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正> 我国的节假日制度,始于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汉律》称:官员每过五日休一沐。”谓之“五日休”在休假之时,按朝廷要求,大小官吏一律须沐浴更衣,因此“五日休”又叫“休沐”。  相似文献   

2.
“一从”的意义,应该是凤姐对贾母与王夫人的顺从或对上的顺从。这一特征在整部《红楼梦》中几乎无处不在。“二令”的意义,当然是指凤姐对下的使令。与第一点一样,这一点也几乎贯穿了整部小说。“三人木”的意义其实极为清晰,人木合一,休也。不过这里的休并不是凤姐被贾琏休弃,前已论及,贾琏根本没有休妻的必要。“休”乃是万事皆休的意思。与休妻没有半点关系。  相似文献   

3.
《唐雎不辱使命》中,“休祲降于天”一句中的“休祲”,《古文观止》和《古文观止鉴赏》都将其解释为“吉凶的兆头”,但“休祲”一词理应为偏义复词,专指“祲”,也就是凶兆。只有如此解,才能将唐雎为完成使命不惜以命相搏的牺牲精神体现出来,从而凸显题目中的“不辱”二字。  相似文献   

4.
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有几朵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它们的花瓣嫩黄嫩黄的,在草地的角落里默默地开放着。这些小花虽然小,但对小蚂蚁休休来说,这可是一个大花园。一个阳光明媚、风儿习习的星期天,小蚂蚁休休带着它的兄弟姐妹一起来到它的“大花园”。哇,花园里空气清新,花儿芳香扑鼻,真让人陶醉。兄弟姐妹们一起夸休休花园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休休笑弯了眉。于是,它们在花园里跳起了舞。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只巨大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踩上了蚂蚁的花园。大家大叫一声“不好”,便飞快地跑进了“家”。一阵重重的脚步声伴着一阵阵高声的尖叫…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认为,匈奴屠各来自休屠王部,身为屠各的刘渊应为休屠王部的后裔,他的南匈奴单于嫡裔身世系假托。考查历史资料,可知,西汉武帝时浑邪王部与休屠王部降汉,汉在缘边五郡故塞外置属国安置之。休屠王部部众被称为休屠,主要分布在凉、秦二州。十六国时期,有的休屠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大族。而屠各或异译为“休屠各”、“休著各”、“休著屠各”,可以混用。但是,休屠与屠各及其异译绝不混用。由于南匈奴单于与部众之间的矛盾长期积聚和不断激化,酿成中平五年南匈奴的事变,作为南匈奴“国人”,屠各在事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屠各种是匈奴占统治地位的部落,包括匈奴单于挛鞮氏及呼延、卜、兰、乔所谓“四姓”。《晋书.北狄匈奴传》关于“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的记载无可怀疑。屠各刘渊本是南匈奴单于嫡裔,绝非假托。南匈奴五部都以屠各刘氏为部帅,故五部匈奴都称为屠各,这不是所谓屠各之称的泛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休闲,《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休闲——(可耕地)闲着,一季或一年不种作物。由这个解释我们只能看到它重点强调的是“闲着”。为了有更清晰的理解,我们不妨再看一下对“休”与“闲”的解释。“休”有停止的含义,“休”也有休息的含义,“休”还有欢乐的含义。正是由于“休”有欢乐的含义,所以人们往往把休闲与娱乐放在一起连用。“闲”的本意是没有事情。“闲”还有两个引伸意,其一是“有空”,其二是“没有活动”。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以把休闲更为清晰地描述为:在不进行正常工作的空闲时间里,尽可能快乐地休息。 …  相似文献   

7.
体·休     
体tǐ育yù课kè上shàn踢tī足zú球qiú,你nǐ争zhēn我wǒ夺duó干àn得de欢huān;中zhōn场chǎn休xiū息xi经jīn验yàn谈tán,争zhēn夺duó冠uàn军jūn有yǒu贡òn献xiàn。“体tǐ”“休xiū”两liǎn字zì莫mò写xiě错cuò,记jì牢láo字zì形xín仔zǐ细xì辨biàn。组zǔ词cí:身shēn()()息xi质zhì体·休@耀昌  相似文献   

8.
一、寓教于乐,突破难点开始识字时,许多学生很容易漏写笔画或乱加笔画而造成错字,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休”与“体”容易相混,我便讲:“一个人倚在木头旁休息,请注意休息的休右边是个木。”“染”字很多学生易加点,我便强调“染房里不卖药丸子”。“啄”字学生经常少写一点,我便告诉学生“啄木鸟在吃树上的害虫呢 !这一点是它捉的小虫,可不能掉啊 !”这样学生能够牢固地记住易错的字。   二、抓住特点,分辨形近字   例如“辨、辩、辫、瓣”这几个字除了“瓣”字读音特殊外,其他几个读音相…  相似文献   

9.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使人的思维活动灵活。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应引起教师们的注意。有的教师强求全班学生按指定的同一方法记忆字形,并用重复抄写的方法去识记生字,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识字方法、思维方法不应是一个模式的。有一位一年级老师教生字“休”,问学生怎样记住这个字?有的说:“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木,合起来就是个休。”有的说:“单人旁一个木字。”老师启发学生:“谁还能用别的方法记住它吗?”一个学生答:“人靠在树木上。”还有的说:“身体的体字去掉一横。”这位老师鼓励了后面  相似文献   

10.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劝人真诚地学,日积月累,力行既久,就能入门,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到死方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盲,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劝人学习要修养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鲍照(约414——466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诗人,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以“俊逸”许之。①前人对鲍照其人其诗论述颇多,然而,鲍照同时和稍后的人,在论及鲍照时,往往将鲍照与另一个在后人看来并不那么出名的诗人——汤惠休并称为“休鲍”。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称:“休、鲍后起,咸亦标世。”钟嵘《诗品》亦云:“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可见,在南朝文坛,“休鲍”并称似乎是风靡当世,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解读唐末五代诗僧贯休诗歌的文本入手,从中抽绎出“文行”、“骚雅”、“性灵”、“苦吟”、“诗魔”、“格力”、“匠化”、“诗境”等八个具有特色的诗学术语,并进行精要地阐释,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贯休的诗学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休”是个词性和词义颇为复杂的词,也是个具有典型语法化过程的词.通过对“休”意义和功能历时和共时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展现出较为清晰的语法化轨迹,虚词“休”由动词虚化而来,由其虚化轨迹的不同,出现副词和助词两种用法,并逐渐由词虚化为语素.  相似文献   

14.
据《永乐大典》记载,从前有一个太医叫孙景初的,自称为四休居士,活得很潇洒,很自在,享年亦寿,人询其秘,答曰:“粗茶淡饭饮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大意是只要有粗茶淡饭吃饱、有补好的旧衣服穿、父母与儿孙们平安夫妻和睦、虽不贪求名利而能顺顺当当地活到老就不错了。并曰:“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休鲍之风”有三个内涵:其诗歌语言具有平易化特征;内容有艳情化倾向,在艺术手法上多运用代言;在风格上具有华丽、艳冶、伤怨特征。当时诗评家站在儒家雅俗观的立场上批评“休鲍之风”俗化的倾向,但这种诗风在刘宋后期得到认可有多方面的原因。“休鲍之风”改变了南朝魏晋以来以渊奥、典雅为主导的诗歌格局,促进了诗风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遣≠休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见《孔雀东南飞》)课本对这个“遣”字是这样注释的:“‘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这个注释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后面是对的,前面是错的。刘兰芝确实是“被夫家赶回娘家”的,但她决不是被“休”的。任何一本  相似文献   

17.
对“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谜的探究,必须用脂砚斋所批之“拆字法”。谜底应是“六人令休”之意。“六人令休”是曹雪芹创作思想中存在的“因果报应观”的具体表现。这句谶语是曹雪芹在对王熙凤“爱而知其恶”的矛盾心理下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休鲍之风”有三个内涵:其诗歌语言具有平易化特征;内容有艳情化倾向,在艺术手法上多运用代言;在风格上具有华丽、艳冶、伤怨特征。当时诗评家站在儒家雅俗观的立场上批评“休鲍之风”俗化的倾向,但这种诗风在刘宋后期得到认可有多方面的原因。“休鲍之风”改变了南朝魏晋以来以渊奥、典雅为主导的诗歌格局,促进了诗风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的“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同该诗中后两节的“汔可小休”“汔可小息”并举,“休”是“休养”,“息”是“将息”,前边加上副词“小”,即让人民稍得休养生息,过上安康生活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战国策·魏策》“夫专诸之剌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如何理解”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殿”和“休祲”呢?这要从古人对自然物的禁忌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