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合方法研究是近几年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范式,由于其提倡在同一研究中合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点而深受学术界关注。针对当前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单一,缺乏整合性等问题,以及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互对立的现状,混合方法研究从"和合"的思维方式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混和方法研究是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但是纵观现有国内研究文献,还未见对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做深入研究.为了丰富我国高等教育方法论范式,提高高等教育研究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推进混合方法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有必要从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三者比较的角度对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做进一步译介.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混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围绕研究问题综合调配或混合使用思辨研究、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混合方法研究相比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和"独特的方法组合说"而言,具有更大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的可能性,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想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系统哲学。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使数据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步骤。其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5.
混合研究方法产生于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激烈争论,目前已经成为“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量化、质性和混合研究三种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认识混合研究方法,本文剖析了混合研究方法的类型和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用一个研究实例分析了“完全混合同时同等地位的设计方案”,概述了教育研究中应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目的和意义,思考了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混合方法研究逐步兴起,并被教育研究方法论者称为是继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综合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各种优点,给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能唯方法马首是瞻,而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选择,以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间的范式之争可谓旷日持久、从未消停,其真正的解决可能需要我们转换所持的范式立场,而混合方法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转换的范式基础。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项目中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综合运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或策略的研究类型,其方法论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具有合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点的内在优势。在我国远程教育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坚持自觉的方法论立场,增强和提高自身的方法意识和素养;以"问题"论方法,加强对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融通和整合,倡导混合研究方法,以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研究质量和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和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研究目标、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8个步骤;它的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和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9.
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界对质性研究产生的一些困惑,本文试图结合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对这些困惑进行探讨,包括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分类标准、方法与理论和问题的关系、研究的规范性、质的方法与量的方法的结合以及质性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等。目的是加深人们对质性研究的理解,以便更有效地为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服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类方法总称的质性研究,具有揭示高等教育的人文世界、关注高等教育中的"边缘者"和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差异性等效用。然而,当下的高等教育研究主要使用思辨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很少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这不利于发挥高等教育研究对质量提升的作用和促使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化。要使质性方法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高教研究界需要加深对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解、辨明质性研究方法之间的差异、加强对质性研究的宣传和培育做质性研究的学风。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再次掀起了质性研究的高潮。质性研究因"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无论是在材料收集还是在分析过程中不仅涉及如何去做,更与我是如何做的直接相关,因此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国别本土性。叙事研究和客观阐释学便是源起于德国的两种本土研究方法,其一方面深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的阐释学方法论。正是这一特质,加之不断系统深化的制度化建设,为质性研究在德国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沃土,从而为当前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于教学设计中的研究问题做了初步的概括,另外依据"质"量"两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归纳出教学设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向,最后探讨了行动研究在教学设计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混合方法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出现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要求人们放弃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而走向多元整合的复杂性范式的背景下兴起的,被称作教育研究继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之后的"第三次方法论运动",其哲学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在混合方法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学者对有关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目的、设计策略和操作步骤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混合方法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设计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使混合方法研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并在教育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新取向。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可以克服单独使用质性或量化方法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提高研究发现的可靠性和深入性,对促进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质性研究是一种"实践"的活动。质性研究的教学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质性研究"。初学者要先将自己投身于对未知现象的探索之中,先获得切身的经历和经验;教师在要求学生"跟我来"的同时,需要创设让学生获得经验的机会,与学生共同实验,并坦露自己的思考步骤和困惑,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镜道",引发学生的自我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人格结构研究领域,量的研究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但是,量的研究方法自身的缺陷有时难以充分表现儿童的某些人格特质。而质的研究则因重视研究的现场性、细节性、描述性和全面性而越来越显示出勃勃生机。本文主要论述了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这两种研究范式在儿童人格结构研究中的作用,探讨了质的研究对儿童人格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质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质的研究方法(qual itative research)是一种新形式的定性研究,或者说它是在原来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与原来的定性研究方法相近但又有所区别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确切地说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范式,是同类性质的研究方法的统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具体的教育一线的质性研究为案例,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详细阐述了质性研究结合量化手段应用工艺学记录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材料的科学性、可信性,探索了教学中应用质、量结合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价值中立是质性研究倡导并遵循的重要研究原则,教育现象学研究与教育人类学研究是当前教育学质性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方法.其中"悬置"与"离我远去"分别是二者坚持价值中立的基本措施.教育研究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表述,上述措施在实施中很难或者不能兑现,所以,质性研究的价值中立是教育学追求"科学"的一种努力但并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评述了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部新作——《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全书探讨了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和重点研究话题,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研究方法和具体实例相结合,阐述与展现了质性研究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和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实证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研究从国外引进以来,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弥补了我国传统的实证主义方法的不足。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且是一种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