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是在有抗战历史书写的地方,就透露出民族主义的痕迹。在众多的关于抗战的电视剧里关注《我的兄弟叫顺溜》,并不单纯只是因为这部电视剧里的民族主义叙事,更为重要的,是在民族主义叙事之下隐含众多人性悖论,以及在民族主义立场下寓含的对历史的书写。电视剧通过宣扬战争对我军民的残酷,以激起同情,进而凝聚民族主义情感。顺溜的姐姐遭到坂田的强暴一场戏,是人性与民族主义的遭遇战,在民族主义面前,人性遭到了彻底扭曲,顺溜的悲剧,是他所处的环境与自身人性冲突的悲剧,是人性遭遇党派政治下的民族主义所必然遭遇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经典抗战电影的戏仿,<鬼子来了>生成了自己的意义:颠覆抗战历史的神话叙事,恢复其作为复调历史的个人性、民同性和多义性.采取后现代策略没有改变<鬼子来了>的本质,它仍然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寓言"--个人遭际同构于家国命运的民族主义叙事.从经典抗战电影到<鬼子来了>,神圣的民族战争被转译为世俗性的个人情仇,民族主义内涵从意识场景深入到潜意识场景,"民族寓言"在后现代语境里转世再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经典抗战电影的戏仿,《鬼子来了》生成了自己的意义:颠覆抗战历史的神话叙事,恢复其作为复调历史的个人性、民间性和多义性。采取后现代策略没有改变《鬼子来了》的本质,它仍然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寓言”——个人遭际同构于家国命运的民族主义叙事。从经典抗战电影到《鬼子来了》,神圣的民族战争被转译为世俗性的个人情仇,民族主义内涵从意识场景深入到潜意识场景,“民族寓言”在后现代语境里转世再生。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府迁渝,大量人口内迁,促使游记书写勃兴,而抗战语境则造成游记书写的战时化。日寇侵略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不同遭遇与处境下的作家从不同维度将民族意识嵌入游记书写中,形成民族怨恨抒发、民族身份认同与民族精神重塑的多维表达。三者缘抗战而生,又合力服务抗战,契合"抗战的文艺"的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在此类电视剧中彰显的和平文化内涵则是其受观众欢迎、引人思考、具有深层的价值和意义的原因之一。和平文化视阈下抗战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塑造体现出如下特点:"回归本色"的英雄人物塑造、"不同而和"的抗战盟友书写、走近人性的对手观照。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作家,创作了一系列非常优秀的作品,但读过她的小说后发现严歌苓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围绕悲剧主题的,严歌苓自己也曾多次提到"我对人性是比较悲观的人......我的经历使我认为人生的悲剧是注定的","我喜欢在悲伤的故事里找到什么价值"。而严歌苓笔下悲情主题中的苦战书写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本论文以严歌苓小说悲情情主题下的苦难抒写为中心,怀着一颗怜悯和宽容的心来剖析人性的复杂,探索严歌苓小说苦难书写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从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个方面肯定了电视剧《围城》对小说《围城》的改编。在结构上,电视剧《围城》沿袭了小说《围城》的"流浪汉体"结构,以人物遭遇体验为线索,描写了抗战背景下的世态人情;在形象塑造上,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颇为丰满生动,演员们也用精湛的演技为电视剧增添精彩。此外,从心理刻画、情节叙述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笔者也具体分析电视剧相比小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骆驼祥子》是老舍书写现代社会城市底层平民悲剧的重要作品,老舍在塑造人物形象与叙事场景时,使用了大量隐喻符号,通过饮食、疾病、空间的书写建构了多重隐喻,将人物复杂的心理与认知映射到具象的饮食行为、病态行为和空间场景上。隐喻的叙事策略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立体化,展现了都市社会中个体欲望膨胀和人性异化导致的悲剧,寄予了作家对黑暗社会与传统伦理多重制约下个体生命与意志堕落的悲悯。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对抗战历史的叙写有所调整,民族主义话语重新出场,体现了作家试图与时代、历史对话的努力。作家在一定限度内重新评价社会各阶层包括国民党的抗日行为,强调民族精神而淡化了阶级立场。民族主义话语在抗战叙事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修正了经典革命历史叙事的某些偏颇,从而实现了在文化转型的时代对历史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新时期土改题材小说呈现出不同的叙事视角,前者以阶级为叙事视角阐述着土改运动的政治合理性与道德正义性;后者以人性为视角倾向于弘扬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精神以及对命运、苦难、悲剧的深切思索。在前者与后者之间出现了张爱玲"另类"的土改人性书写,由于作家特殊的身份背景,"另类"书写的思想内涵显得微妙复杂,备受质疑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