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方面,各地老师们开始做一些尝试,认为“主题同步阅读思维可视化教学”,更能提高学生以“听、说、读、写、识、记”为主的语文阅读素养,引领学生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盼着下课。”也经常听到老师们的抱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其原因何在?我常常思考,这不是语文学科的问题,而是语文教育问题。语文教育异化成了语文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意识,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我解读。《九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我阅读体验,激发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才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还语文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快乐读书吧”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大全新版块,不仅结合了小学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编制,还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文章,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们喜爱阅读,并愿意自主地参与到阅读中去,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基于“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开展,继而结合“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对该板块在教学过程中的现状与发挥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通过“班级读书会”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已经在老师中间逐步推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习惯了设计一篇课文教学的老师们还是有许多疑惑。例如,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如何把握指导的“度”,如何设计相关的活动等。鉴于此,“读书吧”栏目将陆续推出一些儿童文学书籍的教学设计。从内容简介到活动设计,给者师们指导阅读整本书,提供一些参考和教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史峰 《师道》2005,(5):18-18
向学生们推荐阅读书目,我们言必推“四大名”。最近据某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家中有名藏书的约占60%,但阅读的却占不到20%,调查当然以“学生不愿读古书”而悲伤,但我却因学生们少读而高兴,因为在我看来应当削弱“四大名”在学生阅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常听同仁们说“阅读难,难阅读”,教师教学阅读时不知道该从何着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常一篇二三百字左右的阅读短文,令学生头痛不已。是啊,难以理解,难以体会,又怎能叫学生把握阅读短文的中心思想和重要内容。小小的一篇阅读短文学生也怕,老师也怕,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看一看,想一想,写一点罢了。这种情况,显而易见地暴露出了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究其原委,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上“讲析法”的负面效应——教师过多烦琐的分析取代了学生的感知积累,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中的独立见解。于是,传统的“诵读式”教学方法又重新被人提起并受到重视。但是,在“矫枉”的过程中,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却令人担忧。只要稍微关注一下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就会发现一股漠视理性“分析”的潮流正在涌动,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让学生读书,高唱“书读百遍”“熟读唐诗三百首”的赞歌,淡化甚至回避必要的讲析。学生要多读,  相似文献   

8.
程海滨 《学语文》2008,(1):55-55
“如何朗读文学作品”?笔者以为.必须坚守“声情统一”的原则。学生们在朗读时如果能够做到“以自已的声来表作品的情”,就说明他们已经捕捉到了凝定在作品中的审美意象,已经走进了文本的意义世界和情感领域,已经完成了由一般性阅读向鉴赏性阅读的过渡。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偏小的年龄、过于单调的生活决定了他们知识范围狭小,生活经历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9.
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只有突显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开放阅读,自主阅读,厚积“悟”之源,自我感悟作文的基本规律,才能真正写出好作文。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是以“学”“练”“用”三个环节为主。其中,教师要借助精读课引导学生们“学”阅读策略;借助略读课,引导学生们“练”阅读策略;借助课外拓展性阅读,如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用”阅读策略。统编版教材依据学生学情,设置了有梯度的“阅读策略”单元,如三年级的“预测”单元,四年级的“提问”单元,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单元,六年级的“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旨在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成长为“积极的阅读者”。在“学”“练”的过程中,虽然学生们掌握了不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们张扬个性放飞理想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阅读成为了学生们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行为之一,所以对我们来说,张扬学生们自我的个性必须作为学生们学习阅读的归宿点和发起点,在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采用张扬学生自己个性的阅读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实际掌握情况,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加入适合学生们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阅读方式已经是必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实行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顺利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仅受到语文、外语等部分学科教师的重视。在生物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放羊式”的阅读,都严重地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法”与“学法”的相互协调,从而使学生“乐读”“读会”“会读”呢?带着这样的思索,笔者于1998年10月份参加了“南京市初中生物教法与学法协调”课题研究,选择并确定了“如何加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阅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文议题组元其实已具备群文阅读的萌芽性质。群文阅读策略旨在“迫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通过横向比较,加大联系的力度、增加联系的清晰度,将隐藏在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中的联系凸显出来,经由学生对联系的探索发现,而缩短学生在黑暗中自我摸索的时间。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重构”与单篇阅读对象的“经营”其实都是对材料的组织能力,这种能力都来自于教师自觉有效的自我写作训练。随着群文阅读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也应该作出与之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邓雨宁 《现代语文》2013,(11):41-42
语文教学的专家们针对目前出现的“七嘴八舌,又舞又演,说说笑笑”一堂课的“伪”阅读现象,语重心长地呼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那怎样才能让调控引领学生的沉醉阅读呢?  相似文献   

16.
许老师采取“联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以往老师们所习惯的单篇教学不同,联读,或者称为“群文阅读”更关注的是“类”的共性特征,力图通过有设计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积累某一类型文本的阅读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这两篇文章的学习,落脚点就在“演讲”的阅读经验的积累上。  相似文献   

17.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提到学生作文.就算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有“爱你在心El难开”的尴尬.无米之炊难为.老师们都能引导学生通过各个途径积累素材.可要做一个“巧妇”.将积累的材料合理地布局谋篇却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这种写作技巧绝不能仅仅依赖作文指导课来完成。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贯穿语文学习始终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悉技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现: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我想若把“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教学过程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谈谈我在使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9.
汤路 《湖南教育》2004,(10):25-25
悉心指导阅读,初步感知古诗。按照《课标》“教学建议”的要求,阅读教学应当“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古诗教学中,笔者只就古诗阅读过程中的“不懂之处”和“精彩之处”加以引导,而不搞逐字逐  相似文献   

20.
陈飞 《陕西教育》2006,(1):64-64
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它承载着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教学任务,承载着陶冶学生情操、砥砺学生意志的教育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定位正在逐步转移,伴之而来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