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以“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政策为标志,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核心,具有作文内容和形式的相对开放的特点,它所开创的命题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可以断言,未来几年的高考(包括普高、高职)作文命题形式仍将是话题作文。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的考查已经历了三种方式。一是命题作文,如《习惯》、《尝试》等。二是材料作文,“达芬奇画蛋”和“小姑娘与玫瑰花”等便是。三是话题作文,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等等。其中,从1998年到2005年,连续8年话题作文成为全国和地方省(或直辖市)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实践表明,话题作文是迄今为止高考测评学生写作素质最为理想的形式。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语、提示语、话题和要求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王燕北 《黑龙江教育》2002,(6):39-39,40
近年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有所收益。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核心。”发散思维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其特征是个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轨道扩展,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是一种个体性思维活动。近年来,一种新的作文方式———话题作文,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四自作文”(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择文体),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与材料相结合的作文形式,成为高考中的主导题型。它的明显特征是开放性和…  相似文献   

4.
一、话题作文为展示个性创造了条件 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近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诚信”(2001年)。由于话题作文从立意、文体。题目、表达方式等方面为考生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的写作空间,因而大大地提高了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据统计分析,高考语文自采用话题作文以来,评卷的意外事故(平时作文优秀者“失了手”,平时作文平平者“冒了尖”)已明显减少。所以话题作文实际上已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话题作文形式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5.
不可否认,当前作文教学正处于一个“无序”的混乱状态。姑且不说“学生作文烦、提高效率慢”等老大难问题未能得以改善,就是现在教师作文课上“教什么(内容)”都成了问题。此话绝非危言耸听,据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对任教内的作文教学缺乏一个系统有效的教学序列,不少教师“东一榔头西一棒”,今天想哪就让学生写哪,反正都是“话题”,更有甚者高一就开始了“话题作文”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受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中“说说看”栏目的启发,笔者设计了一种“说说看”口头话题作文教学策略,作为整个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策略分三个阶段进行:一、“话题———关键词”设计阶段口头话题作文的话题全部来自学生,一般在口头作文教学之前(可提前一星期),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由选定一个话题,并围绕该话题给出10个关键词,然后誊写清楚交给老师。在这个阶段的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开阔眼界,寻找丰富多彩的,能使人产生兴趣的话题。关键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口头作文能否顺利地展开,所…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样式,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笔者却认为,“话题作文”仍存在致命的缺陷,有无法弥合的“硬伤”。   首先,“话题作文”命题限制不够,写作范围门户大开,几乎来者不拒。的确,“话题作文”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但另一方面,“话题作文”命题限制不够、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同时显露在我们面前。以 2000年高考为例,作文命题比往年更大胆放宽了限制,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话题本身十分宽泛外,还作了多方开放性提示。“角度”、“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板书)“话题作文” ,大家一起读一遍。生 :(齐读)师 :你们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疑问?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我们过去的作文有什么区别?话题作文怎样写……评析】话题作文是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作文形式 ,教者首先激疑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大家一起学习几篇文章。生朗读第一篇文章 :《会说话的眼睛》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会说话的眼睛》 ;谢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生朗读第二篇文章 :《她真像妈妈》)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2008,(11):64-64
《中国教师》2008年第7期发表程永超《写作:行走于言语和思维之间》一文。文章指出,写作教学由过去特别强调“怎么写(表达)”,到现在非常重视“怎么想办法让你写(思维、情感)”。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作文“公开课”,教师一改传统作文在“如何表达”上的谆谆教导,而是运用各种手段(包括使用音、像、图、影等),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煽情启发,以求打通学生思脉,使之能落笔成文。  相似文献   

10.
光阴荏苒,2002年中考的烽火即将点燃,经过分析与预测,笔者认为,2002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其规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话题作文要占绝对优势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尤其是中、高考)中,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全国中考作文详批与精点》一书统计,在4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中,以话题作文命题的就有28个,占了70个百分点。这么高的百分比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话题作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自由联想、想象,想写什么,就写…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全国不少地区的中考作文题都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作文题型——话题作文。数量之多,比率之大,的确出乎意料。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促使我们去探讨“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及其写作指导。 一、“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 从2001年二十多个省市中考所命“话题作文”来看,其命题形式不止一种。多数“话题作文”都明确标出了“话题”二字,如“以……为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有的并不明确标出“话题”二字,如“以……为内容范围”。但是,无论哪一种,它们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沈维平 《四川教育》2006,(11):21-21
课堂讨论是围绕话题展开的。“话题”是对话的“媒介”,是课堂讨论的载体和核心。好的“话题”是引发师生头脑风暴,观点交锋、积极自主地进行思维活动的内驱力。是促进师生、生生讨论向深度开掘的动力,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合作学习的“标签”。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就是课堂讨论的话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出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关键作用的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教师也可根据需要自行预设话题,但不管话题由谁提出,都应该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想要了解的。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认知易混淆点以及学生思维的深化点和拓展点。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话题。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变理讨论话题。让所有学生在话题的引领下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3.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高考“话题作文”的启示,中考“话题作文”悄然入试。尤其是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话题作文”急剧上升,大有取代其他作文题型的趋势。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以某个话题为淡话中心的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内容的自由作文,它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于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是中考命题遵循的原则,分析2002年全国近60个中考作文试题,研读近20个省市中考命题者的手记及30多位中考教师阅卷手记,我们认为2003年中考作文将出现如下趋势:一、命题形式呈百花齐放之势1.话题作文风采依旧。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说明这样写着:“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尽管话题作文带来一定的宿构、克隆作文,赶时髦的教师将话题作文进一步向基础年级渗透,也给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江苏省盐城市的中考作文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以“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试卷提供了这样一段背景材料: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韧不拔,靠的是踏实苦干,靠的是勤奋学习,靠的是团结合作,靠的是……在写作要求中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无疑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是逆向思维。在阅卷要求中,命题…  相似文献   

17.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病。改掉这些毛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每位教师关注的话题。我以为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治疗各种习作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写作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展示了学生认识素质、情感素质、思维素质和表达素质的整合水平,也是检测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自我校开展“语文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实验以来,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效应,但在作文教学研究方面尚显沉寂,“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这一不应有的弊端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本人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启发下(以下简称新大纲),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考作文的变化,话题作文以其能更好地开启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像,给学生以更多选择自由,从而更有效考查学生真实写作能力的特点,影响着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据统计,在2002年中考作文中,全国有60%以上的地市是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中考作文考查最普遍的样式。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尤其是考场话题作文呢?笔者结合几年来中考作文阅卷经验,将其简单概括为三个字“准”“实”“新”。一、“准”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首先,审话题要“准”。话题作文一般不设审题障碍,话题的内容和范畴比较宽泛,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可…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考作文,各个省市所涉及的内容,都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一、关注社会焦点,提取校园热点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以加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用辨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发展是作文教学应该关注的内容。2004年江苏南通话题作文“倾听”,无锡市的话题作文“珍惜”,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江苏扬州以“让”为话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命题作文“生活的味道”,江苏徐州市的命题作文“自我与他人”,山东省烟台市的半命题作文“生活需要”……等都意在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