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以往的快速跑课上讲述有关步频、步长的内容时,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缺乏对学生步频、步长的定量分析,所以学生一直对这两个概念比较模糊。那么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快速跑的教学呢。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计算机对每一位同学的步频、步长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从中找出自己的弱点,然后根据计算机给出的建议或根据图示,自己选择相应的练习方法,这样提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练习效果也很不错。一、计算机在快速跑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10月22日北京市回民中学崔琛老师给宣武区体育教师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快速跑计算机辅助练习课。课中崔老师首先测试了学生50 m 跑的步频与步长,然后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对照计算机中的步长与步频“模式”,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差距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相应的练习手段,学生根据教法手段的要求,或结成小组,或独自练习。这堂课使学生在知所以然的基础上完成了有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计算练习法是指以标准成绩原理,跑速标准化原理,短暂休息原理等为依据,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具体的、适合个人特点的训练课时计划,并为规划整个训练提出一个合理的根据。一、计算步频、步长指数,定量分析评价技术动作方法是让学生跑一百米,记录跑的时间和步数,为了准确每人可以跑两次,取时间和步数的最佳值。按步频、步幅计算公式来运算:步频=步数/时间;步长=距离/步数;步长指数=步长/身高;步频指数=步频×身高,从而算出学生的步频和步长指数,这样从所计算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出每个学生存在的技术问题。例如,某男运动员身高1.70米,100米成绩…  相似文献   

4.
发展跑速主要是步长和步频。步长靠下肢力量、腿部关节柔韧性,以及合理的技术动作来实现;步频是靠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协调性而得到。而途中跑是短跑教学的重点也是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因此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方法发展途中跑的步长和提高步频,提高跑的放松能力,才能逐步提高跑的速度。在十多年的业余训练中,本人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总结一些练习方法以供同行参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体院学生100m成绩与步长步频变化规律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步长、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两个主要因素。体院学生 10 0m跑步长、步频在短跑教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短跑教学后 ,绝大多数学生的步长、步频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步长和步频两个参数产生了新的组合 ,使 10 0m跑成绩得到了提高。在步长和步频两个因素中 ,男生表现为步长提高率大于步频提高率 ,而女生则表现为步频提高率大于步长提高率。  相似文献   

6.
步长和步频是跑步时身体位移在空间与时间方面运动学特征的表现。在跑的项目中,跑的成绩取决于跑的平均速度,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对1 00米跑来说,全程平均步长=1 00米/步数,全程平均步频=步数/1 00米成绩,故可推导出1 00米成绩=1 00米/(步长×步频)的公式。这个关系式直接表明了步长、步频的值越大,则成绩就越好。因此,通过保持一个因素增加另一个因素、或两者同时增加、或一个因素增加的幅度超过另一因素降低的幅度等都可以提高成绩。然而,步长和步频是发展速度中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跑速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7.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影响步长与步频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跑的项目中,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通过保持步长加快步频,促持步频加大步长,或既增加步长又加快步频等都可以达到提高跑速的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跑速,从生物学角度来探寻解决发展步长、步频,或者两者同时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助跑:1.比比赛的助跑距离多出2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0米的行进间跑;6.跨栏跑练习,以发展跑的节奏(跨越低栏);7.在助跑道上的快频率跑结合加速攻板(不做起跳的准备);8.在助跑时加快步频,在最后6步稍微减小步长;9.训练中采用不同的助跑节奏进行练习;10.在助跑中由教练设置检查标记来控制助跑的练习。着地技术:以脚后跟先着地,滚动至全  相似文献   

9.
一、改善短跑的步频和步幅1.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极限速度15秒×5组)。2.以提高步频为主的踏格跑,每格距小于正常步长(距离为30米) 3.极限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极限速度10~15秒×5组)。4.快速后蹬跑(30米计时)。5.交换跳步推举轻杠铃。原地进行,计时(20″~30″)。6.牵引跑。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法对第三届与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同时发现,在各分段中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著性差异。 1.世界优秀运动员全程跑的步频、步长变化表1是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全程跑的分段步  相似文献   

11.
短跑是短距离跑,由步频、步长决定其速度。影响步长的因素是肌肉力量、腿长和关节柔韧性,而步频是由放松、肌肉力量、神经控制能力所影响。跑的速度除了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两个因 素外,在竞技体育的比赛中还要受天气、场地、装备、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跑的技术,如起跑、冲刺跑等技术对比赛成绩也有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短跑途中跑是起跑、疾跑结束后最长的一段跑程,其任务是发挥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 影响跑速的因素很多,但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这在体育界已达成共识。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无论是加快步频还是增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然而影响步长、步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全程跑的加速节奏对全程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在各分段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步长、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用期性的位移速度取决于步频的高低、步长的大小。目前国内外对步长和步频问题存在着相对立的观点,有的认为步长是提高速度的主要因素,也有的认为步频是提高速度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此不是探讨步长、步频谁对百米跑关系更为重要,仅试从我省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步长、步频等项指标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较,分析当前我从省在短跑选材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当今世界体育强国的100m跑提高较快,我国女子100m跑水平虽有较大的进步,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研究分析国内外优秀女子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向,为稳步提高我国女子100m跑成绩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将用科学理论,对照统计材料与个人短跑实践,着重从影响100m跑成绩的两个因素,步频与步长变化,谈提高我国女子100m跑运动员速度的训练.2 理论概述与分析2.1 速度是步频、步长两个因素的结合,然而速度的增长或减慢是取决于这两个因素(或其中一个)的变化.从100m跑成绩与步频、步长变化的数学公式:百米成绩=100m/(步频×步长)可  相似文献   

16.
1、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一、运用动作对比在快速跑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强调步频是重点。如果单纯地说教,小学生的心智发展难以理解步频和速度的关系;身体感知的发育不够成熟,不利于体会步频的变化对速度的影响。体育教师可运用高抬腿跑与摆臂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体验:快摆臂慢抬腿——慢摆臂快抬腿——协调配合抬腿摆臂。标准的高抬腿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改变二者频率后,不协调的动作会让学生"丑态百出""笑料百出",在欢笑中,学生会忘却疲惫,积极投入到体验练习中。间插正确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都要求运动员能跑得快,有良好的跑速。众所周知,影响跑速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即:跑速=步长×步频)。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在运动训练中,无论是加快步频,还是增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短跑教学训练中,我们经常利用学生的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数值大小来分析我们在跑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手段。显然,速度、步长和步频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平均步长和步频之积。我们把这种关系,变换成另一种形式,采用制作函数图象的步骤。取得有关数据,制成“中学生百米速度、步长、步频函数对应数值表”。此表对中学体育教师、青少年业余体校教练员教学、训练均有参考价值,并可为撰写这方面文章的读者提供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20.
1、改进技术、提高专项能力训练初期,通过讲解、示范、看图像等手段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针对每位队员的动作特点,指出优点和缺点。训练方法从跑的专门练习开始,重点发展步频和步长。发展步频: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