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本文在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究知识型员工的职业高原对知识寻租行为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职业高原的三个维度(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与动机高原)均对知识外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均对知识垄断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回归分析表明:内容高原与动机高原对知识垄断行为有显著预测力,动机高原与层级高原对知识外泄行为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资本理论出发,选取546名知识型员工为被试,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法,考察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其职业成功的关系,同时采用Process程序检验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除韧性外,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职业成功均有正向影响;(2)职业承诺部分中介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3)职业弹性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和职业成功及客观职业成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在企业中非常重视个人的职业成长,而传统的"工作视角"的离职分析不能很好地解释知识型员工的离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离职的职业成长动机,提出"职业视角"的知识型员工离职框架,该框架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离职的成长性和职业性特征,结论对于知识型员工离职管理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出发,将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按照其主导需求的不同分为职业磨合期、成长期、成熟期及稳定期.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主导需求模型来深入分析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以期为企业采取相应对策避免知识型员工流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次问卷调查获取知识型员工样本,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揭示知识型员工职场抱怨成因的七个维度,分别是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关系和与同事关系两方面)、工作内容、管理规范化、职业发展、物理环境、工作负荷以及工作协作因素。其中人际关系因素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占26.52%);另外,职业发展、工作负荷、工作内容、管理规范化因素是知识型员工职场抱怨成因中得分较高的因素。与国外员工职场抱怨的成因相比,职业发展、工作内容、管理规范化、工作协作是导致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抱怨的独特因素。讨论对中国企业员工职场抱怨管理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实证研究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型员工因为拥有知识和勇于创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知识型员工过于频繁地流动,也会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实证研究,调查知识型员工的流动特点、需求因素、工作满意度,分析流失原因,并从薪酬设计、职业发展、企业文化和构建心理契约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寻找解决方法,以期为企业留住和更好地使用知识型员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素质、高追求的知识型员工,传统激励因素的影响效用已逐渐下降,内心对于工作的使命感更能驱动其提升工作绩效、实现工作创新。基于中国情境,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207名知识型员工进行调查,选取职业召唤作为主要研究变量,通过实证分析探究职业召唤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支持感在这个关系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员工内部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及其下属的创新构想和创新执行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负向调节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及其各维度的正向影响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中国情境下职业召唤理论及其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企业的人才激励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知识型新员工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激励企业知识型新员工问题,从职业成长路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以及激励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激励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然 《内江科技》2006,27(6):11-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本文提出自我激励是知识型员工的最核心的激励动力源泉,如何通过在薪酬、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三个方面的激励体系的建立,达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从而变被动激励为主动激励,才能实现知识型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仵凤清  高林  董宇华 《科研管理》2018,39(8):142-150
沉默行为是组织吸纳谏言渠道的绊脚石,知识型员工作为给企业建言献策的重要支柱,出于职业安全考虑选择保持沉默,不仅自身使命难以完成,且结果往往与其初衷相悖。本研究基于京津冀区域知识型员工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法探讨知识型员工沉默行为对其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并验证领导授权在沉默行为与职业生涯成功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员工沉默行为对其职业生涯成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领导授权在员工沉默行为与职业生涯成功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光林  凌文辁  李国昊 《软科学》2011,25(2):108-111
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心理测量学量表编制程序,编制了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要求的职业高原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近900名员工施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职业高原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负向作用明显,也会导致员工离职倾向的增加;而且,职业高原会通过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部分中介作用于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也会通过组织承诺部分中介作用于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12.
李宗波  王明辉 《软科学》2012,26(8):104-108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3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职业生涯韧性对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自评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上司支持感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职业生涯韧性对工作不安全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上司支持感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并且能够显著调节职业生涯韧性与工作绩效、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胡蓓  翁清雄  杨辉 《预测》2008,27(1):53-59
本文从求职者的视角对组织人才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国十所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对象,采用ANOVA差异分析和AHP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显示:(1)组织的人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六个维度,按重要性排序先后为组织特性、职业发展、报酬制度、组织表现、学习培训制度、工作特性;(2)组织对不同性别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在组织特性这个维度上差异较为显著;(3)构建了组织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李根强  孟勇  刘人境 《科研管理》2019,40(9):199-210
随着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兴起,实施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而相关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在中国企业调研获取的320套员工样本,考察了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检验了人-组织匹配的中介作用和职业承诺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对工作绩效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也通过人-组织匹配的中介效应对工作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职业承诺对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具有非线性调节效应,具体而言,当职业承诺经历低、中、高三种水平时,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呈现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5.
Pervasive social media has resulted in technology dependency and excessive usage, which can lead to negative outcomes in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s different excessive usage patterns on employee job performa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underlying mechanism. Specifically, we propose three dimensions of excessive social media use at work (i.e., excessive social, hedonic, and cognitive). These dimensions are related to technology-work conflict and strain, which in turn decrease employee job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305 social media users in organizations reveals that excessive social media use for socialization and entertainment can generate conflict between technology use and work demand, whereas excessive social media use for information-sharing reduces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strain. In addition, technology-work conflict and strain negatively influence job performanc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日益凸显,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已经成为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员工特征、组织特征、工作特征、员工—组织/工作匹配程度的四维度结构,并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可以从薪酬、组织对员工的支持、工作环境和资源、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激励来提高知识型员工敬业度,为企业有效提升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知识型人才组织支持感、职业承诺和职业成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琛 《软科学》2009,23(8):107-109,114
通过对149名知识型人才的调查,探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承诺、职业满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职业承诺由四个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职业动力和职业忠诚)构成;组织支持感对职业承诺不同维度存在不同的影响;职业承诺可以预测职业满意度(职业成功)。  相似文献   

18.
周密  赵西萍  李徽 《科学学研究》2007,25(3):505-510
以团队为背景,研究成员个人的关联绩效对团队的综合知识转移成效的影响。认为个人关联绩效的两个维度人际促进和职务奉献分别影响着知识转移成效的三个维度:满意度、参与度和所有权。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研分析方法,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法来验证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说明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aiwan’s economy in the past 20 years. Because of competitive salaries and generous fringe benefits, some famou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s have become the best choice for students right after graduation. However, such magnetic effect has gradually faded away in the face of implementation of expensive employee bonuses. In a changeable environment, sharing knowledge will maintain 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employees’ cohesion. As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w-wage and high-turnover rate, the incurred job insecurities and career uncertainties have begun to force employees to change their cohesion, loyalty to organizations and even to reduce their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with other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C), knowledge sharing (K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in the Taiwanes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428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KS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OC–OCB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上讲,我们一直用"晋升次数"衡量个体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但是随着组织结构重组和扁平化,空缺职位变得很少。这就造成员工垂直晋升越来越难,大量员工在更小的年龄进入职业生涯高原期[1]。而挖掘出职业生涯高原影响因素对于企业和员工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