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眼下,非专业作家陈丹青的《荒废集》,梁文道的《常识》等新书被纷纷推出,并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沈阳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回顾2008畅销风潮,同样是非专业作家在独舞。以往弱势的非专业作家,渐渐成了图书市场的主角,这个现象让人深思。为什么市场红了“非专业”,显然市场更知道读者的需求,更知道市场的需求。市场是公平的,读者是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并没有定律。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08,(12):4-4
据新华网:记者日前从甘肃省读者出版集团了解到.这个集团已经在两个月前选定券商着手上市工作,这意味着《读者》这个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已经启动上市步伐,《读者》的品牌效益有望被资本市场放大。  相似文献   

3.
扬子晚报《市场瞭望》专栏被评为1991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这个专栏为什么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并得到评委们的好评?笔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该专栏的责任编辑陈新民同志,请他谈谈有关  相似文献   

4.
如同“时尚”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大肆流行一样,时尚类报刊也成了近年来报刊市场风头日益强劲的一支新军。《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等时尚类杂志暂且不论,单说报纸,最早叫响的是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随后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发行量很快飙升至40万份。于是,这一市场被多家媒体垂涎,纷纷跟进瓜分,仅上海,就很快冒出《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等时尚类报纸与《申江服务导报》竞争,后来者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一)先说爱情1977年夏天,我写出了《班主任》,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沉痛诉求,作品在当年《人民文学》杂志11月号刊发后,引出了一个纷纷以小说形式表达清算"文革"恶果的潮流。1978年5月,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使这个潮流获得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符码:"伤痕文学"。《班主任》、《伤痕》以及这个文学潮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6.
那多 《出版参考》2006,(7S):18-18
由《萌芽》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始于1999年,《萌芽》的发迹也从那时开始。《萌芽》放弃原本沉重的纯文学使命,转为针对青少年的较通俗的文学阅读。通常这样的转变从青涩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编辑要有一定的时间摸索转型后的市场渴望什么样的作品,然而新概念作文大赛大面积涌现的优秀作品给了编辑示范文本,还何许多现成的新生作者。通常一个内容优秀的杂志被市场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同样这个过程因为聚焦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大量眼球而急剧缩短了。这个作文大赛把《萌芽》杂志推上了一条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重庆报业市场较为独特,2004年底本刊记者曾进行过解析,那时《重庆晚报》与《重庆晨报》稳坐市场的格局刚刚被打破,《重庆商报》掀起新一轮市场冲击波,《重庆时报》意气风发开始创业,市场似乎有了改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9,(1)
一、中国期刊和期刊市场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知音》的老总胡勋壁在一次高层期刊研讨会下说,《知音》的目标是月发行量上千万。对于想尽办法也难以从饱和的期刊市场上突围的众多期刊老总来说,这个数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个海口是否夸大了?1995年到199...  相似文献   

9.
品牌效应这个概念属于营销学范畴了,它体现一个产品及其生产者的形象,包含着知识产权、产品文化和产品的信誉。近几年,数字电视的普及使得百姓可收看的电视频道数以百计,地方电视台纷纷通过民生新闻来抢占媒介市场,品牌效应在民生新闻节目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正逐步被业内人士所认识。在台州的电视市场,《600全民新闻》就成为了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民生新闻品牌。  相似文献   

10.
娱乐的产生是市场需要的产物。见证了香港娱乐媒体成长的业内人士陈冠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娱乐报道大都是明星授意甚至公关公司策划的产物,但这个局面在现实的需要下马上就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1.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前不久上海电视节上发布的《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报告中被捧为精华解读或曰十大发现的第六条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要算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节目了。据调查,这个节目已经有两亿听众。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听众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这个节目获第一名。编辑这个节目的《新闻报摘》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部、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要算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节目了。据调查,这个节目已经有两亿听众。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听众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这个节目获第一名。编辑这个节目的《新闻报摘》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部、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4.
电力信息化切入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本刊关注的重点之一。为什么在本期予以报道,主要原因是有两点,一是电监会近期发布了《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电力 市场运营基本规则(试行)》,《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试行)》和《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文件,目标直指电力市场这个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而核心的核心是规范电价,这也是我国电改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华工商时报》是近年深受新闻界赞许的新创报纸,而《市场风云》专栏则是该报的名牌专栏。自1989年10月6日该报创刊号刊出第一篇专栏文章《中国自行车,走好!》以来,专栏每周出刊一期,至今已近二百期。该专栏以强烈的市场意识、生动的文风、客观的分析,赢得了读者的青睐。那么,专栏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这个专栏是由该报市场新闻部编辑的。部主任杨大明谈起这个问题,深有感触:“多年来,我们新闻媒介的经济报道角度单一,只知道站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立场上发言,或是图解政策、或是指导业务,就是不善于从经济自身角度反映经济活动,也不重视广大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焦点。编《市场风云》这个专栏,是我们突破过去那种陈旧  相似文献   

16.
书业内外     
被扭曲的“文学GDP”《文汇报》发表余之的文章说:几位搞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的朋友在看了《兄弟》之后,都表示了惊人一致的否定态度。《兄弟》的创作不再是用“刻刀”精刻,而是在用“炭笔”涂抹。在《兄弟》中,人心的内在力量被淡化了,真善美的魅力缺失了,改革开放引起的中国社会的主流变化和被激发出来的空前的活力不见了。流淌在小说中的到处是卑俗与污秽,好有恶报,恶有好报。为什么一部往往不叫好的作品,却屡屡被市场叫好?作品的低劣与市场的持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兄弟》亦有此类反差现象。凡这一类反差度强烈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许多听众对浙江电台的《农村大市场》这个名牌栏目都非常熟悉,但未必有多少人会记住“王营”这个普通的名字。然而,要论《农村大市场》的成功,却不能不提到王营。从节目开办伊始,这片希望的田野便融入了他默默耕耘的身影,四年的风雨,伴着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王营在这片土地上不停地播种和收获。 电台记者出名难,出名的多是主持  相似文献   

18.
一是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关系。在推进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到底怎样来发挥?政府到底应该干什么,市场应该干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规划》中主要谈了公益性部分,实际上就是政府推动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晓白:也许是因为《时尚》、《瑞丽》、《追求》这些已经成功地在中国掘得第一桶金的“前辈”的示范效应,或是受中国这个未来最大的品牌市场的诱惑,最近,中国的出版市场刚刚显现出一些开放的态势,很多国外成名期刊就纷纷以多种方式抢滩中国期刊市场,在婚育、汽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传播》2016,(4):I0001-I0001
在媒体融合深化发展进程中,在“电视+”的融合实践中,传统电视的地位和角色,需要坚实的收视市场分析的支撑。封翔的《媒体融合进程中的电视力量——2015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分析》较为全面地探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