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这条路。2001年5月的一天,我还在连队当副指导员。突然接到团政治处主任的电话。让我到团部去一下。原来,前卫报社的一位编辑来团里采访。因我平时偶尔发表几个“豆腐块”,故给我个机会当面向编辑请教。我不失时机地拿出刚采写的两篇稿子送去.不成想编辑看后说了旬:“你如搞新闻,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2.
李晓鹏 《新闻实践》2005,(10):61-61
7月18日至22日,受部领导安排,我赴四川实地采访了两位从浙江赴四川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他们积极投身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令我感触良多。这之前,部主任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向他推荐了一位名叫汪真磊的宁波大学毕业生。这位大学生在四川省沐川县利店镇担任党委委员、镇长助理,通过努力,使82位贫困  相似文献   

3.
2000年盛夏的羊城,比似火的骄阳更热的是广州火车站地区的大整治行动。而这次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全面整治工作,发端于5月9日《南方日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大整治的故事多多,从中透视剖析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及特殊意义,不无裨益。 报上一封读者来信 书记三度微服探访 5月8日,是“五一”节长假后第一天上班,《南方日报》广州新闻部编辑的办公桌上堆了几十封读者来信,我拆开一封寄自上海复旦大学的来信,《火车站前看广州》,我立即被它的标题吸引住了。十多年来,广州火车站屡治屡乱的恶名,一直成为广州人心头的巨痛。广州人没有不在那里吃过苦头的,而这位上海客人的真挚情感,更让身为广州人的我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看得出,这封不事修饰却充满真情实感的来信,是作者一气呵成的,我也一口气读下去,内心被强烈地震撼着:让它见报,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反响,因为它真切地道出了广大读者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的一位同志光临寒舍,要我为他们的书写一篇序。为什么找我呢?他说:请你看看“前言”就知道。一看之下,没错,有那么回事,十年前有那么一段“公案”同我有关。 1978年10月,我和两位同志作为新华社记者到黑龙江友谊农场五分场采访,报道了该分场二队20人耕种一万多亩土地,平均每人产粮20万斤。不久,新华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批评我们的计算方法不对,夸大了成绩,报道不实。新华社有一个内部刊物,专门刊登读者来信。编辑同志拿了那封信来,要我看看,问我怎样处理。我说:当然全文照登,登了再说。不久以后,又传来黑龙江省某位负责同志的批评,说我  相似文献   

5.
“记者”也者,按《辞海》的解释,是为新闻事业机关中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记者的工作,一要采,二要访,然后将自己采访到的材料,组织整理成新闻报道。然而,也有这么一种“记者”,对于他所报道的对象压根儿不曾见面,更无一言半语交谈,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报道”。我手头有一封江汉油田的读者来信,说是某报报道他们油田一个宣  相似文献   

6.
1958年8月6日,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生涯中最怀念、也是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跟随毛主席采访。正值盛夏,天气多变,清早还是红日升腾,不一会就阴云密布,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当时任河南日报新乡地区记者的我正在办公室赶写稿子,突然接到地委办公室电话通知我:“今天下午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新乡县七里营去视察,要作好采访准备。”我问:“是谁去七里营视察?”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几点去?怎么走?”要立即赶去!”从电话上的回答声中,我悟出这次采访任务非同一般。我放下电话机看了  相似文献   

7.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记者,说好当真好当,说不好当也真不好当。原因就像台湾记者徐璐对广州《亚太经济时报》记者说的那样:许多大陆记者都不那么像新闻记者。确实,记者如我,就真不知道自己像不像一个“记者”。记者更像一个官。有一件轶闻:在较闭塞的山区县城,夹道欢迎记者来访,还挂了大标语。因为县领导人看新闻电影见到周总理接待外宾时身边站着个人,说是记者。我当书记都未见过总理,他记者整天跟着,该有多大! 有一种场景:到那即使很发达的上海工厂去采访,厂门口有时也要在黑板报上用粉笔大书“热烈欢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10.
“呵呵,不错,跑新闻,采访……”傻乎乎的我坐在夏日清晨的阳光下眯着眼睛傻想,觉得很有奔头,不愁在家得空调病,更有了不洗碗的理由。“好。”铁定决心把自己丢进了报社。从此,我的实习生活拉开了帷幕。爸妈偷笑:“这个吵闹的丫头终于找了点儿正经事做,省得一天到晚鸡犬不宁。”他们哪里知道我还藏了一肚子“坏水”。不过,话说回来,学了一年的新闻,英雄也要有用武之地吧。可是,做实习生也不是小时候玩的过家家呀。那可不是摇身一变就能无所不能、所向无敌的。这不,在我正式开工后就碰到了我的实习生活的首要难题———电话采访。第一次在电话…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悲恸的日子:1992年7月11日,我们敬爱的邓大姐与世长辞了。 7时15分,我刚起床,电话铃声便响了:“邹爱国,你立即到北京医院四楼来,有任务……”接着,对方又说:“来时也叫一个摄影记者。”我心里一沉,心想又是哪位领导同志病逝了。我立即通知摄影部王新庆,又给交通处打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我背上采访包就朝外走,我爱人拖住我:“吃口饭再去。”“来不及了。”我顺手从书架  相似文献   

12.
20多天风风火火的“地下百里行”采访结束了。我拖着象散了骨架似的身子回到办公室。没想到对这组报道反映强烈的读者来信已堆满了一桌,我强打精神拆阅这一封封信件,其中有一封是一位电大新闻专业班的女学生写来的。她在父母的婚变、本人的失恋、学业的受挫、工作的不顺等重重打击和困扰下,几乎走上永远的“解脱”,但读了我的《地下百里  相似文献   

13.
八年前的一天,我接到一封本社报检科批查的读者来信,信上说:“杜先生,拜读了你的《宣传转观念养牛大发展》这篇大作,觉得您更适合去做牛皮生意,一天收几张牛皮吹起来晒着,还算是干个正经活儿,总比您在报上说空话害人强……” 当时我刚任陕西日报铜川记者站站长,有个县请我去宣传他们的养牛事业。县领导带我乘车看了几个专业户,临走时县上有关部门给我一份全县养牛综合材料。我还特意询问写材料人所引用数字出处,回答说是一级一级上报的统计数。但消息见报后,不少  相似文献   

14.
“记者”也者,按《辞海》的解释,是为新闻事业机关中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记者的工作,一要采,二要访,然后将自己采访到的材料,组织整理成新闻报道。然而,也有这么一种“记者”,对于他所报道的对象压根儿不曾见面,更无一言半语交谈,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报道”。我手头有一封江汉油田的读者来信,说是某报报道他们油田一个宣传科长的事迹,署名记者并未到他们油田采访,更未访问过这位科长和他的同事。原来,那篇报道是从油田现成的材料和报道中摘抄编成的。呜呼,“记者”竟成了“抄者”!  相似文献   

15.
这条新闻线索是偶然得来的。那是去年10月一天的下班前,省总工会来电话告之:“省特等劳模申尊茂突然去世,医德医风太好了,建议你去采访他的事迹。”医德医风好这不正是当前卫生报道中、舆论导向中急需的正面典型吗?我当即决定第二天去采访。可也有人说:“特等劳模都被人写滥了,还能写出啥来?”我想:“不到现场去访访,怎么就知道没写头?”当时若来个“就坡下驴,岂不让一个到手的“熟鸟”飞了!所以一个新闻记者有个识货的鼻子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怕跑腿,不要放  相似文献   

16.
夯石 《今传媒》2004,(2):45-46
张骥良,一米五的小个儿(或许更矮),一个眼珠正,一个眼珠歪,看人时总一幅“魂不守舍”的样子,就这么一个乍一看有点滑稽的毫不起眼的人,竟然采访了五六百位社会名流和演艺明星。  相似文献   

17.
过去极左的时候,读书多的人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甚至说他们最无知识,是“臭老九”,而且好像永远也改造不好。现在气象一变,一下子有高学历的人又成了香饽饽,好像只有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成。我看两种看法都是走极端。学自然科学,在学校里有动手干的实验室,还要到工厂、科研单位、工地去实习,书本知识与实际的需要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学社会科学的,有的就难说了。现在有本科生、硕士生,一毕业就去当村里的一把手的,当然可能干好,但是我看是不一定那么容易干好。社会科学是研究和社会打交道,是要和有各种欲望,各…  相似文献   

18.
采 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 ,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 ,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 ,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总结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 ,对新闻采访技巧作一简单论述。技巧之一 :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把握好采访动机。为某一个人去“吹捧”的采访不宜搞 ;带着“敌意”的采访不宜搞 ;拿了人家钱的采访不宜搞。因为你带着这三种动机去采访 ,就不可能采访到真实、有价值的新闻。为吹捧某一个人去采访 ,那你就可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 ;带…  相似文献   

19.
我们旅通讯员写稿有一怕:怕政治部主任张子俭审稿。他那“打破破罐纹(问)到底”式的“问”,常把你“问”到难堪的境地。“名列前茅”是第几?有一次,我采访了一次军体比赛,稿子写成后,送给主任审阅。张主任细细看过稿件,指着其中一句话问我:“‘其余4人也名列前茅’,这4个人都是第几名?”我解释说:“这次400米障碍和5公里越野比赛,他们6个人中有2人夺得第一名,2人夺得第3名,其余2人…”我看了看张主任那审视的目光,补充说,“全旅近百人参赛,‘其余2人’也都在20名之前”。张主任又问:“在前20名中,他们排第几?”我只好…  相似文献   

20.
自从90年代以来,媒体对民工潮的报道越来越多。民工问题早已成为没有新意的选题。做为工人日报来说,对于民工问题如何寻找恰当的时机,找到新的报道角度,“春运”正是采访的一个好新闻由头。于是在2002年2月6日,我登上了从北京开往广州的 L317次临时旅客列车。亲历这些远离故土,寻求希望的“特殊群体”。在L317次列车上,我遇到了李新志、张大力、叶广川等民工并与他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通过他们的讲述,通过在列车上的见闻,我试图展现这个阶层的“生活原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