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体验数学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体验是最好的教育,正如专家们所建议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进。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悟。  相似文献   

2.
学习是一种生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给孩子选择学习的权利,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把握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数学;给孩子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学会共享;给孩子创新的机会,让孩子敢于创造。  相似文献   

3.
一、融洽感情激发兴趣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在师生关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课上,我欣赏每一个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美。在课下,我也经常与学生聊数学,走到学生中间,切实体验他们对数学的感受,了解他们心中的数学是什么。有的说:神奇的加减乘除号,就像一个个动人的音符,演奏着富于变幻的音乐。有的说:每节数学课,都像是和老朋友谈话一样,很舒服。还有的说:做题前的冥思苦想,解题后的成功喜悦,数学给我带来了挑战自我的信心与快乐……这是学生对数学最美的感情,这里面有学生对数学的爱,对学好数学的自信。也就是学…  相似文献   

4.
只有回归生活的数学教育才会更有生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孩子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计算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计算技能,教师应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索、创新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到我们的生活高不开数学,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催生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应该是所有理念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和创造的主体,只有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发展和塑造学生。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使很多教师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了问题的发布者、知识的裁决者、兴趣的主宰者、情感的代言人,牢牢地控制着课堂的主动权,仍然是课堂上的霸权主义者。新课程告诉我们: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而高峰体验正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激励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高峰体验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高兴、让学生自信、让学生满足,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情绪最佳点,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国家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应该是众多理念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尊重的理念包括: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多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多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尊重学生,不是说在口中虚无缥缈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是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首先是在对形象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因此,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给学生打开“生活”这扇窗,为他们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新奇鲜活的世界,这样学生在其中就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触摸知识”了。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心理上缩短与数学的距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要求教师注重教学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多实践,多操作,然…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经说过:“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工作十几年以后,随着对数学教学认识的逐步加深,我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别样精彩: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不断收获快乐的体验.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辛苦,而更像是享受,我自己也从中找到了乐趣。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性。我认为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为了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直观,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空间,给他们以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让数学课堂更加亲切,气氛更加宽松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克服;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向前走。尝试教学法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三年,由刚开始的理论学习到行为跟进,再到现在的总结提升,它已深入到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讲后练"的基本特征,我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惠琴 《考试周刊》2011,(60):80-80
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数学学习的幸福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他们的,只有让他们自己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学习才会有收获。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说,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只有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外,通过设计合理的、有效的、有趣的课外作业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创新则是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可以飞得更高.本文从创新氛围的营造、创新方法的引导方面教给孩子一把创新的钥匙,在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与融合。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心理世界里,每颗心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教育成功的前提是教育者必须能够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任何在学生心理世界之外的呐喊、勤劳、焦虑都是徒劳的。有没有一种快乐学习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怎样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天天快乐学习呢?我从教十几年来一直坚守的原则就是:多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多给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呈现出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更为精彩纷呈的新天地。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根据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和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得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耐,凸细致地琉导.增强学生的信,厶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对待这样的学生,认真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去“偏爱他们”。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精心创设条件.让学生们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情感。他们在过去数学中受到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次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的适应.教与学的促进.教与学的统一。克服“用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的倾向.树立起“要教就要使学生掌握”的观点.纠正过去“教得好不好不是教师的责任.至于学得好不好是学生的责任”的观点.多从自己教学方面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去影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