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的内涵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确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搞清楚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确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结果公平的分配范式。在分配中,防止平均主义,保持合理差距,反对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这15年期闻,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原则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十三大是“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则进一步发展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前几次代表大会较侧重于效率问题,十六大则开始侧重于公平问题。针对十六大报告中这一个人收入分配的新原则,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这两个分配层次是如何实现收入公平的。注重效率的初次分配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为收入公平的实现打下物质基础;注重公平的再分配有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为收入公平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居民收入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不断革故鼎新,分配理念不断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凸显着收入分配的核心概念公平与效率及其二者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论断,是对以往分配指导原则的纠偏和扬弃,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公平的分配制度攸关和谐社会的构建,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收入分配政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上存在严重的差距,这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收入分配政策,必须重新审视并合理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合理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就是效率与公平并重,在分配领域要体现效益,也要体现公平。收入分配政策是事关民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政府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社会保护;取消政策优惠,打破行业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增强生产要素的活力和抑制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公平分配不是没有收入分配差距.效率优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且效率优先不一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能归因于效率优先.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必须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继续加大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公平收入分配秩序,消除不合理和非法收入;完善财税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首次强调初次分配体现公平,这是针对初次分配中存在的分配不公提出的。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完全是由现实问题决定的。要区分产生收入差别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制定措施,制止和解决由不合理因素引起的分配不公问题,对合理因素引起的收入差距问题则主要通过再分配的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经济生活》中与此热点问题相关的考点内容有: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公平,效率与公平等.综观近年各地高考试题,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考查十分频繁,复习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平分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主题是维护社会公平。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利于这两大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因此,必须及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将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大力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初次分配不能解决的以及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公平问题,要通过再分配来解决。收入再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针对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分析是认识、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并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存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行业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均非常重要。如何将教材理论与经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指导学生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认识到“收入分配公平--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理解国家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两个范畴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特点有资源配置方式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归根结底是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分工各部门的配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有两种衡量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合理性的尺度.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标准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其客观标准。从总体上看,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本文从人力资源配置过程的视角具体分析探讨了投入产出的效率标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标准、总量和结构均衡标准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标准。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的重要时期,高等教育财力资源配置方面难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加强高校资源配置预算、加大高校对资源配置的自主权、加快推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进而确保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freedom of parental school choice has expanded to the Finnish education system, the government has maintained the principle of neighbourhood school allocation. Moreover, the Finnish education system has recently undergone a reform of its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all pupils are entitled to receive support in three categories of general, intensified or special.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parental positions on school choices in relation to the parents’ social class and their children’s support needs in basic educ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based on a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which collected responses from 208 participants drawn primarily from four different municipalities in Finlan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ategory of a child’s support, rather than the socio-economic class of the parents, determined the child’s school allocations. Furthermore, the more support the parents felt their children needed, the more importance they placed on special education practices and less on the neighbourhood school allocation. In addition, the parents’ opinions were found to differ based on social class, rather than category of support. In conclusion, we argue that the social segregation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can be avoided, if the principle of neighbourhood school allocation is preserved.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开始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转变,其显著特点表现为高等教育资源不断由中央集中计划配置转向受市场约束的分散性配置的方向过渡.学术治理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一部分也具有这个特点.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学术治理变迁始终受到传统制度安排和外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治理的变迁必须放在整个经济社会转型的格局之中进行考虑,既要考虑初始状况,也要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考虑模型的起点格局和演变过程,及其为制度变迁设定的可能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而要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就需要保证畅通的社会阶层流动,这就要求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流动机制。我国当前社会流动机制已具有现代流动机制的雏形,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从深化体制改革,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建立严格的教育筛选制度三方面入手,对我国社会阶层流动机制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寻找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产生最大的效益。基于效率公平观,配置产生的效益应按资源在配置中的贡献来分配,并通过市场对该种资源的需求程度来实现资源的价值量化。资源按其所属范围可分为私有资源和共享资源,私有资源的差异性、多样性决定了分配的差异性、多样性。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则应保障个体对共享资源占有或支配的机会均等。从按资源分配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社会分配不公平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制度建设均为国民休闲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国民休闲战略的全民性、公共性和外部性,涉及到社会公共资源的有效和公平配置、企业与员工利益关系的博弈和协调、不同阶层收益和付出的统筹考虑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战略实施中也将面临多种潜在风险和障碍。着眼于国民休闲战略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启示,系统分析了国民休闲战略实施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成本、企业成本和个人成本,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受益、企业收益和个人收益,以及实施国民休闲战略可能带来的风险与障碍。  相似文献   

20.
规范性制度对新课程政策实施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政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1):101-113,191
在新课程政策实施过程中,至少有三套规范性制度对学校教师的行为产生了影响,教师觉得他们应该履行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冲突的三方面社会责任。被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实施新课程政策,新课程政策并未成功完成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课程,就需要政策推动者高度重视并善于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进行有创造力的构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