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不能盲目追求爆炸性、独家性,而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议程是由一系列议题组成的,不同的议题被赋予不同的显著度,因为在议程中每个议题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而每个议题本身又包含着许多不同方面印每个议题都有其自身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用来评价或思考这个议题.正如媒体对不同的议题的设置会影响该议题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媒体对于某个议题不同属性所赋予的不同显著性,会影响受众对于该议题的认识.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通过对于事件属性的选择,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媒体融合加速,跨屏传播、多屏收视成为大势.在重大政治事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共同参与,交叉互动,融合传播效果明显.然而在部分网络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表现吃力,大量议程割裂现象出现.传统媒体究竟该如何改变,才能有效实现议程融合?传统媒体跨屏传播中的议程割裂现象.目前传统媒体的跨屏传播方式主要有多平台、多终端直播,跨屏互动,短视频移动传播.在传统媒体的跨屏传播实践中,尤其是应对网络突发公共议题时,存在大量的议程割裂现象,表现为议题重要性判断割裂、议题报道取向割裂、议题属性割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通过对于事件属性的选择,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一直是大众媒介的报道重点。然而,因媒介对报道“议程设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本文就《楚天都市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作了分析,重点研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议程设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魏然  蒋晶 《国际新闻界》2015,(2):142-167
中国形象为何?西方媒体如何在常规报道中描绘中国这一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审视关于中国(包括上海)的报道。具体地,本研究通过2013年西方媒体相关议题报道的数量、显著性等方面来考察其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议程建构。研究揭示了有关中国的媒体议程和有关上海的媒体议程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精英媒体的商业报道在塑造中国形象上的议程设置作用,这阐明西方媒体中的动态议程设置过程。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西方媒体试图平衡对中国的正面和负面评价,而把媒体注意力引向世界舞台。最后,文章在文化和软实力,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的背景下对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央视关于去年夏天高温天气的报道集中反映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理念和议程设置的改进,体现了作为大国强势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其他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央视关于去年夏天高温天气的报道集中反映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理念和议程设置的改进,体现了作为大国强势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其他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央视关于去年夏天高温天气的报道集中反映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理念和议程设置的改进,体现了作为大国强势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其他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所谓的议程设置理论,简单来讲就是媒体通过各种编辑手段,把某一新闻在时间和形式上反复播出和强调,赋予各议题以显著性的方式,来让受众认知并加以重视。一般而言,议程设置分成三个方面:首先,是媒体要率先确定那些内容重要的议题,然后把它放在头版头条以吸引受众注意,即媒体议程;其次,媒体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公众观念或者是公众心中自己设定的重要议题,即公众议程;最后,公众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电视媒体已逐渐建立起较强的突发事件舆论导向意识,但在着手进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时,其方法手段仍有待提高。本文以"10.1"坎市永兴林场煤矿透水事故报道为例,围绕如何发挥媒体议程设置功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高地方电视媒体在地方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顾萱  林牧 《新闻世界》2012,(3):118-119
本文选取2011年国内有关突发事件报道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突发事件媒体的应急机制以及如何发生作用,新老媒体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融合趋势,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媒体的社会责任。经分析,发现研究者对于突发事件报道内容上侧重于个案分析基础上的定义界定、原则和建议归纳,较少有自身的特点的深层挖掘、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分析,前景展望以及与国外同类研究的对比等。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发事件报道研究的趋势以及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阮怡 《东南传播》2018,(2):10-11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网络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增强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力,让来自党和政府的权威发布、来自现场的客观报道、来自社会各界的守望相助成为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主流声音,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与担当。本文以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直播一等奖作品《泰宁泥石流紧急救援》为例,从突发报道媒体应对机制、议题设置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分析探讨突发事件中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吕锦国 《新闻知识》2012,(9):86-87,91
突发事件一直是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具有不可预测性、巨大影响力、严重破坏性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媒体报道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新闻报道环境的改变,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的角色也在不断地转变。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怎样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是值得媒体关注和探讨的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导向大众媒体具有议程设置属性和效果,电影话语的建构可以被视为一个对观众进行媒体议程设置的话语体系,这一体系有可能同时包含一级和二级议程设置。通过在电影的母题、类型、叙事和视听语言等方面为特定议题赋予不同的显著性,或是为议题与议题之间建立激活标签从而改变后者的态度可达性,电影创作者可以在电影的话语建构中对观众形成议程设置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前后,关于美军"虐俘"丑闻的揭露报道成为今年美国新闻界一次典型的"媒介景观",同时也是美国政府经历的一次突出的危机公关事件。本文选取美国四家主流媒体,运用议程建构理论和框架分析法,对"虐俘"事件报道的新闻构架和议程流变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考察。研究发现:关于"虐俘"丑闻报道的媒介议程存在着议题分层与议程流变现象;议程设置的主体发生了由媒体向政府的转移;在媒体与政府冲突与协调的互动中完成了社会舆论与民众心理的整合。围绕"虐俘"丑闻,美国媒介生态和政治氛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美国新闻界自由与"揭丑"的传统理念得以承继和发扬,较好地体现出专业主义的报道规则;美国政府通过积极设置政策议题,引导舆论逐渐掌握了媒介议程的主导权,展示出高效运作的危机公关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汶川地震这个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议程设置真正实现了将政府的政策议程、公众的公共议程和媒体的媒介议程有效地统一起来,达到了政策议程、公众议程和媒体议程高度融合的"议程同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刘平 《青年记者》2013,(6):28-29
媒体议程设置下的"末日"恐慌现象2012年末,关于"世界末日"的言论再次喧嚣于各大媒体。2012年12月21日——本应是古玛雅人历法中的时间节点,标志着一个14.4万天周期的结束,预示着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却因为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使之成为公众"议题"。在媒体看似毫不经意地关于"世界末日"议题的议程设置下,受众在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通过集中报道同类事件为公众设置议题是媒体上常见的现象,而随着自媒体的传播赋权,媒体不再是公众获知信息的唯一信源,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被打破。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伤害案集中报道的梳理,思考新媒体环境中,媒体与受众双方作用下集中报道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自1986年美国学者丹尼利恩和瑞斯对美国媒体对古柯碱的报道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提出"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以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议程在媒介之间流动的存在。在过去的研究中,通常认为,一些大的报纸会影响小报的议题设置(例如,议题会从《纽约时报》流向其他的报刊),或者在当时业已占据权威地位的媒介会影响新兴媒体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20.
媒体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者,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媒体用议程设置控制报道的内容和角度,进而影响着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评判。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媒体,公众更需要媒体。媒体的危机报道对于疏导公众心理和塑造国家形象、化解社会危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