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乐江 《四川教育》2007,(10):10-10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2.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3.
李霞  徐吉志 《四川教育》2007,(10):10-11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4.
钟发全  陈明 《四川教育》2007,(10):11-12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5.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 “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年第3期《校长如何提升教师领导力》一文,阐述了在学校管理中如何提升教师领导力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做法。作者在办学实践中通过多做减法、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找到自我、发现自我,进而自发产生影响他人和领导自我的内在需求;尽量让教师参与学校决策,让教师成为"自我管理者",让教师的领导力在"领导"实践中得以培养和获得。提升教师领导力,并不意味着校长做"甩手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种管理是"人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校长发号施令,搞烦琐的检查,控制教师言行,表面上管住了教师的"行",而实际上没有管住教师的"心",这样的校长通常是站在门房而不是坐在课堂。"人的管理"主要体现的是校长的主观意志,这样的学校属于"困难型"学校,很可能是不进而退的。第二种管理是"制度管理"。制度是固化的",制度管理"是用冰冷的制度规范鲜活灵动的教育,如果不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以下简称村小)相对而言,办学条件较为艰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如何管理好一所"村小",是笔者做"村小"校长这几年以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村小"管理,谈谈经验和体会. 一、坚定的办学理念 校长要有坚定的办学理念,此处的办学理念是指校长对治理学校的总的看法和基本信念."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说明了校长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能否办出特色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拥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校长才能使自己和整个学校的行为表现出目的性和整体性,同时,这也是领导学校教师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有鹏 《教书育人》2011,(26):62-63
作为一校之长,学校、家庭、社会对其人格魅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让人们满意的校长?那就应该多"泄气"和多"充气"。一个人,自然会拥有一些不该有的"气",也会缺少一些应该有的"气"。如果不该有的"气"而拥有,那就应该去"泄气";如果应该有的"气"而没有,那就应该去"充气"。这就是所谓校长应该"泄气"和"充气"。  相似文献   

10.
"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为巴东一中的办学思想。坚持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思路,把教师作为核心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教以师为本,与时俱进,把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把教育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出"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含义丰富,既说明了学校要发展学生,首先要发展教师,最终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让教育充满智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校的"三节两活动"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一般存在两种管理理念:"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啥事都管;有的校长则信奉"无为而治"的理念,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甚或普通老师,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11,(15):3
"强教必先强师。"在沈阳,有这样一位教育专家,她提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的战略任务",她是"全国十佳高中校长"、"沈阳市优秀校长"、"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各项殊荣的获得者,她成功践行着"幸福学生,成功教师,发展学校"的全新育人办学理念,她就是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关凤艳。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教师一旦自觉,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因此,校长可在"点"上着力,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教育工作的敏锐感应者,教师成长的智慧引导员,努力让教师自我觉醒。起点——快乐勤于挖掘趣事。学校可设立"温馨贴吧",或者在学校网站创设"知心平台",把一些趣事展示出来,以熏陶教师的快乐情感。  相似文献   

14.
提及教育管理,有的校长热情高涨,誓把自己的思想观念贯穿于学校管理;有的校长则推行"刚性管理",用规范化的机制引领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有的则力主文化管理、人性管理,实现办学理念与文化管理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校长就是一方好教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基石,校长的精神状态和领导能力影响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要发展离不开一名学者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校长。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名优秀的校长呢?我认为校长要努力做好三件事:一是让教师舒心;二是让学生开心:三是让家长放心。只要做到这"三心",就应该是一名好校长。让教师在学校工作舒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有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内涵发展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首要前提。如果没有教师的发展与提高,就无法真正实现"让每一个人得到适切得发展"的办学宗旨。诚如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所说:学校的力量,首先来自教师。教师只有在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处于第一位,才能协助校长落实其教育理想。一、援引专家,加强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讲座引思,提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强化每个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自律、自强、自我超越的意识,这样才能赢得学校工作的主动权。在这个由"校长——教师——学生",即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中,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因此,我认为学校  相似文献   

18.
一、学校领导者(校长)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需要,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最根本的理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  相似文献   

19.
一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本人的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校长在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发挥着他们特定的指引和推动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每时每刻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趋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他还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首先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从而使校长成为"教育科学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者","即不仅应当宣传和把科学知识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且要用自己的创造性的意图和思想把全体教师组织和联合起来","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是美化生命的事业,让学校成为美丽的学校,让教师成为美丽的教师,让学生成为美丽的学生,让教育成为美丽的教育",这是我校"以美育美"的不懈追求。2011年,我校诚邀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顶层设计,把办学理念定位为"以美育美,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三年来,侯寨一中人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形成了"以美育美"的发展框架,构建了"自主、合作、生本、生态"的"以美启智"课堂文化,同时也形成了我校独特的"以美弘艺"的美术学科课程体系。一、"以美修德"培育学生多彩人格梁启超说过:"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缺一不可之物。"学校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