闻报道工作做出指示,他强调指出,新闻工作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在深入人心上下功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总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但是,实际工作是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不能老是报道那些人们早已知道的老情况、老问题,总是说千篇一律的老话。我们要随着实际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般性会议和领导同志一般性活动的报道过多、过滥、过长、过杂,缺少价值,陈旧老套,味同嚼蜡,新闻受众啧有烦言,新闻媒体苦不堪言。为改变这一状况,全国的新闻人作了长时间的、艰苦的、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3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在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要求减少报道他的新闻,并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  相似文献   

9.
吴玲 《新闻前哨》2002,(9):26-27
新闻是客观事实,是不容主观策划的。但是,从哪个角度报道新闻,如何体现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多大规模报道新闻,怎样恰当地组织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导向正确,只是最起码的要求,要让受众乐于接受,就要努力不断提高舆论导向质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不策划,策划得精不精,报道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近几年宜昌市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受到好评,就是在报道上加强了策划。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会议报道“活”起来?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为改进会议报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新闻单位在改进会议新闻报  相似文献   

11.
刘保全 《新闻界》2000,(2):9-11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 ,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 ,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 ,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 ,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 ,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言道 :“鱼吃跳 ,猪吃叫” ;“宁吃鲜桃一口 ,不吃烂杏一筐”。新闻本姓新 ,求新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决定的 ,求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和写作新闻的第一要求 ,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受众的呼唤。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 :…  相似文献   

12.
陈永泽 《视听界》2001,(6):28-29
江泽民同志对于新闻创新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有着广阔的驰聘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给我们高星建瓴地提出了新闻事业必须不断创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维定势却给新闻创新带来这样那样的障碍。在具体的新闻采写和制作实践中,我们应该勇于和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努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力求新闻创新。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已经作了明确要求。概括地讲,就是要“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新闻媒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勇于创新,努力做到“三贴近”,提高新闻工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总有着广阔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不仅为新闻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报如何走创新之路指明了方向。遵照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联系本人多年来从事高校报工作的实践,我认为高校报新闻写作可以在以下三个方向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思辨性报道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岩 《新闻前哨》2003,(8):27-28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如果理论思维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成熟程度,那么,思辨性报道的崛起,标志着新闻登上了新的历史高度。思辨性报道散发着新闻与理论结合的璀璨光芒,使新闻报道获得前所未有的厚度和力度。它突破了新闻只报道事实的传统,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把握报道对象,使新闻报道显露出理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爱好者》2003,(5):13-14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要求新闻单位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此之前,中宣部新闻阅评组曾对甘肃日报对领导活动报道的改进提出表扬,为此,我们特约甘肃日报编辑部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新的任务,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一、建立策划机制,以重头报道提高舆论引导力党报在报道形式中有新闻评论、主题新闻报道、典型报道三个重头戏。言论引领舆论。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各家报社都十分重视新闻评论工作。省级党报开展新闻评论工作多数都  相似文献   

18.
林清波 《视听纵横》2003,24(6):103-104
改进会议报道,提高会议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新闻改革的一大热点和难点。中央对改进会议报道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工作。就新闻单位的进一步改进会议报道,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带着感情写新闻,这是许多老新闻工作的经验之谈.也是许多新闻工作成功地进行新闻报道的要诀。有些新闻报道是一定要讲究“客观”的,不允许记在报道中流露出过多的观点和感情倾向,但也有一些新闻报道,记如果带着感情进行报道往往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一些通讯、特写类的体裁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客观报道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自古以来,新闻报道客观性一直占据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新闻传播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公众传播新闻事件,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采取客观的态度,不要将自身的情感因素加入其中。我国新闻报道一直颇为重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下文主要分析客观报道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并探讨其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