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许华锋 《辽宁教育》2012,(15):81-82
小学科学新课标倡导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探究的恰当问题,从而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精神。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探究、体验探究,一方面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以科学的理念进行精心的指导。下面,笔者结合近年的研究和实践,谈谈引领学生开展有效探究的策略。一、寻找趣点,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动机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只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如果面对一个未知的探究活动,我们只是"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2.
正"导"是生命课堂的体现,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催化剂。通过教师的"导",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出精彩。一、"导",要求教师更加绽放生命的精彩一名好的"导师"要比一名好"教师"要求更高:一是教师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教  相似文献   

3.
金利萍 《成才之路》2014,(15):29-29
正科学实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学生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综合实践的兴趣,形成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在思考,而推动思考的是一些具体的任务。那么,如何以"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在这方面的见解。一、"有效提问式"任务,激发学生思维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理念,实施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保证。学生是单独的生命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情感因素、行为习惯等都存在着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将差异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探索与研究的课题。一、把握学生兴趣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探究新知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很不习惯主动探究问题,往往需要教师反复引导点拨才敢发表见解,进行的是一种被动的语文学习。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转换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思考、交流和实践的空间。一、设计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思维要想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必不可少的,是要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导入就像一首乐曲的"前奏",也像一出戏剧的"序幕"。精心设计的导入具有开宗明义、承上启下、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等多层级的教学功能。《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历史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课堂导入的设计就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玉靖 《宁夏教育》2012,(Z1):114-11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新、共享与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激活师生个体生命、实现师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  相似文献   

8.
董丽丽 《山东教育》2012,(29):45-46
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互动探究和交流应该贯穿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做过如下尝试、探索。探索一:情境引导,激发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区’"。杜威也指出:"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可见,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呈现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探究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商的变化规律"一课为例,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搭建学生探究平台、分享学生探究成果、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四个维度进行思考与实践,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敞开的地方,也是学生个性彰显、思维生长的场所。我们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思维。1.找准思维起点。数学知识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教学时,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数学意义的形成需要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这就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重视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一、激发兴趣,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堂追寻的是师生潜能的尽情释放,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调整,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原本沉静的学生活动起来,在探究性学习中彰显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适时地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碰撞、交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沃土"。一、抓住契机,巧妙引导,激发探究的内驱力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目前的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促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心理,满足学生求知需要、学习情感和自信心,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智力得到开发.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个案,谈谈在"实验探究"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做法及体会.案例一: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空气成分探究具体操作.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新课标倡导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探究的恰当问题,从而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精神。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探究、体验探究,一方面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以科学的理念进行精心的指导。下面,笔者结合近年的研究和实践,谈谈引领学生开展有效探究的策略。一、寻找趣点,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动机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只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课堂教学则是主渠道,这就要求新型的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强调学生自主发现、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一、创设情景,激发质疑探究动力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数学生命的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特点,设置良好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动思维的自主参与。可以在引入新知、探究知识、应用知识等环节设计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景。例如,教“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师出示  相似文献   

16.
有效课堂设问有助于师生沟通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和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诊断评价。在思考与实践基础上,认为生物课堂设问策略应该做到:所设问题要有序列化,给学生提供承上启下、拓展生成的思维空间;所设问题要有探究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良好思维品质;所设问题应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习成为学生乐于寻求的"内需"。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策略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正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执教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本人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整理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激发质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探究问题,通过教师对学生所质疑问题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问题,并期待着下一次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创设教学情景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程序和环节。因为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的,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对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给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使教师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在学生接触新课程之初,如何开头非常重要,决定着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同样,一节课的开头、一个知识点的开头也很重要,决定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开一个好头,需要教师针对所学知识巧妙创设一个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产生较大的求知欲。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