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毫无疑问,2005年是“草根之星”的光辉年代。在这一年,被视为“全民选秀运动”的《超级女声》已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观性事件。2006年,电视湘军再次出击,这次勇挑大梁的除了《超级女声》外,湖南卫视的另一档王牌栏目《谁是英雄》浮出水面,其前身正是大名鼎鼎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2.
2005《超级女声》出乎意料的火爆,你还没弄清个所以然,就已红透半边天了。《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以前从没有哪个节目能像‘超女’一样,铺天盖地地占据中国的主流媒体”。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2006年《超级女声》又会是什么样子?人们拭目以待。因为观众对它的热切期望,“戏”还没有开场,媒体已经有了很多传闻、猜测和评论。事实究竟如何?以后的“戏”怎么演?本刊特约记者、湖南卫视宣管办王云峰将为读者每月在线。  相似文献   

3.
《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于是,学习的、模仿的、克隆的接踵而至。如今,一向严肃的主流媒体纷纷“俯身”来研究《超级女声》,连《时代周刊》等国外的报刊也要对《超级女声》探个究竟。其实,《超级女声》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品牌特性与众不同。比起单纯的模仿,也许…  相似文献   

4.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20  相似文献   

5.
魏先努 《新闻窗》2007,(1):69-71
一《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和上海天娱文化公司联合推出的一档电视音乐选秀活动,是当下中国内地参与者甚众且收视率极高的一档电视节目。从2004年以来,《超级女声》连续三年的收视率累创新高,看“超女”、谈“超女”已经变为一种流行,“超女”已经渗透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  相似文献   

6.
《超级女声》自2004年开播以来迅即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超级风暴,得到了受众和一些电视业界专家的热捧,在《新周刊》揭晓的2004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荣膺年度电视秀奖。人们为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在中国本土的成功移植欢呼雀跃,认为《超级女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秀场,电视媒介为我们提供了梦寐以求的“民主”、“平等”、“参与”。  相似文献   

7.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X):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8.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给电视活动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枚炸弹以排山倒海般的威力卷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收视高潮。“超女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他省级卫视的任何活动都因此少人关注,就连央视的品牌活动“梦想中国”也在“超级女声”的冲击下显得“星光暗淡”。可以说“,超级女声”几乎带来了中国电视活动的新纪元,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改变了竞争的格局。作为省级卫视PK央视的成功典范“,超级女声”所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让其他电视台眼红得耳热心跳。在这种背景下,各家电视台纷纷克隆同类型活动,一时之间,各类“…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2007,(2):112-113
电视低俗化 捉奸镜头令人发指,赵忠祥痛斥抄袭,不宜动辄“封杀”“禁播”《超级女声》,“13亿人看3个人电影”应改变,阅读危机当重视。  相似文献   

10.
孙举  孙科 《新闻传播》2010,(7):72-72
说到了中国的选秀节目,就不能不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虽然从开始到现在,《超级女声》几易其名,甚至从“女声”变为了“男声”,期间引起争议无数,数度传来停播传闻,权威部门介入干预,外国媒体痛斥抄袭,但这档娱乐节目所引起的公众关注度,和它在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留给中国电视媒体巨大的理性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1.
范明献 《青年记者》2006,(24):58-59
师从《流行偶像》、《美国偶像》的国内电视选秀节目,自从2004年以《超级女声》为代表引入内地后,经本土化改造,3年的发展,现如今在内地荧屏已经遍地开花。从唱歌选秀、跳舞选秀、功夫选秀、主持人选秀到影视剧演员选秀,从中央台、省级卫视到地方电视台以及星空、华娱卫视选秀节目到处大放异彩。《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热,使得其他门类的电视娱乐节目顿失颜色,当今电视已被誉为“选秀时代”。面对选秀电视节目的繁荣,在总结其电视理念及其经验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选秀节目热播背后的隐忧。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12.
解读《超级女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的话:《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选编了四位在较的硕士、博士生的稿件,他们清新独特的视角或许会给读不同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书情     
《超级女声宝典》:有“超级女声”品牌正式授权已经落幕的“超级女声”不仅火了电视荧屏,也点燃了出版市场。在众多“超女”图书中,9月7日面世的((超级女声宝典》是目前市面上有“超级女声”品牌正式授权的图书,由天娱传媒与汉风国际旗下的汉图文化联手打造,以近10万文字及200多幅图片的容量向读者介绍了人气超女的打造过程。据汉风国际宣传负责人高琳介绍,此次合作是公司全面与湖南广电集团的战略合作,包括电视剧制作、电视栏目等,这本书的合作只是一部分。对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有关超女的图书是否侵权的问题,高琳认为市场上出现的超女的图书是对超女的侵权,湖南广电集团会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维权。(韩阳)  相似文献   

14.
郑宇曦  刘燕 《新闻知识》2005,(10):78-79,72
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2004年甫一面世就成为国内电视界、娱乐界的热门事件。而今年的《超级女声》比去年更火爆。成为今年最具轰动效应、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娱乐节目。节目先是吸引了怀着一夜成名的明星梦的万千少女,在长沙、成都、杭州、郑州和广州五个唱区,根据主办方权威发布的数字竟有12万名选手参与。电视台将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真人秀”播出后也赢得极高的收视率与广告回报。但超级女声的影响力远超乎电视,网络上的关于这个比赛的讨论热火朝天,比赛中每一个细节都成为网民们评说的对象。而在评论家眼里,超级女声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由湖南卫视首次推出的《超级女声》,作为大众声乐文化活动通过电视、通信等现代科技和现代媒介迅速走红,如今《超级女声》的喧闹声在比赛结果水落石出后逐渐远去,可是当初与“超女”等一起“暴发”的“PK”一词却在媒体上丝毫不减火爆,成为2005年流行语,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报纸、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就会立即感觉到“PK”的运用之广、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6.
《超级女声》在2005年风靡中国,使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成为中国电视的一个关键词,甚至成为了2006年度电视荧屏无可争议的主角和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各大电视台都纷纷在夏季档期频频推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大型选秀活动。特别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莱卡我型我秀》和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17.
电视娱乐节目“平民造星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参与选秀造星,早已有之,从青年歌手大奖赛到名目各异的选美活动,制造了不少热潮。但真正激起普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极大热情的,当数2004年夏天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这场口号为“想唱就唱”的选秀活动,在开播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在长沙、武汉、成都、南京等分赛区的报名点引发报名狂潮,引起社会轰动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中湖南、湖北报名的选手都过万人。《超级女声》还被《新周刊》杂志的“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创意TV秀大奖”。随后,8月底,一台名为《梦想中国》的电视选秀节目在央视经济频道正式启动,号称要打造顶级的“平民偶像”。而此时,湖南卫视的《金鹰之星》、华娱电视的《我是中国星》等同类节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8.
《超级女声》风靡一时。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得“PK”一词开始在人们口头乃至大众媒介上频频出现。《超级女声》中的“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最后只有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出局。在比赛白热化期间,每次pk台上的角逐,都让观众看得心惊肉跳,因此,《超级女声》的观众们对“PK”一词已是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19.
继2005年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电视选秀节目之后,2006年的同类节目继续火爆流行。在《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选秀运动正在上演:央视的《全家总动员》、东方卫  相似文献   

20.
梦想的感动还未退却,声音的震撼又接踵而来。如果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个概念植入到了中国观众心中,那么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无疑创造了选秀节目的又一收视神话。回顾选秀节目在中国的这七年,经历了从超女一枝独秀到秀场满地开花再到好声音横空出世的过程。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选秀节目,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通过这一嬗变过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