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演员创造角色过程重,创作欲望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动力性因素.本文从创作欲望入手,对演员创作欲望的调控与升华作出理性分析与判断,试对演员的角色创作心理动力的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创作的冲动     
孙娟娟 《考试周刊》2012,(79):14-14
小说主题即作家的创作意图,是作家所主要表现的思想愿望、情感、观念等,但无论如何作家的主观意图应为小说主题的第一层面。创作动机包括作家的心理动机,从艺术学的角度讲,它是文学创作的起点,本身包含着复杂的层面性和横纵向的关系。一般的作品除了总动机外。还有很多具体的子动机,另外还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本文仅对显在动机和潜在动机两方面加以论述。一显在动机是作家创作直接的心理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由各种时间和物象的触动引起心理的波动,以致引起心理失衡,从而产生一定强度的情感、行为与笔墨,这是一种明显的有迹可寻的心理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3.
艺术观察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对现实生活充满艺术情感的有独创性的审美认识,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审美客体刺激了主体,并被主体所吸纳、接受,并转化为主体的审美需求和心理动力时,才能产生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4.
当代辞赋创作是在传统文化回归的大背景下兴起的,与社会基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当代辞赋的创作和发展必须与传统文化的复兴相结合,走适当产业化的道路;同时,当代辞赋创作在内容上应贴近时代。形式上要一定程度地解放,以探索辞赋创作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顾晓红 《现代语文》2007,(12):58-59
十七年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但创作成果不甚理想。本文从创作主体即作家的因素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作家的文化水平、创作态度及创作心态对其创作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创作主体的失落,使十七年的文学创作缺少了文学性。  相似文献   

6.
创作与爱——从《真情永存》试析安德森的创作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依德认为,创作是个人的,是个人内心感受和愿望的实现。荣格认为,艺术创作是非个人的,作家在创作时,是“更高意义上的人”——“集体的人”,是肩负着并铸造着人类无意识的、精神生活的人。弗洛依德和荣格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各有侧重与合理性,但都不能概括作家创作的全部内涵。安德森以小说的形式在《真情永存》里透露了创作的“秘密”:创作一部作品需要爱作动力,创作一生的作品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7.
影响创作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原动力.美术创作的原动力不外乎主动和被动两种,或称有意识和无意识。主动创作的美术作品其艺术表现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被动(无意识)驱动下创造出的美术作品(被动创作作品)其艺术感染力更强烈、震撼,艺术韵味更深远、悠长,是美术创作领域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屈赋创作论》采用新的文学批评方法,重点探讨了屈原创作的心理、情感动力、创作过程及创作成就,这在历来的屈原及其辞赋研究中,是较为薄弱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创作动机是促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曾衍东创作《小豆棚》一方面是纾解自己仕途的忧愤,另一方面从仕途到"著书立说"也是其隐逸情节的体现,并且这本小说也满足了作者避世消闲、文章传世的功利意图。  相似文献   

10.
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包括显动机和潜动机.显动机是从事创作的直接心理驱力.生活中作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产生心理波动,造成心理失衡,并引发作家一定强度的情感,这便是创作的显动机.张爱玲创作的显动机是为了生计和实现自己的天才梦,从香港辍学回到上海,为了生存她拿起了笔,"出名要趁早呀!……迟了来不及了!"潜动机是指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内心的某种无意识驱动力量,它是心底涌动的一股潜流,暗中驱策着作家前行.张爱玲创作的潜动机是郁积在胸中的感受和体验、思想和情感,"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张爱玲对新文学是不满的,她要通过创作,体现出对新文学的反驳和偏离,这也是她创作的潜在动机.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的创造力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语言教师的创造力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从教育的创造性特质、语文教师的自身发展看 ,还是从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看 ,语文教师的创造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汲取知识养料 ,训练创造思维 ,才能不断开发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搞好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学习是一个被我国教育界在实践中长期忽视的重要概念。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教育密切相关,影响创造性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学会创造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关注非智力因素更是提高外语教学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创造力是人类所持有的能力,而人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来说是来源于实践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创造,裎是创造力的基础;人类的创造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创造力的推动力;实践是根本,是创新的根本,创造力的最终表现是实践。把握创造力的实践本质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创造性思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科学思维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中国化和中国思维方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思维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思维传统的扬弃和升华,以渊博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文化底蕴,以几十年丰富而深刻的革命实践体验为现实依据,同时,也是毛泽东伟大人物个体特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陈春兰 《新疆教育》2012,(16):40-40
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东京工业大学培养创新人才为例,介绍了该校创新教育体系,包括学分、课程比重、课程开设目的、各年级课程开设情况及其侧重点,并分析了借鉴该校培养创新人才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创造性教学与创新性学习的方法、特征、过程及相互关系,指出创造性教学与创新性学习相互结合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研究它的内在机制的重要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使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自我走向自觉,从而尽可能挖掘出人类的创造潜力。本文认为“心理定势效应”是创造性思维的内在机制,并从它的研究历史、界定、动作流程以及它在主体创造性思维中的正负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求对个人和社会创造潜力的发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创造性学习是经心理学界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它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重视学会学习, 注意学习策略和方法, 关注学习活动的动机, 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七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园区作为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区,自2009年建立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新疆乃至全国产生了影响。但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报告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艺术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