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是师生、生生互动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能接触到实物或能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或调查。现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与反思为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这三类植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凡文都有个过渡问题。范文佳作,更需讲究过渡,使全文转接紧密、顺畅而自然。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自然衔接与转换。它是使文章气脉贯通、承接紧密、结构严谨、文路清晰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能在上下文中间起桥梁作用,让读者的思维能够由上一个内容顺利地转入下一个内容,中间不感到突然或有什么阻隔,从而达到先人所说:“承上接下,血脉相连。” 文章层次、段落之间的过渡、连贯,既有内容上的问题,也有形式上的问题。一篇文章不论何种体裁,写作内容总是不断向前推进,表现手法也总会有些变化。层次与段落便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一定思维阶段和表现手法的反映。如果作者写作思维过程的各阶段之间有必然的紧密的联系,那么,反映在文章中层与层、段与段之间,也一定能够有必然的紧密的衔接。比如,叙事文中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议论文中大小观点  相似文献   
3.
照应,届文章组织结构的表现技法,是指文章、作品前后部分的关照、呼应。所谓关照,就是在写前面时要对后面将写到的内容作必要的交代或留下伏笔;所谓呼应,就是在写后面时,对前面写过的内容做必要的回应。也就是说,“前有交代,后有呼应”。交代和呼应,是一个问题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这好比演戏时,如果第一幕的田上挂着一把宝剑的话,那么,到最后一幕这把宝剑就该让它出鞘。否则,这把宝剑就是多余的道具,一开始就不应当将它挂上去。交代和呼应在文章写作中十分重要,如能运用巧妙,行文比前段后,首尾相衔,前有交代,后有着落,…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新闻出版战线,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改进作风,提高报刊质量,不能不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现在,报纸上登载的许多报道,主题好,内容好,语言也很精彩,使人在受教育的同…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加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并正在继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封闭保守走向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切,不能不说是真理标准讨论的逻辑延伸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6.
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精心提炼主题则更重要,因为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它是衡量文稿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写作环节的轴心,所以,下功夫提炼好主题,对于新闻精品写作来说,实在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照应,属文章组织结构的表现技法,是指文章、作品前后部分的关照、呼应。所谓关照,就是在写前面时要对后面将写到的内容作必要交代或留下伏笔;所谓呼应,就是在写后面时,对前面写过的内容作必要的回应。也就是说,“前有交代,后有呼应”。交代和呼应,是一个问题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倘若前有交代、后无呼应,读者会感到有响无应,交代没有着落;反之,空有呼应而无前面的交代,读者也会感到莫名其妙,多此一举。这好比演戏时,如果第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把宝剑的话,那么,到最后一幕这把宝剑就该让它出鞘。否则,这把宝剑就是多余的道具…  相似文献   
8.
新闻作品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真”和“短”,而学会运用白描手法正是走向“真”和“短”的捷径。 (一)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着重于人和物外部轮廓的描绘,赋形呈意,不着色彩;不设背景。后来将其借用到文章写作上来,成为一种描写人物或景物的技法。 这种技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质朴实在。它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更不用曲笔和陪衬,而是以叙述的语言进行单一描写。这样,在字里行间显露出风格质朴自然,情真意切,因而,也就使所记事实的真实性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二是简练传神,它不费很多笔墨,寥寥数语…  相似文献   
9.
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精心提炼主题则更重要。因为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它是衡量文稿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写作环节的轴心。所以,下功夫提炼好主题,对于新闻精品写作来说,实在是重中之重。 提炼好主题应从哪几个基本点入手? 现象到本质 揭示点提炼 新闻报道的客观事物(事情、人物、经验等)往往是很复杂的,总是以不同的形态和方式表示出来。如果我们的观察和分析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层上,那就只能就事论事地报道。反映不出事物的真正价值和它的普…  相似文献   
10.
三、从微观与宏观的内在沟通点来提炼主题综观新闻精品主题的提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微观着手,从宏观着眼。微观,是指事实外别、特殊、局部;宏观,是指一般、普遍、整体、全局。从微观与宏观的内在沟通点上提炼主题,就是既立足新闻事实,又针对现实;既立足个别,又针对一般;既立足特殊,又针对普遍;既立足局部,又针对全局、整体。把点与面、事实与现实、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通、局部与全局辩证地统一起来,有机地联系起来,努力找出两者本质相同或相关的沟通点,并从这一沟通点上切入立意。“微观着手”与“宏观着眼”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