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移动视觉搜索能有效地帮助用户从海量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视觉数据中快速找到其感兴趣的信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能丰富和深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理论和信息服务思想。[方法/过程]介绍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的应用需求及表现形式,探讨移动视觉搜索研究历程及其在数字图书馆情境中的重要性,并对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的内涵、分类与架构设计等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应从移动环境软硬件资源局限性、用户需求多样性、移动用户体验质量、互操作性、协同管理等5方面着手建设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招募42位本科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数字图书馆环境中用户交互信息搜索行为与交互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户与数字图书馆在不同维度的交互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交互绩效。其中,技术维度的“界面易用性”、“导航清晰性”和“栏目信息组织合理性”,信息维度的“所获信息充分性”及任务维度的“获得任务所需信息的信心”显著影响且可预测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交互绩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的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满足人的信息需求角度来看,目前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存在如下两个缺点:一是缺乏适当的高层认知支持功能;二是缺乏足够的知识共享功能。文章介绍一种两层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它支持人认识活动的不同层次。该模型不仅具有在网络多个信息仓储中进行简单信息查找和浏览的功能,而且可以查询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将传统索引和搜索方案中基于关键词的方式扩展到数字图书馆中基于知识的方式,同时也讨论了该增强型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君  侯丽梅  樊治平 《情报学报》2003,22(6):643-647
在分析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体系结构和文档组织方式以及相关的知识搜索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知识搜索的数字图书馆架构 ,并且给出了该架构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划分和实现各部分功能的关键技术。最后 ,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架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是一个集软件、硬件于一体的集成系统,旨在整合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立和维护高性能分布式索引,结合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向用户提供统一、实时、高效、精准、权威的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元数据搜索服务。图3。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6.
智能信息检索的实质和发展方向,是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以这一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系统,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实需要。文章论述了当前搜索引擎存在的不足,概述了智能搜索引擎的原理机制及其优越性,探讨了该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近年来,移动搜索行为成为信息检索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用户在移动搜索过程中会发生较多的后续行为,对移动搜索后续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移动搜索意图、挖掘移动搜索行为特征。[方法 /过程]基于移动搜索会话中的后续行为视角,通过一次真实场景下的用户实验,结合用户手机交互日志数据与结构化日志数据,分析用户在移动搜索会话中的后续行为特征。[结果 /结论 ]在移动搜索中,移动搜索引发的后续行为主要包括持续搜索、信息分享、网络购物、通话服务、出行导航,其中以持续搜索、信息分享为主;移动搜索任务、搜索动机、搜索主题与不同类型后续行为之间的关联存在差异;在APP使用路径方面,用户在后续行为中的APP使用路径较为复杂,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性。  相似文献   

8.
张彦文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4):139-147
认为多语言信息存取(MLIA)是数字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跨语言信息搜索(CLIR)则是MLIA的主要应用,CLIR中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相比以技术为中心的研究少但正日益受到重视。目前CLIR中的用户需求、用户行为、用户体验或用户满意度等的定性或定量研究已发展为交互式跨语言信息搜索即interactive CLIR(iCLIR)。从系统的角度对国内外主要的iCLIR研究进行对比,揭示其用户交互技术策略,分析其翻译消歧、查询优化等核心技术,预测未来iCLIR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信息搜索不仅是信息获取过程,还可以被视为用户的自我学习过程。在学习型搜索情境下,探究搜索过程中的笔记记录这一信息使用行为对学习产出的影响,同时关注用户的笔记记录行为特征以及搜索情境对笔记记录行为的影响。[方法/过程]使用实验法收集数据,采用编码分析、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对笔记记录特征进行剖析,运用差异性检验对笔记记录与搜索情境、学习产出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识别出三种笔记记录模式:“粗略采集-线性结构型”“精细采集-线性结构型”和“自由结构型”。其中,拥有更多先验知识的用户倾向于采取“粗略采集-线性结构型”的记录模式,但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更差的学习效率。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搜索即学习”相关研究中对信息使用行为的有限探索,启发各类信息搜索系统从支持用户自我学习的角度进行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是指更多地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它具有最大化发挥群体力量的优势。将这种搜索原理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活动中,可以克服用户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限制、检索技术限制、可获得资源限制等问题。但由于"人肉搜索"过度开放,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人肉搜索"在信息开发及资源共享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