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磨刀石     
磨刀石在我们鄂西农村是算不上什么家什的,它常常被人们安置在门前的石头上或者置于露天的墙角,终日被风吹日晒。然而这件不叫家什的家什农民却离不了,镰刀和斧头都得靠它才磨得锋利。鄂西的磨刀石分为粗、细和油石三种。粗磨石粗糙,“吃”铁快,所以农民就用它来磨钝口和缺口的家什。细磨石质地细腻,“吃”铁慢,农民就用它把刀具和斧头磨锋利。油石则是专门从商店买来的一种磨刀石,它的质地更加细腻,所以它主要用于磨另类细巧的家什,比如木匠用的刨子、理发师用的剃头刀和雕刻用的雕刻刀等等。  相似文献   

2.
吃人合同     
一块巨大的磨刀石搭在断崖上,形成一座天然石桥。磨刀石细密凸凹的纹理被雨水冲刷得异常清新。丙先看见有一只头羊率领它的羊群经过这里,它提醒大家不要磨伤了蹄子,然后又看见一群狼经过这里,头狼命令所有的狼在这里磨尖牙齿。狼和羊过去后,就发生了另一幕,甲和乙两个男人带男孩丁来到磨刀石上。甲身材高大,乙身材瘦小。甲摸着下巴打量男孩丁,乙磨刀霍霍,两人商量怎样吃这个男孩。丙看不下去了。羊只吃草,不吃羊,狼也只吃羊并不吃狼,人岂能自吃?丙走过去。丙说:“不要吃他——他太小了。”乙继续磨他的刀,淡淡地说:“小孩子肉嫩,好吃。”丙…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偶发事件在所难免。如果教师能从容应对,课堂教学常常波澜不惊,峰回路转,异彩纷呈。有所考虑有位老师教学《晏子使楚》,请一个学生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但这个学生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老师看了看,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该生板书课题“晏子使楚”,却将这四个字写得大小不一,在哄堂大笑中…  相似文献   

4.
“坦荡如砥”一词,《白杨礼赞》中注释为“平坦得象磨刀石。砥,细的磨刀石。”我认为这条注释是不准确的。课文中的“坦荡如砥”是作者用来描绘黄土高原开阔而又平坦景象的。而磨刀石,一般说来则是不大而又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  相似文献   

5.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刀刃”句,传统的解释是“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谢质彬先生《“新发於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认为这个解释不妥,理由是“‘发’字并无‘磨好’之训,也不能解为‘拿起来’或‘磨  相似文献   

6.
从语法角度来讲,含有“得”字的句子,“得”后面的句子成分在一般情况下是补充说明谓语的,是句子的补语。如:“他高兴得心都跳出来了。”“得”字后面的主谓短语是补充说明形容词谓语“高兴”的。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含有“得”字的句子,“得”后面的成分就是补语,其实不然。现从几组“得”  相似文献   

7.
薛蓓  钱莉 《文教资料》2013,(10):37-39
厉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而汉语中还有一批和"厉"字形相似、读音相近的字,如砺、励、濿、疠、粝,这些字和厉之间都属于王力先生所说的同源字的关系。厉的本义是磨刀石,从这一义项出发,引申出许多义项。由于厉的义项众多,使厉的字形发生分化,产生了四组古今字:在磨刀石、磨治义上,厉是古字,砺是今字;在勉励义上,厉是古字,励是今字;在穿着衣服渡水义上,厉是古字,濿是今字;在疾病义上,厉是古字,疠是今字。因为古今字是同源字的一种,所以这四组字都属于同源字。厉专指质地粗糙的石头,粝专指质地粗糙的粮食,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义项:质地粗糙的物体,上古音同属月部,读音相似,因此,厉、粝二字属于同源字。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文本吃透,吃透文中的“情”、吃透文中的“技”、吃透文中的“言”,然后深入浅出、有条不紊地让学生掌握,这就是教学中的“磨刀”。这“刀”一定要磨得细、磨得快、磨得亮。而随之学生运用、内化言语及言语技能,这就是砍柴。  相似文献   

9.
“优、良、差”,“甲、乙、丙”是教师给学生的定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对“优”字惜之如金。学生得“优”少,得“良、差多,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争“优”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赊个“优”给学生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教育效果。促使我这样做,是由一件偶然的事情引起的。我班有一名学生,各方面都不错,就是作文一直不好。我采取了各种方法指导他——让他抄例文、背名篇,针对他的作文反复指导。我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他的作文却仍不见起色。看着他满本子的“良…  相似文献   

10.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学生甲:“他读得不好,声音太小了!”学生乙:“他读得不好,有些地方磕磕巴巴的。”学生丙:“他还多加了一个字呢!”……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这句话很形象地阐明了练习在数学课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用例题进行教学,通过各种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同练习设计有密切的关系。“尝试教学法”的练习是多层次的,下面就“基本训练”和“尝试练习”的设计,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任教地班上,“特殊”的学生较多,学生小A就是其中的一个。课上,他一脸严肃(课下也难得一笑),从不玩东西,也不干其他事情,让你感觉他在认真听讲,可是却经常出现连续叫他几次他才意识到,站起来回答问题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答非所问;平时作业他做得一塌糊涂,考试很难达到及格。许多老师都认为他脑子可能有毛病,大部分学生也不与他来往。我通过观察发现,小A字写得比较工整、干净。抓住这一点,我找到他,对他说:“你有很多优点,知道吗?”他的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摇摇头。“你没发现?你的字写得很好,同学们都比不上你。…  相似文献   

13.
谈挫折     
生活的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总会出现许多的坎坷与挫折。挫折——它是失败的代名词。面对挫折,有的人只会垂头丧气,恼怒自己的运气不好。这种人是只能面对成功,不能面对失败的。当然,多数的成功是不会属于他的。另一种人却知道在挫折中成长,挫折过后,他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地去追求成功。当然,成功最后也将是属于他的。“生活就像一块磨刀石,你磨它,它磨你,看谁耐磨。”如果你不希望被磨坏的话,你就应该比它坚强。居里夫人的丈夫在正当壮年时去世了,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在承受这巨大打击的同时.她始终都不放弃自己的工…  相似文献   

14.
教你一招     
磨刀妙法 将刀放在盐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后,取出放在磨刀石上磨。随磨随浇盐水.这样既能磨得快,又能延长刀的使用时间。 淘米水用处大 白色的衣服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在一个叫“聪明王国”的地方,这里的人起名字都得用上“莫”和“高”这两个字。一天,我去参加“出生考试”,结果是全场最高分,我高兴得大叫一声“耶”。爸妈经过这件事,灵机一动,想想我的名字应该叫“莫耶高”,可这名字听起来怪怪的,得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字。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是词串形式的识字课文。课文中“球”字排在绿线内,是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复习时拿卡片随时抽查,班里学生都认识,效果不错。然而,当学到第9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时,学到了“求”字,问题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李鸣已经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了。有才能,有气质,富于乐感。这是一位老师对他的评语。可他就是想退学。上午来上课的讲师精神饱满,滔滔不绝,黑板上画满了音符。所有的人都神志紧张,生怕听漏掉一句。这位女讲师还有一手厉害的招数就是突然提上书号,还认真地画上个马力私问。如果你走神了,她准会突然说:“李鸣,你回答人藏书的印章,像学校图书馆一一下。”样还附着借书卡。为了这件事,他李鸣站起来。每天得花上两个钟头,他不停地“请你说一下,这道题的十七度三重对位怎么购买书籍,还打了个书柜,一个写做?”字台,把琴房布置得像过家家。可“…  相似文献   

18.
童话故事《会走路的树》中,小驯鹿和小鸟有这样一次对话:“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小鸟问。“对呀,人们都叫我驯鹿。”小驯鹿抬起头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锁定“也”和“常常”这两个词,想由此引伸开来———“小鸟的话中有一个‘也’字,你们从这个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冷场!学生对于这个小小的“也”字,似乎无从谈起。“去年,小鸟把天天陪伴他的驯鹿,当成一棵会走路的树,今天,他又看到了一头美丽的驯鹿,此时他心里在想什么呢?”我微笑着启发。“这棵树和去年的那棵树长得一样漂亮。”“这棵树…  相似文献   

19.
《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对于其中的“割”“折”“发”三个字.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读本》第一册182页是这样注释的:“[割]割肉。[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新发于硎]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发,出。”  相似文献   

20.
看了第八期《教育革命通讯》中“燕山幼松——刘小华”一文后,我们回忆起和小华相处时的几件事。小华生前曾经两次来我们村劳动,参加教育革命的实践。一进村,他就一头扎在贫下中农之中,处处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刻苦地锻炼自己。去年六月,他和同学们来参加割麦战斗。一天晌午,刚收工回来,小华抱着好几把镰刀来找我,他说:“镰刀钝了,下午还得割麦子,教我磨一磨吧。”我知道他饭还没顾上吃,看他跑得呼呼直喘气,就说:“你把镰刀放下回去吃饭吧,我一会儿就给你磨好。”他非常认真地说:“不,我一定要自己学着磨,这不光是磨镰刀,也是磨思想呢。”就这样,我和他一起把镰刀磨得崭亮、锋快。小华回去交给他的同学们,个个都非常高兴,也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