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题材逐渐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现实与当代文化生活中对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人性情感的关注,表现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导致的内心失落、幻想、躁动、彷徨等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无疑成为当代许多油画艺术家关注都市创作题材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都市题材油画创作彰显了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人性表现是当代都市油画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为解开台湾现代都市既爱又恨,既努力拼搏又无可奈何的都市情结,爱情文艺剧和家庭喜剧应运而生,暂时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要和娱乐享受,但是,能够反映台湾真实社会、生活、人生的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优秀电视剧,还有待于电视编导更加努力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音乐世界》2012,(16):149-149
《嫁给谁都幸福?》其实无关爱情 上海满艺文化的小剧场新作温情喜剧《嫁给谁都幸福?》8月7日起献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娩剧沙龙,这是沪上当红青年编剧王庐璐自口日光励志剧《好好先生》、黑色幽默剧《绝代双“熊”》、骗术揭露剧《不骗你骗谁》系列后,酋度回归到都市青年情感题材。  相似文献   

4.
正对"90后"一代来说,他们正在步入自己的青春倒行时2014年9月开始,他们就不得不拱手让出自己的地盘,站在旁边看着野马般奔腾而来的"00后"们,在初中校园里散着欢地乱跳。这样的情景,"90后"们并不陌生。遥想当年,他们紧跟在"80后"的身后,又何曾不是这样,照着"80后"的屁股就是凶猛的一脚。所谓,时间是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现在,轮到"90后"们感受这种被踢的疼痛了。似乎是不知不觉间,他们,就已走到了自己的"末路青春"。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9,(3):22-27
《高兴》是贾平凹的一部小说,描写农民工进城后命运与情感纠葛的苦泪史,再现了底层拾荒者在城市中生存的卑微和感情的沉沦。刘高兴是一个具有时髦浪漫的都市爱情幻想的拾荒者,他渴望与孟夷纯相恋;孟夷纯是游走于浮世生活中并经过"人格美化"的另类女性,也是城市金钱与欲望的象征;韦达是大城市的富豪,也是孟夷纯的"摇钱树"。刘高兴、孟夷纯、韦达的三角链环关系展现了都市最底层人物矛盾复杂的情感与情爱,深刻揭露了乡村人的都市情感困境及其挣扎与沉沦。在现代病态城市文明的化身韦达面前,刘高兴与孟夷纯的爱情是脆弱和虚无缥缈的,印证了不以物质为基础的爱情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的事实。贫穷依然使底层人民无法有尊严地生存,也是其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中无法消弭的痛点。  相似文献   

6.
vivi 《当代职校生》2012,(3):20-21
马上又到求职高峰期了,各个学校的“90后”毕业生们成了职场的主要新人群体。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主体为“60后”“70后”“80后”。“90后”如何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职场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意识的代沟。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的影视剧类型越来越多,从以前的爱情剧、谍战剧到如今的都市剧、玄幻剧,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是影视剧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导演非常考究,细致到连演员谈话时桌上摆放的酒壶,都完全符合剧中的时代背景;有的导演可就没那么细心了,把古筝和古琴弄混了也浑然不知.其实,有错误的影视剧不在少数,有化学错误的影视剧更是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出现在当红影视剧中,如电视剧《活色生香》和电影《黄金大劫案》.  相似文献   

8.
《爱闪亮》     
由江铠同、范逸臣、徐正曦、江若琳领衔主演的都市爱情时尚大剧《爱闪亮》于11月正式播出。时尚靓丽的四位主演,在Easy的专访中,为我们讲述了这部电视剧各种台前幕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80后、90后的孩子们,还向往忠贞不渝的爱情、还会为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吗?回答是肯定的,而且令人惊愕的。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才上  相似文献   

10.
元代爱情剧对民俗生活相的揭示和勾勒,是对民俗生活相的艺术概括和升华.在元代爱情剧中,代表婚恋民俗生活相的“春”、居住民俗生活相的“墙”和“角门”、行为的社会民俗生活相的“拜月”、无形心意民俗生活相的“圆”,既渲染描绘了元代爱情剧的环境气氛、构建了主要情节和戏剧冲突,也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民俗文化心理.而相遇、阻隔、分飞、团聚的“四步曲”情节发展模式,也形成了元代爱情剧“喜———悲———喜”的圆形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个个都张扬着自己的个性,80后辅导员如何能切合自身经历,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90后学生的心理动态,才能对症下药,合理的做好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都市小品文是对于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都市散文创作较为恰当的概括,即:都市小品文是指创作主体以一个都市人的身份,对都市日常生活有自己一番独特的体悟和感触,用轻松的文笔写成的篇幅短小的散文.都市小品文多见于报刊杂志,是繁荣的报业成全了它.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海岩小说永恒的主题,爱情的理想性、都市性、爱情+侦破的结构、爱情结局的悲剧性构成了海岩小说的主要风格特点。海岩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模式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命运与爱情的独特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由典籍记载和民俗遗存两方面,介绍元宵节俗的面貌和历史演变状况。在戏曲中,以元宵为背景或剧情的剧目,大致可分为“元宵闹剧”和“元宵爱情剧”两大类。“闹”剧几乎都是水浒剧,表现水浒英雄利用元宵节作掩护“闹”革命的故事;爱情剧则表现情人们元宵约会、失而复得、元宵重逢、破镜重圆等故事情节,体现了元宵节的情感主题和作为“情人节”的艳丽色彩。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弄清元宵节的由来,研究它的文化内涵,是保护和发扬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关于爱情的起源,柏拉图提及过一则传说。最初,人的力量是现在的两倍,天神宙斯为了削弱人类,把人劈成两半。因此,人存在于世的使命之一,就是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企盼和追随这种原初的完整性,这就是所谓的爱情。所有男人与女人,幸福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实现爱情,彼此相拥,成就肉体和心灵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已经懂得向80年代出生者看齐,你不得不看齐:他们虽然没有那股要颠覆什么的劲头儿,可是他们自成一派的时尚、消费、爱情和人际交往观念,与"老人们"的诀别是那样的明显.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改革,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90后大学生是指1990至1999年底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背景、生活条件的变化,和70后、80后相比,他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其出现的新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提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明末戏曲家汤显祖改编唐人蒋防的小说<霍小玉传>而为<紫钗记>,艺术上有许多新创之处,卢太尉形象的增入是其中最大的改动.这一形象的增入使作品矛盾冲突的双方由封建士族婚姻制度与其牺牲者转变为封建强权豪势与下层民众,使一个爱情悲剧变成为以爱情为中心的"社会问题剧".卢太尉形象实是汤在目睹明末国家政治生活、官场科场的黑暗腐败,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忧愤深广而不得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磊的"讥托"之作.  相似文献   

19.
生死不渝的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不变讴歌的主题之一.<西厢记>和<牡丹亭>一为现实主义剧作,一为浪漫主义剧作,同是爱情剧的杰出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日趋多元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写作者把笔触伸向个人的恩爱情仇,而对"大爱"的关注不够,越来越多的"80后"迷恋的是青春、魔幻类小说,都市白领们喜欢的是大话西游的无厘头电影,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几年前曾轰动一时的<狼图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