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奥运会将是一场激烈竞争的媒体盛宴。在这一场盛宴中,广播拿什么奉献给广大听众?本文则是针对奥运广播报道进行的策略研究,通过对奥运报道的媒体环境的分析,指出奥运报道三个阶段不同的媒体策略,并具体提出奥运广播报道内容创新的三大策略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是体育的竞技场,也是媒体的竞技场.北京奥运会在即,各家媒体早已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状态,网络媒体也不甘示弱.网络具备的一些独特优势符合奥运传播的需要.在面对传统媒体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和新媒体高新技术提供的新型受众需求,网络应强调以媒介本质为对策,坚持内容主导,同时运用自身特色优势,融合其他媒体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力争在奥运媒体竞争中取得最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不仅是大型体育赛会,也是媒体竞争的"战场".在网络、微博成为新宠的当下,传统的广播如何争取受众?伦敦奥运会期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每天17小时播出奥运特别节目,带给听众及时、新鲜的奥运新闻,与听众畅聊奥运观感,受到广泛好评.在奥运媒体大战中,广播留住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鸟巢上空的圣火徐徐熄灭,北京奥运会终于完美落幕。作为地方广播,如何在采访难度大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赛事内涵的地方广播奥运报道特色?笔者现对杭州汽车电台西湖之声的奥运报道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雅典、北京到伦敦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都位列前茅.各个媒体应该树立一个怎样的奥运观金牌观?报道奥运金牌应该执行什么样的策略?本文从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方面做了奥运报道的不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1984年我国组团参加奥运会以来.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始终如一地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关注的内容与奥运会、运动员以及赛场内外发生的故事等紧密相关。北京奥运会后.国人对奥运会以及奥运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北京奥运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对奥运会的认识进行了提升和分野。奥运会后.媒体对有关奥运的关注应该选择新的视角、新的重点、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奥运媒介传播中,我国区域媒体的参与与报道,成为奥运会的一道靓丽风景。本文以安徽地区形象在奥运中的建构与生成为关键点,梳理了其形象建构背后的奥运人、奥运元素和媒体的二次建构。这些内容共同完成了安徽区域形象生成的图谱构建。本文还以安徽广播电视台在伦敦奥运会中的报道策略,试图探讨区域媒体如何突破时空局限、突破有限资源来完成区域形象建构的,并为其它区域媒体未来针对奥运类型赛事报道中的区域形象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方媒体报道奥运存在诸多难题,在全国性大媒体的挤压下,缺乏优势的地方媒体如何报道好奥运会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报道思路、打人文牌、跨媒体联合、受众参与等方面加以思考,力图探索切实可行的地方媒体奥运报道对策.  相似文献   

9.
8月8日,国人企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奥运盛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中国媒体来说,在本国参与报道奥运既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往届任何一次奥运不同,国际奥委会在北京奥运会上首次单独授予新媒体奥运转播权。传统媒体之外,新兴媒体,尤其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将在即将到来的奥运报道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兴媒体为备战奥运做了哪些准备?能够完成使命吗?如何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使之共同完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奥运报道任务?本期视点或许能给您一个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10.
刘嘉维 《中国广播》2008,(10):74-75
作为奥运会广播持权转播商,中央台以宏观视角开拓思路,全面凸显广播特色和国家电台传媒优势,努力打造全方位、全景式的广播奥运盛宴,发起并联合全国140家电台组成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在第一时间,以第一速度为全国听众报道奥运盛况,有力提升了中国广播的影响力和整体实力。“握指成拳”,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11.
在2012年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的环球资讯广播伦敦奥运报道在京正式启动。与此同时。由环球资讯广播牵头的全国实力广播奥运联盟也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8,(8):15-15
媒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奥运报道是媒体的一次检阅,也是一次较量。作为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对国内媒体来说,无疑是一次实现飞跃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全国和世界各大媒体聚焦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合外联”,联合全国140家电台组成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发挥广播的整体优势,进行了广播史上的第一次超大规模的大兵团联合作战,在奥运报道的媒体大战中发出了广播的嘹亮声音,令其他媒体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虽已闭幕,但奥运理念仍在影响中国。媒体如何延伸、贯彻、落实奥运理念,做好后奥运报道的视角转换,值得业界关注与思考。本文主要从绿色视角、科技视角和人文视角三方面探讨了后奥运报道的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2007,(9):F0003-F0003
在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的时刻,北京星尚传媒与北京文艺广播于每天中午11点正式推出大型奥运栏目《奥运全知道》。《奥运全知道》以“奥运”为切入点,内容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带领听众关注和“奥运”密切相关的热点要点。《奥运全知道》的宗旨为“普及奥运知识、宣讲奥运礼仪、弘扬奥运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如何搞好奥运报道越来越引起媒体同仁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学刊》编辑部举办了广电媒体与奥运报道笔会,约请业界和学界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撰写了有关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做好北京奥运报道的文章。本期《聚焦》栏目刊发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主编张振华、北京奥运会媒体部副部长高长力、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北京电视台台长刘爱勤、中国传媒大学郑世明和张龙撰写的文章。张振华的文章运用辩证思维,高屋建瓴地从国际化表达与内闭式思维、硬件与软件、为一时一地与为全国长远、奥运奖牌与体育精神、为谁加油、奥运会与残奥会、冷与热、誉与毁九个方面论述了奥运传播的理念,对广电从业人员做好北京奥运报道具有一定的理念启迪作用。高长力在文中呼吁,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切实遵守国际惯例和奥林匹克规则。江和平在文章中强调一定要尊重并保护奥运转播权。刘爱勤从奥运会主办城市电视媒体的角度谈了北京电视台的有关工作和想法。郑世明、张龙的文章论述了奥运会开幕式和谐传播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7.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7,(10):10-1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唯一奥运广播报道权持权转播商、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单位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体育记者协作会会长单位,对奥运报道高度重视,制定了从2005年1月至2008年奥运会结束期间的计划,跨度为3年零10个月。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2012,(9):58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今年的奥运成为首届"社交媒体奥运会"。对于风风火火的社交媒体而言,这次奥运会更像是一次大检阅。正如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社交媒体主管Alex Huot所言,"我们处于一个连接和分享时代的开端,2012伦敦奥运会将掀开首届对话型奥运的篇章"。作为运动员,全天候实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和台湾地区的《联合报》,对其2012—2016年间的三届奥运会(即伦敦奥运会,索契冬奥会和里约奥运会)期间的奥运报道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从中探寻出海峡两岸报纸媒体奥运传播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江坪 《新闻实践》2008,(8):56-5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既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我国向世界展示良好形象的大平台。如何传播北京奥运会的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是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华网在"北京奥运"专题中,对此逐个作了具体、形象的诠释,给人们以大量的信息、多种的知识和精神的需求,感受到"奥运精神与我们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